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中國的外資在東南亞再遇中企阻擊:勝負如何?態度

砍柴網 / 懂懂筆記 / 2017-09-28 09:31
“人和動物都一樣,通過不斷遷徙以適應生活環境?!边@是高中生物課本中的一句話?,F如今,這句話用在那些“遷徙”的外資企業身上,顯得尤為合適。

“人和動物都一樣,通過不斷遷徙以適應生活環境。”這是高中生物課本中的一句話?,F如今,這句話用在那些“遷徙”的外資企業身上,顯得尤為合適。

半年前,“外資撤離潮”曾一度被輿論炒得火熱(也包括不少“別讓某某某跑了”),有的媒體甚至“刻畫”出了一幅“外資大舉撤離中國”的景象。真相是,人來人往都是常態,有些現象顯然被夸大了好幾倍。那么,一部分外資企業調整中國業務,甚至遷移了國內的工廠是事實,但是這一輪大遷徙的實際情況現在如何?

“說好聽就是業務的‘調整’,說不好聽就是企業在中國活不下去了。”在一家大型外資光電企業擔任主管的Aaron告訴懂懂筆記,無論是研發的調整還是主力工廠的遷移,這些外資企業都是中國市場競爭的“淘汰者”,為了求得生存,不得已才“遷徙”到另一個看似適合“生存”的地方。

的確,從幾年前,基于成本的壓力和東南亞國家貨幣貶值的原因,耐克和阿迪等制造生產廠就全部遷移至東南亞,如今這一地區已經成為全球制造業“天堂”。

然而到了東南亞,很多“外資”卻與已經深耕當地的“中國企業”遭遇,面對“阻擊”這部分外資企業的“出路”如何?

從部分外資企業的“初衷”看現如今的“撤離潮”

2009年,一個深圳的工人月工資3500,一個外國工人月工資也是3500,不過前者是人民幣,后者是美元。”Aaron說,勞動力“廉價”是部分外資企業選擇進入中國“拓荒”的最初原因。這其中就包括Aaron所任職的這家知名光電企業。

作為一名“隨遷”東南亞的外資主管,Aaron的身份顯然很是尷尬:“十年了,我看到了公司在國內的發展,見證了市場的激烈競爭,也跟隨著市場節節敗退。現在我成為公司為數不多的幾個‘隨遷’戶之一。”

“08年之后,出于對環保和節能的要求,LED光源被廣泛應用,那個時候做得好的并沒有幾家,所以我們產品的需求量很大。”Aaron表示,最早公司在中國設立的只是一個辦事處,隨著市場對節能光電設備需求量的大增,09年公司決定在深圳設立集研發制造為一體的工廠,Aaron還曾承擔新工廠的技工和工程師的招聘工作。

“那個時候深圳雖然發展起來了,但是最基礎的制造工人月薪也就3500到4000元,管理崗大約4500元左右,有學歷有技能的研發人員也高不到哪去。”雖然是改革開放的前沿,但Aaron告訴懂懂筆記,在那個年代許多人都能希望進入一家“外資”,除了感覺“穩定”之外,還“有面子”。所以招聘時工人可謂“一窩蜂”,人力資源供大于求,薪資水平也高不到哪去。

不僅僅是廣電行業,曾在龍華一家日資汽車配件生產廠擔任高管的Max也表示,在配件廠設立之初,根本不愁找不到工人,甚至在學歷上還可以“任性”擇優錄取。“那個時候,本科學歷在這里當操作,每個月薪水也就4000不到。”他表示,相比于本土員工每個月20萬日元(近1萬元人民幣)的薪資,外資可以說節省了近一半的人力成本開銷。

“而且那時候的(中國)員工維權意識并沒有現在這么強,而且外資企業管理相對也有一定的自由度,所以加班加點就成了‘常態’。”Aaron告訴懂懂,早期外資為了進一步降低人力資源成本,大量要求員工加班加點,而且許多時候是沒有加班費的。員工為了“外資”的面子也忍氣吞聲,任勞任怨。Max對此也表示,在成本核算極其嚴格的日資企業里,這種無限度加班的情況也普遍存在。

對于早期在中國投資設廠的外資企業來說,的確是有點得了便宜又賣乖。利用當時國內制造業工人薪資水平較低的優勢,大量節約生產成本,獲得更高的利潤空間。并且,還會通過加班進一步壓榨員工的合法權益。

或許那時的外資企業都沒有想到,隨著國內經濟發展和民眾生活水平的提升,這些“小便宜”與“不公”必然會被顛覆。

“尤其在這將近五年里,國內的薪資水平會翻了接近一番。”Aaron分析,單單以深圳為例,現在一名技術工人的薪資基本上可以達到8000到10000元每月,基本上和日韓技術工人薪資相近,甚至逐漸在逼近歐美。高學歷高技術人才的薪資自然也“水漲船高”。甚至部分已經達到了20~30萬的年薪,研發費用隨之也就急劇攀升。

對于互聯網、高科技產業來說,人力資源成本的提升必定增加企業整體運營負擔,減少了利潤空間的同時也阻礙了資金的回流。而在制造業里更是如此。

然而,除了人力資源成本的翻番,更恐怖的是土地價格的成倍增長,十年來“炒房熱”幾乎把國內的每一寸土地都“炒”成了“天價”。地皮貴,房價也就貴,房價貴租金也必然貴。

“五年前是一個轉折,廠房租金漲了一倍有余,從那個時候開始,租金就每年一漲。”Aaron告訴懂懂筆記,一開始廠房的租金每平米25塊錢,然而就在今年“撤離”前,租金已經漲到了65塊錢一方。6萬平米的廠房每月光租金就比以前多了近250萬。“就連一位‘老外’高層開會時開說:估計(深圳的)地底下都埋著金礦。”Aaron嘿嘿一笑。

既然人不“便宜”地也“漲價”,部分外資企業自然會感到“心灰意冷”。

此時,東南亞地區6.25億人民與印度的13.25億人民都在朝著這些外資企業“揮手”?;蛟S這些外資看到另一個“外地”,就人口而言這是一個比中國還大的洼地。

只要定位錯了,再多的人口都“白搭”

如果說外資企業選擇在中國“開場設營”的初衷,就是因為人力資源成本低,那么人口紅利以及龐大的市場需求或許就是它們最終目標。

“中國每個家庭買我們一顆燈泡,我們的營收就高達80億人民幣了。”Aaron說,早在深圳公司開業的時候,一名華南區域的高管曾用這句話來激勵所有的員工,“我當時也覺得深受鼓舞,但現在看來覺得蠻可笑。”

約14億人口的中國,的確具有十分龐大的消費市場。就像那位高管所假設的一樣,如果消費者都認可你的商品,全國每人都購買一件的話,那么可能福布斯排行榜就就會有你的名字了,甚至首富都要給你讓位。

可惜消費者對于產品的接受程度總是片面的,你永遠不可能滿足“千人千面”的需求。在這一點上,外資企業顯然“不信邪”。

放在十年前,任何一個外資品牌的產品,問周圍的人,這東西怎么樣,相信清一色都會回答“高端”。然而就在工廠撤出前,Aaron的領導還在用“高端”這個詞評價他們推出的產品。

“外資等于高端,現在這么想的人不多,但外資等于貴卻成了所有消費者的條件反射”。Aaron告訴懂懂筆記,基本上他們同期進入中國的外資企業,一開始都是很“高端”的,瞄準的是國內中產階級消費群體,所以價格相對都比較高,過高的溢價則體現在品牌和品控上。

如今,國外品牌顯然將焦點聚焦在“消費升級”上。隨著經濟的增長,國內的中產階級群體也有所提升,社科院2016年的報告數據,國內中產階層比例升至33%(但是這個比例遠比日韓等亞洲國家低得多)。

中國的人口基數大,所以按照這個比例計算,中產階級群體數量甚至趕超美國。但這并不代表這個群體就一定要購買“高端”的產品,大多數中產群體在消費方面已經趨于理性。

“一個排插,就因為是國際大牌,就賣得比公牛貴了快兩倍,推銷來推銷去也沒覺得好在哪。”打算在沃爾瑪購買排插的小涵向懂懂筆記抱怨,導購很喜歡推介所謂的國際大牌,賣的貴不說,其實也沒覺得和國內品牌有什么區別。居家過日子圖的是實惠,就拿排插來說,安全夠用就好。

“正因為國產同類產品的品質在提升,所以現在和外資產品的距離越來越小,如果單純說‘品牌溢價’的原因就賣貴這么多,顯然消費者難以接受。”Aaron對于公司一直在中國標榜著高端的定位,也覺得很無奈。不過他透露,包括他們公司在內的外資企業,撤到印度以及東南亞地區的原因,除了因為勞動力“廉價”之外,也看中了這個將近20億人口的消費市場。

“印度以及東南亞雖說這幾年發展很快,但是生活物資物料依舊匱乏,許多基礎建設還很落后,所以許多外資企業紛紛在這里建立‘據點’。”“隨遷”到印度生活了將近四個月的Aaron表示,一切都不太習慣。他強調,實際上外資現在眼中的東南亞(和印度)市場,也就是十年前的中國。

而在中國節節敗退甚至最后被淘汰“出局”的這部分外資企業,在扎根東南亞之后,依舊“死性不改”。

“一個15W的LED燈泡,在中國賣45塊錢,許多消費者都已經覺得貴了,然而在東南亞,還是賣大概這個價格,謂之主打高檔。”Aaron告訴懂懂筆記,雖然東南亞民眾的平均薪資水平在這過去的一兩年里,漲了50~60%,但除了馬來西亞以外,其他地區的收入水平和購買力與國內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一個所謂‘高檔’的LED燈泡,就消耗了一個普通民眾月收入的1/20,這是很不可思議的。”他表示,當地LED產品明顯可以看出中國品牌更為占優。

“與國內不同,東南亞人民更喜歡性價比,就拿手機來說,東南亞賣的最好的往往都是一些廉價的智能手機。”游走于東南亞各國做數碼產品貿易的阿恒表示,與國內追求性能和外觀不同,東南亞消費者普遍覺得實用數碼產品夠用即可,“大家收入不高,所以很實際,品牌和外觀都是虛的,便宜才是硬道理。”他強調,東南亞的消費水平和理念基本如此,無論是生活用品還是實用數碼,追求的都是低價。當然,“吃”是唯一的例外。

部分外資企業從中國遷移到了印度及東南亞地區,生產成本是降低了,但定位依舊沒有找準,需求依舊沒有讀懂。意圖將“發達國家”那一番“高姿態”附加在品牌、產品與價格之中,凌駕于區域消費者對實惠低價的需求之上,顯然是不懂得“載舟覆舟”的道理。最重要的是,這些外資企業在東南亞未來市場的拓展上遭遇狙擊,連連碰壁。

當“外資”遇上“中資”,誰更懂東南亞人民的心?

雷軍出席印尼小米之家開業活動雷軍出席印尼小米之家開業活動

近幾年,國產手機品牌大肆進軍東南亞的新聞頻頻見諸各大媒體。 然而進軍東南亞的并不僅有國產手機品牌,涵蓋了生活用品、食品、電子產品等國內廠商紛紛“出海”轉戰東南亞。

因此,剛剛從國內“落荒而逃”的部分外資,在“定居”東南亞當地之后,又和中國制造業遭遇了。

相比外資企業“高高在上”的姿態和產品價格,“中國貨”顯得更加親民。Aaron說,在東南亞的這幾個月里,滿大街隨處可見中國品牌的產品。

“就拿電視機來說,東南亞正逐步淘汰傳統老式電視機更換液晶彩電,同樣是38寸,國際知名品牌的液晶彩電一臺賣到接近人民幣3000塊錢,而中國品牌大多只要人民幣800到1500不等,如果花得起錢,買臺2000以上的,基本上都具備有安卓操作系統的。”開始拓展彩電、筆記本電腦和手機貿易業務的阿恒表示,價格親民,性價比高,是中國品牌電視在東南亞大受歡迎的根本原因。

此外,阿恒也透露,東南亞手機市場,除了中國常見的那幾大品牌之外,許多來自國內的小手機廠商也活的十分“滋潤”。雖然中國消費者對于小屏幕、低內存、弱性能的手機不感興趣,但在東南亞依舊仍有非常龐大的市場需求。

東南亞許多民眾都剛從“功能機”時代過渡到“智能機”時代,對于智能的定義顯然還不是很深刻。所以對于智能機的應用,就偏向于簡單實用。“針對這一需求,許多中國廠商都推出了相應的系統,以讓用戶能夠更快的上手。”阿恒說,根據需求“善變”,是中國手機企業在東南亞發展壯大的“秘訣”。

“尤其在印度,很多1000盧布(約100元人民幣)左右就能買到的智能手機,大多出自這些廠商之手,這一塊是消費主流。”他說,雖然外資手機品牌,尤其是蘋果、日韓手機品牌這兩年來紛紛“入局”東南亞搶市場,甚至不惜重金設廠,以求無限接近“20億人口”的消費空間,然而定位與定價卻讓這一切“努力”變得徒勞。

“(中國廠商的手機)賣得也比較便宜,利潤也不高,但是在當地的出貨量十分可觀。”阿恒告訴懂懂筆記,除了手機之外,幾乎東南亞的中資廠商生產的數碼產品和日用產品,都是走低價實惠的路線,“即便印度輿論總說我們的不是,但衣食住行卻都又離不開中國貨。”

由于國內市場需求飽和,競爭日益“白熱化”,所以過度競爭后使得中國企業更懂東南亞這個新興市場的需求,所以在短短的時間內便“搶灘”東南亞的消費市場,滲透到了民眾的日常生活當中。

對于人口眾多、經濟正逐步發展的東南亞板塊來說,似乎就是中國曾經的寫照。正因為如此,中國企業更懂東南亞人民的需求:性價比,接地氣,實用而且不套路。所以中國企業“出海”東南亞地區就顯得“駕輕就熟”,部分品牌和產品更是在東南亞大受歡迎。

眾多外資外遷到東南亞,希望的就是依靠當地的“廉價”勞動力,讓其產品在全球市場、尤其是中國和東南亞市場保持競爭力。但是這個策略卻被同樣扎根東南亞(以及印度)的中國企業截胡,造成了兩面受阻。

如此看來,即便是部分撤離中國的外資企業,在“洼地”東南亞市場與中國制造業發生“火拼”,似乎也沒有太多的勝算。“懂”市場和需求,才是市場制勝關鍵。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閱讀延展



最新快報

1
3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乱子伦一区二区三区| 91video国产一区| 日本特黄特色免费大片|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系列天堂| 一本一本久久aa综合精品| 欧美丰满少妇xxxxx| 日韩黄色片网站| 成人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高潮无套内谢|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户外勾搭野战| 精品伊人久久久久7777人| 网站视频大片www| 黄色片子在线观看| 99视频精品全部在线播放| 一级特黄aaa大片免费看| 亚洲欧美成人在线| 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精彩视频| 真实乱视频国产免费观看| 免费成人激情视频| 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六区 | 久久99热精品免费观看动漫| 亚洲av网址在线观看| 亚洲制服丝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欧美va欧美va香蕉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无码aV| 一级片免费网址| _妓院_一钑片_免看黄大片| 黑人又大又硬又粗再深一点| 男生插入女生下面视频| 国产男女猛烈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aⅴ无码中文字字幕 | 亚洲AV成人无码天堂|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类xxxxx| 亚洲第一区精品观看| 老师我好爽再深一点视频| 娇喘午夜啪啪五分钟娇喘| 乱系列中文字幕在线视频| 男人天堂官方网站| 动漫av在线播放| 麻豆久久久9性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