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在互聯網保險領域的“三國殺”,到底誰能笑到最后?金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在21日舉行的“2017全球保險科技創新峰會”上,BAT三大互聯網巨頭的保險業務負責人聊到科技能力向保險業的輸出時,向外界揭開了各自保險業務布局的“玄機”。
百度互聯網金融事業群組互聯網保險業務中心負責人杜曉輝表示:“百度選擇在汽車保險項目上落地,目前還在等待牌照的階段。”騰訊微保董事長兼CEO劉家明則透露:“微保的定位是一個優選平臺。另外,使用微信跟QQ點對點觸達能力,希望可以把用戶需要的保險在他需要的時候帶到他面前。”對于“雙11”創造的保險銷售紀錄,螞蟻金服集團副總裁、螞蟻金服集團保險事業群總裁尹銘認為:“這就是保險科技。我們學會了用數據來做業務。”
揭秘1:百度為何落子互聯網車險
10月19日,百度金融收購了黑龍江聯保龍江保險經紀有限責任公司,終于拿到了從事互聯網保險業務的資質。對此,杜曉輝表示:“我們做保險經紀平臺的想法,就是科技能力必須轉化成生產力,解決客戶端的問題。”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此前,百度已聯合德國傳統保險巨頭安聯集團、高瓴資本成立百安保險;百度亦與太平洋產險戰略合作,發起設立車險相關互聯網保險公司,但上述牌照尚未獲批。
對于欲將保險項目落子互聯網車險,杜曉輝如此闡述:
“主要是基于四點判斷:
第一,汽車保險痛點很多;
第二,互聯網汽車、無人駕駛汽車一定會到來,那時對汽車保險行業起到顛覆性的作用會更明顯;
第三,百度有很好的數據積累,加上地圖作為車主載體平臺,百度地圖占有市場70%的份額,這塊是我們重大的落地載體;
第四,我們對中國長遠汽車市場的判斷,當私家車保有量達到3億輛這個天花板,進入更以價格驅動、服務驅動為主的時候,可能市場格局還會發生變化。”
杜曉輝還表示,在落地方面,百度跟太保做了大量數據融合,算法融合,模型融合。“互聯網公司和保險公司數據結合、打通,真的有價值。模型方面,我們采用機器深度學習建模方法,產生的模型已經超越了傳統精算師的認知。建模的結果在車損險、財產險上,對模型準確度的提升,大大超越我們的想象。”
取了怎樣的保險發展路徑,杜曉輝總結稱,做保險公司,做業務平臺,做保險科技能力輸出。“互聯網公司最重要的是數據資源,我們有了數據資源,相當于“石油”,石油還要結合三大技術能力,或者像把汽油注入發動機一樣,產出三大保險模型,這個模型只是能力,我們必須把三大保險模型找到落地單元。”
揭秘2:微醫保為何向1%微信用戶開放
在聯合中信國安,成為和泰人壽的第二大股東后,騰訊近期還聯合英杰華集團、高瓴資本,擬發力香港保險市場,而在此前不久,由騰訊控股持股57.8%的微民保險代理有限公司獲批成立,微信以此補齊了在微信錢包中九宮格的空缺。
騰訊對微保規劃如何?
劉家明表示,騰訊希望通過微保做好“連接器”;從用戶體驗出發,從產品設計、服務端輸出科技;結合線上線下的資源,把保險服務閉環做得更好。騰訊通過開放微信、QQ跟不同騰訊服務、場景,讓保險公司在平臺上找到用戶;通過這樣的場景,有更多機會使用騰訊精準用戶畫像,教育、了解用戶,把適合用戶的保險帶到他面前;最后是合作,在數據分析上,做到風險識別,讓保險變得更公平。
值得一提的是,11月微保平臺上線的首款產品微醫保此前引起了業內關注。在劉家明看來,這款國內的剛需產品,背后大量的數據分析主要體現在反欺詐和用戶體驗兩個方面。騰訊多年來累積的反欺詐能力在保險場景落地時,可以找到有可能騙保的用戶超過一半,降低了保險公司的賠付率。
對于微醫保向1%的微信用戶開放,業內此前猜測原因不一。對此,劉家明解釋是基于做好用戶體驗的理念:“對于用戶購買醫療險,我們在數據庫里找到了比較高頻率人群,比平常的用戶有幾倍轉換率的提升,除了減少觸達成本,更重要的是可以把需要的保險帶到有保險意識或想買保險的人前面,減少了對其他用戶的騷擾。
揭秘3:螞蟻金服為何說科技只是賦能
相比前兩者,阿里巴巴在保險業的觸角伸得更長。除與騰訊一同設立眾安保險之外,其還發起設立信美相互人壽,旗下螞蟻金服和天弘基金分別出資3億元和2.05億元;阿里健康與太平洋保險旗下太保安聯健康簽署合作協議;螞蟻金服還以12億元增資入股國泰產險,占比60%。近年來,眾安保險、國泰產險亦成為雙11退貨運費險的主要提供者。
尹銘認為,2009年末、2010年就開始推出退貨運費險也有瑕疵。退貨運費險也沒真正涉及到保險本質,即經濟的補償。
“最早的退貨運費險一個月虧1000萬,保險公司面臨的只是一個結果——漲保費。但漲保費的結果是賠付率低的人逃走了,高的人、覺得能占到便宜的人,繼續投保,保費少了,賠付率變得更高。”尹銘稱:“為什么賠付率高?扒開背后的數據看,我們第一次用動態數據開始做精算,東北女性保費、非標準化、鞋帽衣物的東西開始漲高。今天退貨運費險的賠付率70%左右。我們學會了用數據做業務。”由于注意到了背后數據的價值,螞蟻金服還先后祭出“車險分”、“定損寶”兩大利器。
尹銘表示:“在剛剛過去的雙11,一天出單8.6億筆,投保峰值達到每秒23萬。一秒系統要支持23萬筆,去年只有10萬筆。這就是保險科技。如果不具有極高的出單能力,不可能做這些幾毛錢一筆的業務。”
退貨運費險為什么發展到今天?在尹銘看來,不是因為賠付率低,而是所有理賠形成了閉環。“它形成數據閉環、科技閉環,用戶在閉環里能形成投保、理賠的全鏈路,它的體驗非常好,這款產品才有生命力。”
“全球所有的保險科技,61%在賦能的價值鏈,30%用于去中介化,只有9%在顛覆價值鏈。螞蟻金服覺得,保險本質不會改變,科技是賦能,絕不會顛覆。”尹銘稱。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