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雷玩客云下了一盤什么棋?不是虛擬貨幣!要做共享計算創投
這個月最值得關注的中概股是迅雷,其股價從最低的9.84美元漲到24.91美元,不到一個月漲幅近三倍,成為近期漲得最快的中概股,迅雷市值也達到歷史高峰的16.82億美元。如果再往前看一個月,迅雷股價最低只有4.27美元,其股價兩個月漲了近6倍。
對迅雷股價最直接的推動是11月1日迅雷發布的玩客云戰略。玩客云是一個私人云盤產品,也是一個共享計算設備。用戶購買安裝后可以共享帶寬和存儲資源,通過這種共享獲得對應的回報,這種回報最直接的體現是“玩客幣”,一種用來兌換網絡加速、云存儲和數字內容的虛擬幣,同時用戶還可將“玩客幣”轉給好友,實現權益再分享。
投資者為何看好玩客云?共享計算、區塊鏈、還是炒幣?
被誤解的迅雷玩客云
有朋友對玩客云的看法是:迅雷本質玩兒的是數字貨幣,這個概念很受資本青睞。
此前我的朋友圈,以及我所處的部分微信群出現了一些黃牛炒作玩客云的消息,原價399元的玩客云,閑魚二手價竟高達3000元,一款智能私人云盤可賣出高數倍的天價,因為有人炒作玩客云這個設備,購買玩客云的用戶如果加入玩客獎勵計劃,就可以獲得系統分發的玩客幣。玩客幣采取與比特幣類似的分發算法和區塊鏈存儲方式,分發總量有限,每365天產出量減半,隨著時間的推移獲取難度越來越大,因此前期對部分投機者形成了一定的吸引力。
然而,迅雷玩客幣與比特幣有本質不同,它不是數字貨幣——數字貨幣是通過去中心化計算而形成的一種分配,計算是分配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玩客幣是在共享計算的過程中產生的,計算是目的。比特幣可以直接兌換成法幣,甚至可以在某些平臺上用于消費,還有比特幣ATM機。而玩客幣能兌換的只是迅雷提供的互聯網增值服務,比如網絡加速、云存儲空間和數字內容等。
換句話說,玩客幣不是數字貨幣,不具備法幣的流通價值,它更像是電商平臺的積分一樣,在消費中產生,也只能在平臺消費中使用。正是因為此,玩客幣不具備炒作價值,部分投機者炒作玩客幣的做法,迅雷官方對此并不支持,甚至有意打壓,比如要求用戶實名制、有一定芝麻信用才能購買、發布公告不允許平臺交易、向擅自交易玩客幣的炒幣平臺發律師函,限制大額轉賬等等,避免玩客幣成為投機分子炒作的對象。
玩客云的共享計算故事
說到共享經濟,人們第一個能想到的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比如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房間(AirBnb)等等。事實上,還有許多共享經濟不是實物,比如在行共享時間和知識,再比如眾籌平臺共享的則是資金,玩客云的初心則是要做共享計算。
從市場需求來看,人們對于計算的需求是貪婪甚至無窮的。計算設備的CPU和內存性能在摩爾定律下與日俱增,但計算不只是指CPU,還包括存儲和帶寬,這兩點已逐漸成為短板。
一方面,隨著智能攝像頭、智能手機等等設備的進化,用戶所產生的數據越來越多、越來越大,對存儲的需求越來越高,16GB在手機行業已不再出現,iPhone X只提供64GB和256GB版本,64GB淪為新的乞丐版就表明這一點,同時用戶設備越來越多,對于云存儲的需求也日趨強勁。
另一方面,4K、8K、VR/AR等技術讓數據越來越多、越來越大,用戶要從網絡上下載數據的帶寬要求也越來越高,盡管家中寬帶已普及100M、智能手機中4G已普及,但用戶還是覺得網絡不夠快。更重要的是,在AI技術高速發展的今天,許多AI應用都需要云端+終端計算協同,因為AI的深度學習一定要云端規模集群才能做,這給帶寬提出更高的要求。
站在企業角度來看,帶寬和存儲最大的問題則是成本高企。最典型的就是視頻和直播行業,大多數平臺都很難實現盈利,最大的支出就是帶寬成本,微博CEO王高飛曾透露,微博直播一個用戶一天就要2元,直播平臺動輒數千萬數億用戶,帶寬成本可想而知。
事實上,不只是企業,用戶也在為帶寬和存儲支付越來越高的費用,比如每年為iCloud支付數百元的年費。在摩爾定律失效后,計算成本已不再指數級下降,但計算需求卻在增加,兩者之間的矛盾化解方案之一,便是共享計算。
迅雷要做的就是,整合社會上閑置的帶寬和存儲成本,實現共享計算。因為用戶家里的帶寬大多數時候是閑置的(比如深夜或上班時),許多存儲空間是浪費的(比如我家里的小米路由器自帶的1TB硬盤)。讓閑置的資源得到利用就是共享經濟的本質,迅雷要通過共享計算實現這一點,通過專用智能設備讓用戶閑置的計算資源共享給更多用戶,再借助于迅雷云計算業務在去中心化的計算設備上開展to B的CDN(內容發布網絡)服務“星域”,形成規模營收再回饋給共享資源的用戶。目前小米、快手、愛奇藝、陌陌、熊貓直播、bilibili等內容+企業均是其客戶,基于共享計算平臺的平均上行帶寬已經達到11Mbps,人均貢獻存儲已達到958GB。
云計算是很成熟的計算模式,通過集中部署大幅降低企業的計算成本,不過主要是降低了企業的計算部署和維護成本,并沒有解決用戶端的計算需求,以及企業計算本身的成本,高企的CDN費用、帶寬費用和存儲費用仍然困擾著企業。要解決用戶和企業的問題,共享計算是一個辦法,因為社會閑置資源的成本非常低,主要是整合成本。
傳統計算是每個企業買一個發電機,云計算是電廠模式,而共享計算更像是特斯拉投資的SolarCity的理念——每個家庭都會擁有太陽能屋頂,其產生的電能不只是可用于家庭、汽車,還可共享給社會,形成一個去中心化的共享電廠。
迅雷的野心就是打造計算的“共享電廠”,成為事實上的共享計算標準締造者。2014年以來投入1億美元研發共享計算。最初迅雷上線的是賺錢寶,市面上出現了優酷路由寶等類似產品。今年發布的玩客云引入區塊鏈技術,進而讓共享計算進入2.0時代。
為何共享計算要區塊鏈?
迅雷玩客云之所以要推出被外界誤解的“玩客幣”,一個核心原因在于區塊鏈技術應用的需要。
說到區塊鏈,人們第一個應該會想到金融,這是目前應用區塊鏈技術最積極的行業。事實上,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其典型的應用場景,還有電子商務、物聯網、社交通信、文件存儲等。迅雷玩客云就是區塊鏈技術在共享計算,特別是共享存儲上的一種應用。
迅雷玩客云激勵計劃中的玩客幣,是基于區塊鏈技術的原生數字資產,核心和唯一價值是成為用戶交換可共享計算資源的媒介。迅雷共享計算平臺是去中心化的,如何管理海量共享計算設備?如何確保用戶更換設備或搬家后的共享計算資源還能得到兌現?如何避免內容版權侵害?通過引入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合約,可以保證用戶共享資源和內容的付出和收益對等,去中心化的賬本記錄可以確保交易真實透明,區塊鏈登記用戶版權和修改記錄可以實現對內容版權的保護。
就像共享單車、共享出行等等共享經濟平臺一樣,去中心化的好處是去掉中間環節、整合閑散資源,降低消費成本,然而難點是管理成本,平臺最大的責任就是通過技術和規則去管理供給和消費端的參與者。
共享計算的難度同樣是管理,迅雷玩客云引入區塊鏈技術實現高速/小額/有擔保/可追溯的/公開透明的資源互換媒介,確保用戶共享自己的閑置計算資源后可以得到公平的獎勵。計算資源與單車等等實物不同,共享行為本身更復雜,需要更科學的結算方式,迅雷玩客云可實現一秒鐘100萬次以上的結算,以及精確到小數點后8位的結算,算是一個大膽的嘗試。
事實上,區塊鏈技術本身并沒有問題,在金融等行業已經得到規模化應用,BAT等互聯網巨頭也在積極投入到區塊鏈技術探索中,資本市場區塊鏈也成為一個熱門概念。不過,今天區塊鏈技術就像80年代的互聯網技術一樣,更多還是行業應用中出現端倪。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正是因為C端應用如瀏覽器、網站的出現才得以爆發,進而改變世界。迅雷玩客云是首個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大眾化產品,對于區塊鏈技術在非金融行業的應用,以及普及也具有深遠意義。
或許共享計算+區塊鏈的故事,才是投資者看好迅雷的根本原因。迅雷作為平臺,在打擊玩客幣炒作上動作頻頻,因為玩客幣不具備炒作價值,這意味著迅雷官方持有的玩客幣沒有經濟價值。迅雷玩客云的核心商業模式,除了硬件之外,核心還是要做共享計算平臺,最終通過給B端客戶和會員用戶提供共享計算能力如CDN等云計算服務盈利。
不過,在電影票都有人投機炒作的今天,迅雷玩客幣被當做數字貨幣炒作的現象出現并不奇怪,但如果枉顧經濟規律、忽視商業本質,炒作數字貨幣終究只是擊鼓傳花的游戲,這意味著迅雷在打擊玩客幣炒作這件事情上,依然任重道遠。
來源|品途商業評論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