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去杠桿”背后:上市公司債務增速創4年新高金融
在政府致力于去實體經濟杠桿的背后,有一個令人意外的事實:企業正以四年來最快的速度借債。
在分析了2146家中國公司之后,路透社得出結論稱,截至9月底, 中國公司的債務總額同比增加了23%,是2013年以來的最快增速。
接受分析調查涵蓋了四分之三的上市公司,不包括金融類企業。
其中,房地產企業加杠桿加得最多,增速7%,創出五年以來最大。其次是工業企業,增長了3%。
按類型來分,中證100指數中剔除金融企業之后的其中75家成分股國有企業債務規模同比增加了27%以上,也是多年來的最快增速。
中國債務之憂
快速的債務增長再度引發了外界對中國債務問題的擔憂。
彭博智庫上周發報告稱,中國未來五年債務將激增,到2022年債務總量在GDP中的占比將高達327%,比08年高出一倍,預計將是全球負債最沉重的國家之一。該機構認為,中國已步入爆發金融危機的危險區域。
央行行長周小川近期在IMF年會、G30國際銀行業研討會以及十九大中央金融系統代表團接受媒體采訪時也在談及中國債務風險話題時罕見地并未諱莫如深,反而提醒要防止“明斯基時刻”。
不過,法國興業銀行在提到“明斯基時刻”時認為,由于國企的債務增長放緩,加上利潤飆升,從而大大降低了債務風險。債務過高導致現金流斷裂,是“明斯基時刻”出現的最主要導火索。
法興表示,雖然周小川曾預警負債過高可能導致“明斯基時刻”,但金融上的“陣痛”是可控的。中國央行正在為可能出現的經濟放緩做出準備,如2018年定向降準。
澳大利亞國民銀行首席經濟學家Alan Oster認為,不必擔心中國的信貸水平,因為國企債務在企業債務總量中的占比過半,政府會在合適時出手相救,這與歐美國家的做法不同。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11月24日在北京舉行的“第十七屆中國年度管理大會”上發言稱,不認為中國債務會引發系統性危機,因為我們有很高的儲蓄,46%的儲蓄率是世界平均值的一倍以上,央行和財政都有很大的政策空間。
不過朱民同時還表示,盡管如此,但外部的沖擊和影響還是不可低估的。
【來源:華爾街見聞】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