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億萬富豪財富增值跑贏股市 亞洲去年新增163位金融
在2015年經歷了短暫的下滑后,全球頂級富豪們的財富重拾升勢。
瑞銀與普華永道10月26日聯合發布的報告顯示,過去一年,全球億萬富豪(個人資產超過10億美元)的總財富增加17%至6萬億美元,這一升幅是同期MSCI世界指數漲幅的兩倍。
同時,亞洲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億萬富豪人數最多的地區,但最大的財富依然在美國。亞洲億萬富豪的總財富有望將在四年內追上美國億萬富豪。
“亞洲地區政治環境穩定,大規模基建投資拉動了大宗商品、工業、金融以及科技板塊的增長,使得亞洲區內的億萬富豪增長速度超過其他地區,我們預期這種趨勢會持續下去。”瑞銀財富管理大中華區主席盧彩云在當日的記者會上表示。
這份報告分析了來自全球14個最多億萬富豪市場的1542位億萬富豪,占全球億萬富豪總財富的80%。報告指出,位于財富金字塔頂端的億萬富豪們的財富自1980年以來持續增長,至今已經長達逾35年,是歷史上空前的最長的財富積累周期。
財富東移加速
隨著亞洲各國經濟的蓬勃發展,全球財富的重心“東移”的趨勢正在加速。
數據顯示,亞洲每隔一日就有一位新億萬富豪誕生。去年,亞洲億萬富豪的總人數增加近四分之一至637位,有163位新晉億萬富豪。中國的內地億萬富豪人數則凈增67位至318位,位居亞洲首位,印度則凈增16位至100位。
“亞洲億萬富豪們的財富較為波動,由于經濟增長迅速以及股市的波動等原因,去年有大約45位億萬富豪的財富縮水至10億美元以下。同時,大約87%的白手起家的亞洲億萬富豪們的財富規模在20億美元以內,他們很容易因股市波動或個人因素而導致財富大幅縮水。”普華永道香港私人銀行咨詢服務合伙人沈櫻淇坦言。
相比之下,美國、歐洲億萬富豪們的財富增長較為緩慢。去年,在科技創新、金融服務及材料板塊推動下,美國億萬富豪的財富由2.4萬億美元增加至2.8萬億美元。
歐洲億萬富豪們最關心的是財富保存。歐洲億萬富豪人口保持不變,有24位新億萬富豪,21位離開財富組別,其中三分之一是因身故而離開。歐洲亦擁有最多來自家族繼承的億萬富豪人數。
此外,亞洲億萬富豪在年齡上也占有明顯優勢,他們的平均年齡為59歲,很多都是白手起家的企業家,中國億萬富豪的平均年齡僅為55歲。相比之下,歐洲和美國的億萬富豪年齡則分別達到66歲、67歲。
沈櫻淇指出,隨著億萬富豪們逐漸步入退休年齡,預計在未來20年,全球有大約2.4萬億的財富將交給下一代來管理。
另類投資受追捧
企業家創富的速度比以往更快,數據顯示,1995年全球超過一半的億萬富豪是靠繼承家族財富,而去年70%的億萬富豪都是靠自身創業而獲得巨大財富。
同時,亞洲億萬富豪們大都傾向于很早便把創立的公司公開上市,“上市可以幫助公司獲得認可和集資渠道并且提升私人財富,亦能改善客戶、供應商和雇員對于公司和品牌的觀感。”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董事總經理施德銘表示。
報告顯示,去年亞洲568家與億萬富豪相關的公司之中,63%為公開上市公司。相比之下,與億萬富豪相關的421家美國公司及256家歐洲公司分別僅有37%及40%為上市公司。
“相比之下,歐美國家的億萬富豪更愿意保持私人公司的形式,他們主要顧慮公開市場一般著眼于公司的短期表現,公眾對公司管治、監管要求不斷提升。而且,他們可以更容易獲得私人資本、成本適宜的債務融資等。”施德銘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
同時,他透露,隨著債券等固定收益類資產的收益率不斷下滑,越來越多億萬富豪們開始轉向另類投資,“目前一般的固定收益類投資回報大約在4%-5%之間,因此這些富豪們更加關注和自身行業相關的一些私募股權投資機會。”
盧彩云亦表示:“很多億萬富豪的家族企業在私募股權維持高度配置。平均來說,亞太區家族辦公室將五分之一的投資組合配置在私募股權,包括直接創投公司與私募股權、共同投資和私募股權基金。”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朱麗娜 】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