從押注京東到分散投資,騰訊此舉暴露了什么?創投
12月18日,騰訊、京東與唯品會宣布三方達成最終協議,騰訊和京東將以現金形式向唯品會投資總計約8.63億美元。其中,騰訊認購金額為6.04億美元,京東認購金額為2.59億美元。
交易交割后,騰訊和京東將分別實益持有唯品會全部已發行股份的7%和5.5%,兩年鎖定期。鎖定期內,騰訊有權任命一位唯品會董事會成員,京東可以任命一位董事會的觀察員。
消息公布后,業內分析人士表示,京東并沒有給騰訊帶來電商版塊的安全感,而早衰讓騰訊在電商乃至新零售時代的焦慮和不安感更勝從前。事實上,騰訊電商之路一波三折,從獨立發展到投資并購,從押注京東再到分散投資,騰訊并不打算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京東增長乏力 呈現“早衰”趨勢
11月13日,京東2017年第三季度財報發布。財報顯示,京東第三季度GMV總量為3025億人民幣,根據京東2016Q3 GMV總量2286億人民幣計算可知,京東2017年第三季度GMV同比增長為32%,遠低于上季度的46%,增速創下京東史上最低。
對于增速的大幅下滑,資本市場早有預判。著名股票研究公司M Science此前在研究報告中對京東三季度業績發出過預警,預測京東第三季度增速大幅下滑,從第二季度的46%降至38%。事實證明,M Science的預測仍屬樂觀,京東第三季度的增速下滑幅度驚人。
事實上,如果第三季度京東增速斷崖式下滑還不能說明問題的話,在京東不惜投入巨資,傾力打造618的第二季度,其GMV增長為46%,卻仍舊不及體量大得多的天貓同期增速的49%。而在第三季度,京東GMV增長跌至32%,而天貓同期仍然保持著49%的增速,京東的體量被天貓越落越遠。業內甚至有專家用“早衰”這個詞形容京東的現狀:一個后起的追趕者,在體量還相差很遠時,如果增速還落下,京東依靠高增速來追趕天貓的預期,無疑失去了的基礎。
這或許是此次騰訊投資唯品會最重要的注腳。
具體來說,首先是作為京東的立足之本的核心業務3C家電顯出疲態。3C家電是京東起家業務,近年來,天貓和蘇寧聯手進行了強力狙擊,天貓通過顆粒度細化到每個sku的對標,進行一系列價格戰。同時不斷優化品類和物流,售后服務,迅速在用戶心中樹立心智。二季度財報顯示,京東電子產品和家電產品的GMV同比增長39%,比整體GMV落后了5個點。而在2016年、2015年Q2財報中,京東家電3C的增幅分別為43%、70%。
而阿里則借助和蘇寧的新零售探索,使得3C數碼家電方面逐漸成為天貓新的增長點,打造新的3C格局。上季度財報顯示,天貓數據家電增速達到50%。
3C家電優勢陣地喪失,服飾美妝作為天貓的傳統優勢地盤,京東的搶奪也兵敗城下。目前最新的市場數據,天貓依舊以超過70%的絕對優勢份額占據市場大頭。相反,京東因為自營和平臺業務左右手互搏的狀態遲遲無法理順,導致今年100多家服飾品牌集體出走,成為其服飾美妝滑鐵盧的冰山一角。
而提供電商未來想象力的生鮮快消領域,阿里依靠盒馬鮮生先聲奪人,兩年的低調探索成功后,盒馬開始進入快速擴張期,同時阿里巴巴投資大潤發,和百聯聯盟,一系列布局新零售的舉措,為全球零售業未來樹立了標桿。相比而言,京東投資永輝多年,始終沒有形成協同力量。
原本希望通過提攜京東壓制阿里生態,卻在京東的“攪局”下讓阿里生態布局遠遠領跑,這是4年前騰訊投資京東所沒有預料到的。相反,失去了京東第一大股東身份的劉強東還在打著自己的小算盤,拆分京東金融,在微信支付之外還要傾斜資源搞京東支付,這些都是劉強東在給自己布局,但在騰訊整個生態大圖下,這樣的小布局無疑擾亂了騰訊的大布局,在此局面下,騰訊心有不滿,不得不另謀出路,另布新局。這或許是前幾天騰訊投資永輝,以及本次投資唯品會的真實邏輯。
騰訊投資電商馬不停蹄 危機感更勝從前
幾天前的騰訊年會上,馬化騰罕見的強調,公司要增強2B的能力。這句話背后,其實暴露的是騰訊念念不忘掌控商業市場的野心。畢竟商業是離錢最近的,而在未來大數據時代,商業數據的價值也是微信聊天數據遠遠不能比擬的。
但會做游戲,能理解C端用戶心理的產品經理們,去開掘面向未來的商業市場,這樣的挑戰,騰訊過去失敗了,未來只怕更難。
這些年,騰訊一直念念不忘把自己的流量變現到商業市場中,無奈投資一筆失敗一筆。
事實上,沒有一家公司的核心競爭力是靠投資并購完成的。
從最早投資的電商好樂買,珂蘭鉆石、Groupon,再到大眾點評,藝龍、同程
易迅,騰訊秉持自營和投資的方式共存,一方面自己做電商,一方面拉幫結派,直到2014年投資京東后,騰訊才斷斷續續剝離電商(實物)業務,內部將京東確立為電商版塊重點扶持對象,從微信入口上就可以看出端倪。至于此前投資的電商死的死,傷的傷,成為騰訊摸索電商的學費,也成為京東的墊腳石。
然而,騰訊并沒有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從投資唯品會,永輝超市旗下的超級物種,58同城,美團點評,拼多多,微店等等就不難看出,騰訊找來了一幫做電商的兄弟。他們從實物電商,本地生活,以及新零售上全方位來圍剿阿里,不斷給后者制造“麻煩”。換句話說,京東遠沒有給騰訊在電商乃至新零售時代帶來足夠的安全感,甚至危機感更勝從前。
來源|科技快評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