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新媒體磚家 砍柴網
滴滴聯合創始人王剛說過,投資最怕賭對賽道賭錯人。事實也的確如此,大的趨勢很多人都能看見,無非是前后腳而已,但風口并不是所有的豬都可以飛得起來,掘金者很多,但真正挖到金子的往往只是少數。
1對1輔導堪稱K12教育領域的優質賽道,里面也不乏一些有實力的企業。在資本歸于理性的今天,掌門1對1卻在過去兩年拿下四輪融資,先后獲得青松基金、順為資本、達晨創投、華晟資本等雄厚資本的投資,而在今年年中又獲得了明星風險投資機構StarVC的C+輪融。
那么到底是什么吸引了這么多投資人都蜂擁而至?掌門又是因何可以成為投資人眼中的“最佳賽手”呢?掌門1對1CEO張翼提到過“始于學校、成于品牌、終于平臺”,或許從中我們也能發掘出掌門成功背后的商業秘籍。
始于學校、成于品牌:回歸教育本質,悉心打磨產品
與行業其它玩家的大肆宣揚不同。不急不躁,低調內斂,或許是掌門1對1給所有人留下的印象。然而內斂不代表平庸,低調往往才是最厲害的高調。畢竟沒有產品,一切商業模式都等于零,尤其是教育行業,耐心打磨產品才是王道。在對商業模式的探索上它走出了一條迎合國內教育環境、迎合用戶需求的標準化道路。
適合的才是最好的,關于在線教育平臺和品牌的爭論已經不絕入耳,但無論如何它的起點一定是學校。要想真正實現普惠教育的“理想國”,還必須與現如今的教育大環境相結合。
在很多人印象里在線教育與傳統教育似乎應該是相互對立、水火不容,必須破而后立才行。實際上這本身就是錯誤的認識。而包括1對1在內的在線教育要想真正落地,最欠缺的其實就是接地氣。
為此掌門1對1一直在尋找這種更接地氣的教學方式,最終發現了1對1這條K12領域的細分賽道。并提出“精英陪伴式教育”的理念,選取TOP20重點高校的學生作為兼職老師,陪伴孩子成長。除此之外,基于超過200萬注冊學員的上課數據,編寫了2萬多套教研材料,讓教案更迎合學生實際的需要,學生體驗更佳。更接地氣的商業模式也讓用戶更放心。
成于品牌,消費升級時代,人們對品質對品牌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用戶所購買的不只是商品,還有品牌提供的物質利益和心理利益。在線教育品牌的本質是縮短用戶的決策周期。在行業發展后期,品牌效應也是行業玩家的差距所在。
搶占用戶心智,這樣的壁壘往往很難打破。畢竟第一印象,品牌認知往往也會更持久,用戶心智的認同很難發生改變,隨后示范效應下用戶規模也會產生裂變式的傳播。
對于1對1教育行業來說,品牌效應來源于生產優質老師和優質產品。掌門1對1擁有大量來自名校的大牛、“學霸”老師。一方面為學生提供更高質量的教學服務,另一方面也進一步樹立了品牌師資力量雄厚的品牌形象。
在產品研發上也是細致入微,以00后為例,為了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掌門1對1也是別出心裁自主研發出了1對1直播上課系統,支持PC/PAD/手機端/電視端的多屏上課。不斷發力智能化的教學系統、測評系統、備課系統,并結合大數據,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產品過硬,師資力量雄厚,用戶體驗極佳,可以說掌門在同類別平臺的品牌口碑已經建立起了優勢。在代言人選擇方面,選擇教師出身的黃磊,掌門1對1對品牌形象細節方面的把控由此可見一斑。
終于平臺:推動1對1教育生態“蝶變”
標準化是對過去的歸納與總結,是一個行業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標志。
教育行業囊括的范圍非常大,從幼兒到成人教育,從專業學習到興趣培養,單一的在線教育產品難以滿足用戶廣泛的需求,同時教育衍生出極長的產業鏈,也是基于這一考慮,掌門1對1提出了平臺化是行業發展的最終方向。基于對掌門1對1的挖掘,我們可以洞察到平臺化有以下幾點優勢。
首先是品牌的擴張和引流,從最初線下轉到線上,是掌門1對1平臺化過程中最關鍵的一步,讓很多教師和學生可以通過線上平臺加入,尤其是擺脫地域性限制之后,老師和學生在數量上都實現了快速發展。
類似于線下的學校課堂,掌門1對1線上平臺化的方式其實打造了一個更加便捷的“學校”,更容易培養用戶使用慣性。而且,通過平臺對內容進行精細化類別分類,方便用戶第一時間找到所需內容,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不同課程的學習。
其次是功能的延伸,完整的學習過程需要依靠內容、工具、管理、社區等要素共同協作完成,而不是依靠某個單一環節中的單一產品就能出現效果:PC端和移動端、線上和線下、現實與虛擬現實,直播與回放原本都只是不同的教育手段而已,平臺化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融合不同的教育手段,推動整個教育生態將逐漸走向成熟。
掌門1對1走平臺化的路線在平臺功能延伸方面自上線以來,就一直堅持做優質內容輸出。在掌門平臺,創業者們可以看到整個平臺以內容為導向,實現了平臺優質內容的聚集,對用戶形成了一定的吸引力。采取了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在教育形式上它采取了直播、錄播、回放多種模式授課,還會借助PPT上傳、幻燈片播放輔助授課,迎合了用戶碎片化特征,滿足用戶不同情況的學習需求。
最后,平臺化是新技術運用的基礎。在線教育不僅僅是索取答案,教育平臺需要做的更“有溫度”。 而各種新技術的出現有助于幫助求學者構建“知識流”,從而真正實現教育的“有教無類”,一對一教育的“因材施教”。
掌門1對1在幫助學生解決難題之后會記錄并分析學生的學習情況,并通過機器的方式作出解析和標注,建立每個用戶專屬的數據信息和知識流。通過對大數據的全面分析和提煉,多維度地快速探究學生的學習綜合狀況并進行建模,科學快捷的制定個性化學習和教師匹配方案,有針對性的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練習、一對一輔導及直播課程等服務。
掌門做的其實對圍繞平臺將1對1教育的多元化生態圈,建立了行業規范化標準化的運作模式,推動了整個行業走向成熟,由此可見,其實不用考慮做平臺還是做品牌,如果說品牌是平臺持續釋放張力的緣由,那么平臺則是品牌價值的集中體現。
多元生態價值凸顯:展望未來前景可期
從始于學校,到成于品牌,再到最終的成于平臺,掌門1對1走過的每一步都無比的堅實。而且從目前來看,它所打造的多元化生態圈的價值已經得以凸顯。
目前掌門1對1已有200萬注冊用戶,涵蓋全國600多個城市。2014年至2017年期間,連獲五輪融資。在盈利能力也已經得以證明,是行業首個月營收破億的公司,跟第二名的差距有數倍差不多,近期更是傳出三天內營收破3000萬的驚人成績!
除了營收奇跡、資本青睞之外,掌門1對1憑借強大實力和良好口碑,2017年11月斬獲360 MASTER2017年度榜單多項殊榮,獲得德勤中國明日之星50強。創始人張翼本人也登上福布斯30U30精英榜。這也從側面烘托出了掌門1對1得到了大眾尤其是專業機構的認可,從多個維度來看,掌門1對1已經具備了成為獨角獸的潛質!
如此傲人的成績離不開正確的企業戰略,而正確的企業戰略則離不開創始團隊的專業性基因以及他們所塑造的企業文化。
1對1教育這個賽道,只懂互聯網不行,還得懂教育,掌門1對1CEO張翼就是這樣一個人。他提出的“始于學校、成于品牌、終于平臺”這一戰略歸根結底是結合了教育自身的特點以及互聯網思維,這也是掌門1對1能夠成為投資人眼中“最佳賽手”的重要原因之一。畢竟打動投資人的因素,企業商業模式是一方面,創始人以及管理團隊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一家企業興旺發達、基業長青,最終比拼的,是企業文化與基因。產品可以模仿但企業文化是難以模仿的。如果一家企業,找不到共同的價值觀,那么,所有的成就都如沙上筑塔,一陣風雨會讓其消失的無影無蹤。
顛覆傳統家教,相信未來在線教育是會一統天下的信念就是掌門1對1的企業文化,隨著行業的不斷深入,馬太效應愈發顯著,這樣一支富有激情的團隊或許會帶給我們更大的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