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靠產品快速轉型的百度,可能已經晚了態度
2017年11月16日,以“Bring AI to Life”為主題的百度世界大會召開了。沒想到兩個多小時的會議結束后,李彥宏的“顏值”卻有蓋過大會內容的勢頭,成為媒體報道的重點。所以……難道這是一場靠顏值撐起來的發布會么?(感覺發現了什么)
除了顏值以外,這次大會公布了百度在自動駕駛,AI基礎技術應用等方面的布局操作。相比于前兩年百度世界大會,李彥宏介紹的AI內容來說,今年的三款產品基本可以概括這家公司在今后一年里的發展方向——2018年準備量產的無人駕駛汽車,搭載DuerOS 2.0 的智能音箱“raven H”,以及基于百度的流量精細化推出的“熊掌號”。
讓人有些驚訝的是,一向偏愛高大上的技術“大件”的百度居然推出了“小件”產品——智能音箱,這比李彥宏的“側顏殺”更值得人關注和思考。
心急卻吃不上熱豆腐的百度
如果說,“罰單已經來了,無人車量產還會遠嗎?”是李彥宏借用玩笑表達了自己對無人車量產普及階段提前到來的信心;智能音箱“raven H”的推出就是展露了百度的不自信。
想要匹敵谷歌、亞馬遜,做世界一流的AI技術公司,卻發現,在現階段的中國市場“光憑AI技術吃不上飯”是多么殘酷的一件事。中國科技公司基本都是一邊布局技術,一邊推出可以在大眾市場中打開缺口的產品去培養用戶習慣,做品牌。就像很多人不承認小米是家科技公司,但是這家公司的輕智能產品卻初步打入了大眾市場。尤其是近半年以來,AI從業者們越來越意識到,AI技術是賺不了錢的,只有嫁接于傳統行業的應用場景之中,才會在市場中立足。
所以,百度意識到,如果一直布局在AI技術,卻不推出“接地氣的”產品的話,現階段的不盈利還是小事,很可能在智能民用產品市場大熱的時候,自己將會徹底失去優勢。
即便如此,百度也有可能“吃不上熱豆腐”了。獵豹,若琪,京東等公司已經入局,而且切入點也是智能音箱。今年雙十一期間,阿里巴巴推出的“天貓精靈1”通過“淘寶活躍度高,可以使用400優惠券,只要99元”的形式,狠狠推廣了一波自家的智能音箱。我們不知道,如果百度在明年推出1699的“raven H”,在推出時間,產品價格以及渠道方面是否還有優勢。
精細流量,聽起來模糊的“熊掌號”
百度大會分論壇公布:將推出“熊掌號”用于提供內容與服務。關于熊掌號,雖然官方表明:相比于百家號,在內容的基礎上增加了服務鏈接,但是由于沒有正式推出,大家對于熊掌號本身的應用以及能夠帶來的益處還是比較模糊。
在長庚君理解看來,熊掌號類似于百度版的58同城,在流量轉化上,熊掌號可以將用戶搜索需求的結果,連接到相應的服務提供商,實現流量轉化。但是由于百度搜索的廣告屬性,最終服務號是否存在“莆田系”隱患,有待觀察。
其實不僅僅是“熊掌號”,百度一直希望自己在流量精細化運營方面可以有更多的突破。在大會當天百度副總裁沈抖也宣布:手機百度10.0版本發布,10.0版本的最大特色在與將搜素和信息流結合。但是此前,百度游戲被出售的消息鋪天蓋地,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這家公司在流量變現拓展的道路上其實并非一帆風順的。那么,“熊掌號”、手機百度10.0等產品的發布能否助百度理清思路,其實更為重要。
無人車成亮點,普及卻是未知
目前看來,百度對外公布的產品信息中,恐怕只有無人車以及相關產品的布局可以被稱之為內容亮點。
“無人駕駛基本共識是2020年量產,但百度希望把時間表再提前一些。百度計劃在2018年7月底,與金龍客車實現無人駕駛小巴車的小規模量產;在2019年與江淮生產基于Apollo的自動駕駛汽車、與北汽在同年生產基于Apollo的L3自動駕駛汽車;2020年與奇瑞共同推出無人車”。不斷與在汽車制造方面具備優勢的企業合作,而且通過掃地車、疲勞駕駛監控等服務來看,應用于公共基礎設施可能會成為百度業務新的突破口。
但是回歸到行業內最常見的問題:無人車什么時候才能得到普及?恐怕2018年不是最好的答案。
一直以來,百度在產品布局方面都傾向于更“高大上”一點的技術領域,而比較少在大眾應用產品層面做文章。關于公司定位方面,這不是弊。可是如果因為想分一塊蛋糕,從而轉向智能化的大眾消費品市場,百度可能要考慮的更清楚才行。而相比于智能硬件,如何在原有的流量優勢方面做進一步運營突破可能會成為更加困擾百度的問題。說到這里,一位想要打個人品牌的CEO遠遠不夠,起碼在一個全民爭做網紅的時代,除了顏值之外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來源:長庚小報】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