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收大潤發,騰訊入股永輝,互聯網頂級戰場為何在線下?創投
最近互聯網巨頭們都下線了,去實體店看看瞅瞅,順便入個股,搞個戰略合作什么的。阿里提出新零售,京東提出無界零售,大有搞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沖勁兒。網易丁磊則從消費者角度提出了新消費的概念。毫不夸張的說,滿世界都在玩“新零售”, 想重構下傳統零售產業人、貨、場的關系。但最重要的一定是,以往被互聯網大佬唾棄和打的體無完膚的線下零售業反而日漸成為香餑餑,引來競相追逐。前有京東、后有騰訊,永輝超市今年日子很滋潤,股價也是蹭蹭往上竄。阿里搞盒馬生鮮,入股大潤發也是忙得不亦樂乎。為何今年來是這般光景?個人覺得有這么一些原因。
1. 線上市場和流量日趨飽和,純線上天花板效應逐漸顯現。目前線上格局是天貓和京東等萬億級銷售規模的第一梯隊,帶領一眾百億千億的作戰部隊。但是純線上在流量和消費挖掘上天花板也越來越明顯。很多線下企業開始通過注重供應鏈服務,在降低成本的同時走差異化路線,以服務贏得消費升級背景下的消費者青睞,并取得一定效果,傳統線上的價格優勢被攤薄。
2. 線下體量大,存在大量尚待開發的價值洼地。2016年,我國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33.2萬億元。而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占社零總額比重也僅僅是12.6%。一些諸如生鮮、即時體驗類服務依然難以通過線上滿足。因此線下成為爭奪顧客流量的新戰場。
3. 線下為巨頭發揮自身技術和供應鏈等方面的優勢,從產業鏈視角改造傳統產業提供契機。高效便捷和性價比成為互聯網零售大佬早期攻城拔寨的利器。因此,借助其零售行業的技術和金融、物流等供應鏈服務積累,對線下零售的改造有了契機和能力。攻占線下,更多體現在優化線下服務,將自身所積累的優勢發揮到最大效用。
4. 最后,也是響應國家號召,網絡經濟不僅僅是虛擬經濟,是可以為傳統產業、實體企業服務,推動他們轉型升級的,滿滿正能量。線上線下融合,為創新服務,自然樂觀其成。
所以也就造成當前的局面,回歸線下適當其時。
來源|品途商業評論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