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回私有化 聚美還有多少后勁金融
經歷了21個月的談判交涉,聚美優品謀求私有化一事以要約撤銷告終。11月27日晚間,聚美優品發布消息稱,公司CEO陳歐、產品副總裁戴雨森以及股東紅杉資本等買方聯盟發出信函,表示將撤回之前提交的私有化要約且立即執行。有分析表示,此前聚美優品的股價已跌至2美元,不足此前提出的7美元要約收購價的一半,撤回私有化要約也是無奈之舉。但也有分析認為,撤回私有化顯露了聚美優品重新步入發展正軌的決心。在過去一年中,聚美優品四路出擊開始拓展多元化發展模式,投資影視劇、研發空氣凈化器、收購共享充電寶,這或會為聚美優品重新走上美股市場帶來更多想象空間。
立即撤回私有化
在僵持了21個月后,聚美優品私有化一事終于有了初步答案。聚美優品發布的公告顯示,撤回私有化要約,是基于聚美優品當前電商業務發展穩定、多元化轉型取得初步成效等原因做出的戰略性選擇。在目前階段,撤回私有化要約符合公司長遠發展利益,有利于為投資人創造價值和回報。
同時,聚美優品表示,撤回私有化要約后,聚美優品將按照上市公司要求,按時發布財務報表,更加密切地與國內外投資者溝通交流,專注于實現股東價值的最大化,致力于為用戶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更優質的服務。
北京商報此前報道,聚美優品在赴美上市22個月后于2016年2月17日晚間提出私有化要約。當時的公告顯示,公司董事會收到來自聚美優品CEO陳歐、紅杉資本等遞交的私有化申請,準備以每ADS(存托憑證)7美元的價格進行。陳歐在公開信中談到,在當時的美股市場,聚美優品被嚴重低估了,“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證明了公司優異的執行力,但股價卻沒有反映出合理的公司價值,甚至低于一些在規模和盈利能力上遠遠落后聚美的公司”。
然而聚美優品的私有化要約并未順利進行。就在今年8月,還有聚美股票持有人恒潤投資主管合伙人Peter Halesworth發布公開信炮轟陳歐的消息傳出。Peter Halesworth在公開信中稱,在中國線上購物蓬勃發展的背景下,聚美優品宣布私有化后的一系列錯誤使其股價大跌45.2%。自2016年2月聚美管理層發出私有化要約后,股東們再也沒有收到私有化相關的任何信息。此后,陳歐在
微博回應中對聚美優品的股東交流問題進行了否認。
資本市場顯分歧
對于聚美優品宣布撤回私有化的舉措,資本市場給出了不同的意見。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資人士表示,聚美優品提出私有化已將近兩年,但是一直沒有推進下去,背后是眾多股東和投資者的抵制情緒在起作用。“拖著始終不能解決問題,要不然聚美優品借一筆錢完成私有化,要不然就重回美股市場,但如果要借錢,當前的公司股價甚至不足當時要約收購價的一半,用7美元去買3美元的標的,明顯會虧大本,經濟賬算起來不劃算。”上述投資人士表示。
投資資訊平臺雪球網信息顯示,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1月27日收盤時,聚美優品報收價為3.3美元,股價漲幅13.01%,而前一日的收盤價為2.92美元。
第五大道奢侈品網CEO孫亞菲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撤銷私有化對于聚美優品來說利大于弊,但這也是聚美優品不得不做出的選擇。“聚美優品此前提出私有化,目的之一就是要回國講故事,在2015-2016年期間,中國股市表現很好,回歸A股至少能讓聚美優品的估值上升10倍以上。但在拖延了21個月后,這個愿望已經很難實現。”孫亞菲進一步舉例稱,360當時回歸A股花了很多的時間和成本運作,這才有了最后的借殼上市成功,但現在借殼行為已經被證監會嚴管,回歸A股無望的情況下,留在美股市場是更好的選擇。
此外,有分析人士認為,撤回私有化是聚美優品在經過一系列多元化布局后所釋放出的積極信號。一位長期關注美股市場的專業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從聚美優品宣布撤回私有化后的市場表現來看,11月28日聚美優品的換手率達到9.5%,成交量超過1380萬股,相較于此前幾個月80萬-300萬股之間的成交量,在股價上漲的前提下,基本可以視為資本市場對該股存在信心,當然背后不排除企業自己護盤的可能。
多元化布局尋突破
可以看到的是,在過去一年中,聚美優品四路出擊,已經為拓展多元化發展模式埋下了不少暗棋,包括投資影視劇、研發空氣凈化器、投資共享充電寶等。有分析認為,多元化布局的舉措或許能為聚美優品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但也可能對該公司的現金流造成壓力。對此,聚美優品在此次聲明中稱,截至2016年底,公司擁有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3億元。持續的盈利能力和豐富的現金儲備,為公司尋求業務突破、拓展多元化轉型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據了解,早在2016年初,聚美優品就成立了影視公司,并在今年7月宣布耗資9600萬元啟動拍攝IP劇《溫暖的弦》;今年5月,聚美優品又斥資3億元投資共享充電寶街電科技,持有后者約60%的股份,并投資1億元,購買共享充電寶相關發明專利所有權。另有知情人士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目前聚美優品對街電的持股比例已經達到80%。
因為此前的一系列投資,聚美優品遭受了不少爭議。有分析人士將聚美優品的投資舉措形容為不務正業。對于不務正業的言論,陳歐曾回應,聚美優品投資街電是為了通過成本更低廉的方式獲取流量。投資制作電視劇和街電,是聚美優品對當下電商整體大趨勢下滑的突圍之舉。同時聚美優品強調,公司投資共享充電寶,對于獲得終端用戶及流量會起到非常大的補充作用,也是聚美優品提前布局新零售、獲取線下業務團隊的重要舉措。目前,街電累計用戶已達2800萬人,且已在部分城市實現了盈利。
去電商化增加觸點
撤回私有化要約后,聚美優品是否有足夠的后勁能夠拉升公司估值,這是業界普遍關注的話題。聚美優品表示,聚美優品通過多元化投資與布局,逐漸構建起了屬于自己的護城河,且當前正朝著成為一家多元化時尚科技集團的戰略目標前進。
去電商化成為了當前聚美優品的一個顯著標簽,但在億邦動力資深智庫、新零售專欄作家葉志榮看來,這實際上也是聚美優品增加線下觸點的嘗試。葉志榮稱,多元化的投資確實能夠給聚美優品在資本市場上帶來更多的想象空間,就投資街電的案例來說,共享經濟近年來一直處于投資風口。對比共享出租車、共享單車等市場,行業已基本形成寡頭化格局,共享充電寶行業雖然從去年才剛起步,但在今年已開始優勝劣汰,未來基本也會形成巨頭盤踞市場的格局,而從當前的市場勢頭來看,街電會是留存下來的玩家之一。在行業整合過后,街電能夠給聚美優品帶來的利潤和增值空間是值得看好的。
另一方面,聚美優品此前作為純銷售類的垂直型電商,在一定程度上已經看到了增長的天花板,加上受到天貓和京東等巨頭平臺的沖擊,獲取流量的難度大大提升。孫亞菲認為,經歷了在美股市場的長期低迷狀態后,撤回私有化的聚美優品需要給投資人講出新的故事,多元化的業務布局就是很好的突破口。聚美優品在美股市場要講好故事并不容易,從私有化要約撤回后的股市表現也可以看出,當日股價上升約13%,提升幅度也不算很大,這也說明投資人都在理性觀望。關鍵還是要看此后聚美優品在業績財報中,對電商、影視劇、共享充電寶等業績的披露,以及新業務能夠給集團整體帶來多大的業績提升。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