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萎靡電商不振,丁磊“再造一個網易”有多難?創投
本月 16 日,網易將會發布 2017 財年第三季度財報,網易董事局主席丁磊決定提前“打預防針”。
早些時候丁磊在接采訪時表示,未來網易電商業務的營收有望超過游戲,但是利潤率仍然會是游戲排在第一位。
在提出用電商“再造一個網易”的計劃之后,丁磊釋放出了網易的電商戰略開始加速推進的信號。這也意味著游戲業務的營收在今年 Q3 會進一步萎縮,網易急需電商業務提振業績?
根據網易各個季度披露的財務信息,在 2017 年 Q1,網易的游戲營收為 107.35 億元,同比增長 78.5%,但是環比僅為 19.8%。
到了今年 Q2 數據則是進一步下滑,營收 94.3 億元,同比增長 46.5%,而環比更是直接下降了 12.15%。
很顯然,網易游戲的市場趨勢正在逐步的進入萎縮階段,在今年 Q1 首次沖破百億大關后,并沒能維持。
更讓人感到恐怖的地方在于,現在沒人可以說清楚,網易游戲在這樣的下滑趨勢之下,這個底線到底在哪里,因為占據網易營收 70% 的手游業務正在遭遇階梯式下滑的危機。
游戲業務不給力
在 App Store 暢銷榜排名前 20 的產品當中,網易有四款產品,分別是《夢幻西游》、《大話西游》、《陰陽師》、《倩女幽魂》。
其中,《夢幻西游》的表現最為亮眼,在 2015 年 3 月就發布的情況下,在 2 年半之后,這款產品依舊高居暢銷榜第 2,僅次于《王者榮耀》。
但是畢竟再優秀的產品,它也會受到“生命周期”的困擾,2 年半的長盛不衰可以說已經創下了當下手游市場記錄,但是還能再持續嗎?
QuestMobile 的數據顯示,在 2016 年 7 月底,《夢幻西游》的 MAU 在 Android 端為 540 萬,iOS 端為 270 萬。
但到了 2017 年 6 月,這個數據變成了 444 萬(未區分 iOS 與 Android),依舊是 MMORPG 當中的第一,但與自身相比已經開始大幅下滑。同樣的問題,《大話西游》、《陰陽師》、《倩女幽魂》身上都或多或少存在。
極光大數據最近發布的《2017 年 9 月陰陽師 app 研究報告》顯示,9 月份《陰陽師》用戶規模為 683 萬,滲透率降至 0.71%,不足峰值的一半。
數據顯示,今年 9 月,有 149 萬用戶每天至少打開一次《陰陽師》,相比起今年 2 月峰值時期的 270 萬,也下降了將近一半。《陰陽師》每日新增用戶量也遠遠比不上去年 10 月剛上線時,當時平均每天新增 68.4 萬用戶,9 月這一數字則只有 12.5 萬。
《陰陽師》的熱度經歷了去年 9、10 月上線發酵,在幾個月內隨著品牌營銷達到了峰值,現在則已經連著下滑了好幾個月。
之后就有了 9 月底“代號 MOBA”手游的《決戰!平安京》首測,將和《王者榮耀》正面對壘,MOBA對壘,簡單粗暴。
其實《王者榮耀》的用戶數量在今年 7 月達到頂峰之后,也開始出現了緩慢下降,滲透率從 8 月的 25.5%下跌至 9 月的 23.9%,安裝數量則從 2.4 億下跌至 2.3 億。
目前《決戰!平安京》還處于測試中,并不能指望這款 MOBA 手游能給網易帶來多少用戶量和營收,而且它已經被“吃雞”類手游蓋過了風頭。
近期網易也上線了《荒野行動》、《終結者2:審判日》兩款“吃雞”游戲,很快升至 App Store 免費榜的第一、二位。
從登頂免費榜這兩狂產品的形態上來看,《荒野行動》基本是大逃殺玩法為內核的游戲,《終結者2》這一作此前則是更偏向綜合性的射擊類產品,在大逃殺品類開始流行后加入了新的玩法模式。
“新增模式”和“單獨立項”兩種同時推進,想必是為了更大限度地覆蓋市場,產品迅速上升到免費榜榜首也反映出了用戶對于此類玩法的需求。
不過“吃雞”如此火爆,已經引起了游戲工委乃至廣電總局的高度關注。上月底中國音數協游戲工委發布了《對于“大逃殺”類游戲總局主管業務部門的基本態度》,即總局業務主管部門認為《絕地求生大逃殺》的游戲內容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傳統文化習慣。鑒于此,游戲工委建議國內企業不宜安排研發、引進此類游戲。
《荒野行動》也針對“國家管理部門的指導意見”做出了相關修改,游戲中貼滿了橫幅和提示語,包括“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刻苦訓練磨礪成才”、“強化使命意識,爭當維和先鋒”、“強軍夢想,勵志青春”等響應政策。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監管政策可能不會成為“吃雞”手游的絆腳石。但問題的本質在于,網易在手游上雖然比其它公司優秀,但同樣困擾于產品成功的可持續,相比于騰訊能夠接連不斷將新產品送進暢銷榜的前10,網易在能夠接替《夢幻西游》、《大話西游》、《倩女幽魂》的產品太少了。
所以,對于網易而言,維持這些老產品的生命周期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找到新鮮的血液來完成新老更替,否則只會慢性死亡。
再造一個網易?
游戲業務不給力,接下來就看郵箱及電商業務了。而以各大電商都愛談、但其實不完全反映電商業績的 GMV 來看,網易嚴選在國內電商中徘徊在第 10 名上下。
上線半年時,網易嚴選聲稱擁有 3000 萬注冊用戶、月流水超過 6000 萬元。按照它 3 倍于行業增長的增速,可能很快超過步伐放緩的小紅書和蘑菇街。
網易嚴選避開了淘寶與京東那樣大而全的競爭者,清晰地對準了 25-35 歲的城市男女們,主打高性價比。首頁排版多留白,大部分展示位置被品牌制造商直供產品占據。
從試運營時期幾十件以毛巾、拖鞋為主的家居產品,到今年第二季度,網易嚴選已經擁有餐廚、飲食、服裝、洗護、配件等 10 多個品類,擁有近 7000 件 SKU,第三季度末已增長至 1 萬件。
在網易發布的 2017 年 Q2 財報中,郵箱及電商業務營收 33.5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 68.9%,貢獻了網易整體營收的四分之一,在線游戲營收差距已經從第一季度的82億人民幣縮至第二季度的60億人民幣。
丁磊在年初的電話會議上給網易嚴選定了 2017 年達到 70 億元 GMV 的目標,還希望“通過網易考拉、網易嚴選等電商業務,花三到五年時間再造一個網易。”
但還沒等到網易嚴選“再造一個網易”,已經有了一批后來者,包括“企鵝優品”、“米家有品”、“淘寶心選”、“兔頭媽媽甄選”等。
這些以“生活美學”、“精選”為特征的生活方式電商,銷售模式和網易嚴選如出一轍,且其中不乏在資源和受眾方面更有優勢的。前有翻倍的 KPI,后有實力不俗的追趕者,嚴選的壓力可想而知。
網易旗下的兩個電商平臺分工明確,考拉做跨境電商,嚴選做自營。在沒有廣泛的建立起品牌認知度之前,自營商品是談不上品牌溢價的,這也是嚴選低價模式的出發點之一。
但低價模式直接拉低了整個電商板塊的毛利率。2017 年網易的二季度財報顯示,郵箱、電商凈收入的毛利率僅為 11%,遠低于游戲和廣告兩大業務。丁磊者透露,網易嚴選目前的毛利率沒有超過 20%。其中,食品品類不到 10%,服裝類略高。
此前,國泰君安一份研究材料表明,SPA 模式零售商(H&M,無印良品等)毛利率普遍介于 50%-60% 之間。
“利潤率目前還不是我們考慮的重點。”在二季度的財報會議上,丁磊說道,他給嚴選明年定了 200 億GMV(名義成交額)的 KPI。
從雙 11 來看,銷售額仍然是電商極為重要的指標。但據嚴選合作方透露,截止目前丁磊在年初為網易嚴選定下的 GMV 70 億的 KPI 還沒達到。
顯然,嚴選當下首要的任務還是擴大消費群體。由于整體單價不高,網易嚴選當前的客單價僅在 200 元左右。要達到今年 70 億及明年 200億 GMV 的目標,它需要擴大選品,增加用戶,盡可能提高用戶的購買頻率。
此外,電商在成長過程中也遭遇了很多坑,嚴選也無法避免。由媒體人 keso 指出的鍋具質量問題和評論區曾隱藏差評的做法,是嚴選遭遇過的兩大輿論危機。
盡管這兩個危機都以嚴選的快速反應止損,但隨著用戶群的擴大和期待值的升高,像所有由小變大的電商平臺一樣,品控仍是嚴選未來必須面臨的隱患。
結語:
雙 11 當日,阿里巴巴完成了 1682 億元的成交總額;京東調整了數據統計口徑,11 天下單金額累計達到了 1000 億元。
相比兩家動輒上千億的 GMV,網易想要完成 70 億的 KPI 都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為此它還推出了“春風”成人用品品類,目標是在年底之前帶來 5000 萬元的營收。
雖然從今年 7 月份開始,嚴選內部就不再把 KPI 作為首要目標,比起激進的擴張速度,“做嚴選這種模式,中間還是需要慢下來,來反思有沒有偏離初衷”。
但是只有更多收入和利潤才能讓電商業績好看一些,并且驅動股價上漲。問題是網易能拉來買貨的新用戶已經沒有那么多了。
根據中國商務部、工信部披露的數據,中國網購人數增速連續四年下滑。截止到今年 6 月,中國一共有 5 億網民在網上買過東西、同比增速從四年前的 20% 掉落至 10%。
電商一年造了好幾個購物節、宣布各自達成成百上千億的銷售額,這就造成了一種中國零售市場被電商壟斷的假象。
但事實上,中國網購零售總額的增速也已經連續三年下滑。2016 年 5.5 萬億網購銷售額只占中國整體零售市場 19% 的份額。余下超過 80% 的份額,是馬云、劉強東們大力做線下的動力。
阿里巴巴、京東都在談線上線下的融合,并投入了上百億元并購線下超市、改造夫妻小賣部等,而網易明年才會開始切入線下場景,也只是嘴上說說...
與其用郵箱及電商業務“再造一個網易”,也許繼續在游戲業務上大手筆投入才是正確的選擇。
來源|互聯網爆料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