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萊塢也來湊熱鬧!電影《比特幣》即將開拍水煮娛
早上醒來,你身邊正在刷社交媒體的伴侶,出門遇到的咖啡店員工,午餐時坐在鄰桌的西裝男,再到晚上追著連續劇的父母,他們都有可能在跟你聊比特幣——但沒有人真的知道比特幣是什么。
但他們有個共同點:無知歸無知,錢還是要賺的。所有聊到比特幣的人,都想借著比特幣發一筆小財。
好萊塢也不例外。MarketWatch報道稱,電影制作人Christian Cashmir正在進行電影《比特幣》的前期制作準備。這會是一部喜劇作品,兩個美國亞利桑那州的潦倒兄弟,無意間發現了一個價值2000萬美元的比特幣錢包,想要在黑市上把它賣出去。
獨立制片人Lauren Cribb將監制該影片,電視喜劇演員Theo Von將出演。該片計劃在明年4月的最后一個星期開拍,“不過比特幣已經漲到了19000美元,我想我們應該更快開機。” Christian Cashmir稱。
的確,比特幣的瘋漲會是電影需要面對的重大挑戰。在這部影片規劃階段,劇本制作方的設想是潦倒二人組能在黑市上以5000美元/枚的價格,把從天而降的比特幣賣掉。
2000萬美元,現在還能買到1000多個比特幣,到明年4月開拍,再到后期制作、最終呈現到熒幕上,誰知道屆時比特幣會是怎樣一個狀況。
Cashmir希望在這部喜劇中,“從各個角度審視比特幣”:
我們的電影會是一個有趣的喜劇,但解釋金錢和技術問題也是重要的部分。電影會探討比特幣的正反兩面,以及它會對未來產生哪些影響。我們也會披露黑暗的那一面。
在普及比特幣知識方面,電影的傳播效果,無疑比新聞媒體不厭其煩的喋喋不休要好得多。虛擬貨幣方面,曾有幾部紀錄片探討了比特幣現象,奈飛2016年推出的“Banking on Bitcoin”也是其中的一部。
盡管計劃在2018年開拍的《比特幣》是一部喜劇,這部電影的制作班底還是保證了一定程度的專業性的:部分制作人稱自己投資了比特幣,演員也對比特幣持開放態度。
不過有趣的是,在ICO(首次代幣發行)火熱時,該片制作人卻沒有借機眾籌資金。如果這部電影真能大熱,比特幣社區成員最好祈禱,電影給他們帶來的真的是喜劇應有的歡樂,而不是: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