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斑馬陷資金鏈困境,共享電動車凜冬已至?創投
長期拖欠工資,約2/3員工離職,共享電動車企業電斑馬的凜冬或許已至。
然而,遭遇凜冬的不只是電斑馬一家,整個共享電動車行業都已被寒氣籠罩。而且,有關部門對國內不鼓勵發展共享電動車的態度早就明確,而市場上仍然存在著大量的共享電動車企業,有的是心存僥幸,有的則是舍不得離開共享的風口。
需要強調的是,目前大多數共享電動車企業都面臨著,政策限制不得上路、暗度陳倉偷偷運營、向三四線城市轉移等問題,這些都讓包括電斑馬在內的共享電動車企業的凜冬更加難捱。
厄運連連的“斑馬”
“電斑馬此前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發不出工資,還拖欠公積金,因此有大概2/3的人離職了,近期公司開始補齊工資,但目前還有一部分員工的公積金沒有繳納。”一位接近電斑馬的人士告訴懂懂筆記。
在該人士與懂懂筆記交流過程中,還透露了一個關鍵信息,除了因拖欠工資主動離職的員工,電斑馬此前還進行了減員。另外,目前電斑馬仍然在北京市區運營共享電動車,但近期一直在悄悄回收車輛。這些信息一定程度上可以表明,電斑馬的資金鏈狀況可能遇到了麻煩。
不過,上述人士告訴懂懂筆記,電斑馬的情況近日稍微有了轉機。“這兩天電斑馬正在補齊在職員工和離職員工的工資,并在處理在職員工此前欠繳的公積金,離職員工的公積金也可能在幾天內給出說法。”其從內部獲得的消息稱,電斑馬從雅迪集團拿到了錢,因此才解決了積壓近半年之久的拖欠工資問題。
(資料顯示,電斑馬是由上市公司雅迪集團、天寶充電樁、中國人壽以及歸家北斗星聯合打造的共享電動車平臺。)
針對這些信息,懂懂筆記嘗試與電斑馬方面取得聯系。對方告訴懂懂筆記:“電斑馬的確在回收個別區域的車輛,但并不會停止運營。”關于拖欠員工工資和公積金一事,對方給予否認;而對于資金鏈情況以及是否拿到了雅迪方面的資金援馳,對方沒有給出明確答復。
雖然無法證實電斑馬目前資金鏈以及資金來源的真實情況,但長期拖欠員工(包括離職員工)工資、公積金,執行減員,回收車輛等等,這一系列事件仍然可以說明,電斑馬雖然有一定市場資源,但其目前的運營情況并不樂觀。
很難逃脫停止運營的宿命
圖注:前不久剛剛宣布停止運營的小鹿電單車
事實上,北京市很久以前就對共享電動車說“不”了。今年2至3月期間,北京市區先后出現了7號電單車、小蜜、電斑馬等共享電動車品牌,但無一例外都被有關部門約談,并要求回收了。
此后,8月3日多部委聯合下發了《關于鼓勵和規范互聯網租賃自行車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不鼓勵發展共享電動車”。9月,多部委再次印發相關“指導意見”,強調“不鼓勵共享電動車的發展”。
可以說,各個城市及有關部門連續多次發表意見,就已經注定了共享電動車的命運軌跡。但我們發現,包括北京、杭州等在內的多個禁止共享電動車上路的城市里面,仍然有一些共享電動車企業在投放運營。
以北京為例,懂懂筆記曾在十一長假前后朝陽區、海淀區多地進行調查,發現小蜜、芒果、7號電單車等共享電動車企業無視“指導意見”偷偷運營。另外,電斑馬的APP顯示北京仍然有大量車輛在運營,但懂懂筆記并沒有在路面上發現電斑馬的共享電動車。
據上述接近電斑馬的人士告訴懂懂筆記,電斑馬是有樁電動車,需要建立充電樁和車棚,加上以前就被北京是相關部門叫停過,所以投放的地點都是在很隱蔽的區域;而且,電斑馬最近在加緊回收車輛,因此很難找到。
懂懂筆記在電斑馬APP中發現,在朝陽區和通州區一些地點,電斑馬的投放比較密集,但11月6日這天,APP中原來有可用車輛的地方突然都變成不可用的“灰色”,而可用的“白色”只剩寥寥幾輛。
如今,電斑馬主動回收車輛,不由得讓人想起兩周前剛剛宣布在北京地區停止運營的小鹿電單車,雖然理由是響應號召,但外界都知道,政策出臺已不是兩三天,才想起響應難免牽強。
多家共享電動車企業或停止運營、或回收車輛的背后,都折射出一個問題:即便這部分共享電動車企業對有關部門的三令五申視而不見,一直在“暗度陳倉”,仍然沒能讓自身運營取得理想的發展。由此,也突出了共享電動車行業凜冬已至、難逃命運的危機。
退居三四線是出路嗎?
實際上,共享電動車很難發展的原因,不止政策限制這一個。懂懂筆記還要強調的是,共享電動車與共享單車不同,從出生就沒有被資本追捧的命運,甚至是天壤之別。
眾所周知,共享單車行業興起至今的一年多時間里,共發生幾十次融資。其中,已經發展成巨頭的摩拜單車和ofo小黃車都已到E輪融資,單筆融資額高達數億美元。反觀共享電動車行業,整體的融資次數也是屈指可數。有資料顯示,共享電動車拿到融資的企業僅有蜜蜂、萌小明、電滴出行等少數幾家,其中最大一筆融資也不過千萬人民幣。
在缺乏資本支撐、深受政策限制等問題的連續攻擊下,很多共享電動車企業在一線城市發展遇阻,開始尋求向二三線、三四線城市轉移。有共享電動車行業內人士對懂懂筆記表示,向政策稍寬松的城市轉移,會成為很多共享電動車企業的新選擇。
事實也正是如此,近兩個月,鄭州、長沙、西安、金華等城市街頭陸續出現了多個品牌的共享電動車。不難看出,二三線、三四線城市成為一些共享電動車企業戰亂轉移的主要陣地。
但不幸的是,與北上深杭一樣,鄭州、武漢、西安等城市也相繼表示會禁止發展共享電動車。這對剛剛落地到這些城市,以及還沒來得及轉移的共享電動車企業來說,無疑會繼續增大生存壓力。
當然,也不排除個別地市對共享電動車有相對緩和的態度,比如今年8月,電斑馬就在江西共青城投放車輛。據了解,電斑馬目前在共青城布局了14個點、投放380輛電斑馬電單車,并計劃繼續增加投放量至2000輛。
看起來,電斑馬找到了“容身之所”,但這并不代表電斑馬的電動車解決了電池、時速、牌照等一系列隱患,可以暢行無阻。
同時令人擔憂的是,三四線城市對電動車的需求量能有多大,即便有一定的使用率,那么幾百輛的總量又能產生多少使用營收。懂懂筆記相信,很多人心里都能算得清楚這筆賬。而后,再回過頭來看共享電動車企業退居三四線市場,真的能成為出路嗎?
“小鹿”停止北京地區運營,“電斑馬”悄悄回收車輛,行業整體深陷融資難、運營受限等困局,對于眾多共享電動車企業來說,這個冬天無疑會非常難捱。
來源|微信公眾號: 懂懂筆記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