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交所欲推新藍籌行動,愛奇藝、貓眼、B站等國內上市或有望水煮娛
如果大家關心一下資本市場的一些動向,就會發現最近大量互聯網和文娛類企業傳出IPO的消息,而且都紛紛是美股或者港股,比如:
1、據傳小米已經邀請銀行在下周五遞交2018年為該公司安排首次公開募股(IPO)的標書,于香港聯交所掛牌,成為明年科技公司最大的一宗IPO,估值達千億美元;
2、有媒體報道稱快手近期啟動了IPO并準備在香港上市,并稱目前港交所暫未提供快手上市進程的文件,消息稱快手或在材料準備期;
3、有報道稱B站計劃于明年在美國紐約進行IPO,計劃籌集至少2億美元;其他諸如愛奇藝IPO月經貼、貓眼赴港上市等。
雖然這些都是未經證實的傳言,但是背后卻反映出一個十分尖銳的問題:新興產業龍頭公司無法在國內上市,只能轉道國外,造成用戶在中國,市場在中國,但是資本運作在國外的尷尬境地。
就像巨人網絡中概股回歸成功,360私有化謀求借殼、博納影業私有化A股排隊一樣,如果國內資本市場通道順暢,他們寧愿呆在國內享受高估值,而不用遠渡重洋。
如今他們的煩惱終于可以稍微舒解一下了,從上交所傳來的消息,他們正在推動一個新藍籌行動,就是新經濟+藍籌,主要是包括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企業以及新經濟企業,以及高新技術企業。
著力解決新興產業國內上市的問題,希望在上交所的土壤上生長出下一個BAT級別的新興產業公司。
如果這個行動不是像戰略新興板那樣無疾而終的話,對于目前掙扎于上市邊緣的愛奇藝、貓眼、小米等一大波企業都將是無限利好。
明確釋放信號,上交所想留住下一個BAT
新藍籌行動是今年下半年開始提出來的,并且是監管層多次在不同場合提出的。
最新的上交所副總經理徐毅林講話中就透露,今年上交所加大新藍籌行動計劃,包括走訪了比如像螞蟻金服、360科技這些企業,發現培育具有新藍籌潛質的優質企業;針對性打出叫“新經濟、新主板”這一品牌。
上交所打造新藍籌市場的目的,就是要把代表新經濟的行業龍頭和代表性企業,吸引到上交所市場來,形成集聚效應,誕生類似于BAT企業或者是獨角獸企業。
這已經是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說明上交所意識到必須要解決優質互聯網泛娛樂企業無法在國內上市的問題了。
今年以來,以搜狗、閱文集團和眾安在線為代表的一大批國內細分行業的龍頭型企業陸續踏上美股、港股的舞臺,并收到國際投資人的狂熱歡迎。以閱文集團為例,該股發行價為55港元,但是第一天就盤中突破了110港元/股,是發行價的2倍,市值接近1000億港元。
這些優質企業無緣國內資本市場的確十分可惜,因此上交所現在推出這個新藍籌行動就可以理解了。
此前定位類似于新藍籌行動的戰略新興版無疾而終
這不是政策層面上做的第一次嘗試,此前被熱炒的戰略新興版也同樣出于這樣的考慮。
2015年初的時候,國家層面曾明確提出戰略新興板的設想,定位于服務規模稍大、已經越過成長期,相對成熟的戰略新興企業。
從戰略新興板的定位和目的來看,非常有利于尚未盈利的互聯網企業,有市場觀點認為,一旦上交所的戰略新興板獲批,國內的"互聯網+"概念有望再度迎來炒作熱潮,到時候中概股也可以多一個回歸的通道,在國內主板實現上市。
當時從政府到民間,對這件事情都十分期待,掀起討論熱潮,一些關于戰略新興板的細節也被扒出來,甚至傳言長期處于虧損泥潭的愛奇藝也處在首批企業的名單之列。
為此,愛奇藝選擇在2016年春節期間進行管理層收購計劃。根據百度的公告,宣布董事會最近收到了來自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和愛奇藝首席執行官龔宇的非約束性提議。該提議指出將在愛奇藝28億美金估值(不含現金和債務)的基礎上,收購百度持有的愛奇藝80.5%(在轉換和充分攤薄的基礎上計算)的全部已發行股份。
外界普遍認為愛奇藝私有化是為了在國內上戰略新興板做準備。
但是忽然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一年后的2016年初正式公布的 “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將刪除“設立戰略性新興產業板”內容,這意味著備受期待的戰略新興板無疾而終了。
也意味著愛奇藝在國內上市暫時無望,此后關于愛奇藝IPO的新聞就變成月經貼,每隔一段時間出現一次,一會兒港股一會兒美股的,讓人頗感疑惑。
受傷的不止愛奇藝,YY、360、陌陌等熱門中概股也間接受到影響,中概股回歸的話題就此趨冷。
若能實現,哪些文娛企業將會利好?
就目前來看,新藍籌行動和戰略新興板的構想有種不謀而合的感覺,但是鑒于新藍籌行動還處在喊話階段,并沒有任何實質性動作,所以能否實際推出,還得觀望。
但是我們不妨大膽猜測一下,如果這個計劃真的能被推進下去,到底會有哪些獨角獸企業受益呢?
除了上文提到的愛奇藝,貓眼應該算是文娛企業中關注比較大的一個。今年8月底,微影時代作價70億被并入貓眼時,同樣有消息流出合并后的貓眼或將2018年赴港上市。這個新公司目前占據著市場第一把交椅,與淘票票一起廝殺在線票務市場。
其次一直傳言要明年在美股IPO的B站,其實也有可能來港股,畢竟美國投資者不一定理解二次元的價值,但是大中華區的投資者紛紛看好這一領域。
此外,國內還有眾多的獨角獸企業,諸如一下科技、快手、斗魚和知乎等,是不是也符合這樣的計劃呢?
背景知識補充:
為什么BAT級別的科技公司都無法在國內上市?
這里面原因很多,但是首要的是國內外資本市場標準不同,A股是核準制,美股和港股都是注冊制。
所謂核準制就是你公司上報材料,我們進行層層審核把關,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防止業績差的企業渾水摸魚,但是帶來的弊端卻是審核標準嚴、程序多、時間長,一個正常的企業從準備材料開始,到真正掛牌都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耗時一年半載。
而注冊制則不同,你把材料都報上來,按照程序走完就行,監管機關是不會進行細致的審核,基本上材料報了就能過,時間也大大縮短為三四個月,比較方便。
因此前兩年國內掀起過一陣注冊制的討論,但是因為不太貼合國情,最后不了了之了。
其次是對盈利性的要求。國內IPO時候,重點是審查企業的盈利能力,3000萬的盈利是紅線,低了就容易被問詢,有太多企業審核的時候死于盈利能力弱、不具備可持續性等。
美股和港股對這方面倒是挺看得開,盈不盈利沒有硬性指標規定,京東IPO的時候也是承擔著巨大的虧損,但仍然受到投資者的追捧;去年曾經讓港股小小激動一下的美圖,今年上半年還虧損3點多個億。
這是一條很致命的條件。很多互聯網公司和文娛公司很難短時間盈利,比如愛奇藝、B站、快手等就一直虧損著,想在國內上市根本就不符合條件。
值得一提的是美元基金的事情,其實站在現在這個時節點上來看越來越不重要了。早期互聯網公司如BAT拿的都是美元基金,國內主板對這一塊都是有忌諱的,但是現在隨著人民幣投資基金的遍地開花,這塊越來越不是障礙。
就連臺胞李開復創辦的創新工場都能剝離了在新三板掛牌,說明政策對這一塊不是卡得很死。
來源:文娛商業觀察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