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東方“假名師”丑聞背后 過度包裝為行業潛規則態度
近日,《法制晚報》看法新聞報道了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下稱“新東方”)旗下泡泡英語學校出現的虛假包裝名師一事,引發業界對民營教育亂象的討論。該校負責培訓新教師的“教培師”鼓勵新教師對教育背景進行包裝、夸大授課經驗。除此之外,還會傳授給新教師一些說服家長的“技巧”,沒有證書也讓說有。
在“虛假包裝”教師引發關注后,新東方對外發布了聲明,包括新東方董事長俞敏洪在內的相關負責人也相繼表明了態度。新東方公關部工作人員在提供給《中國經營報》的一份聲明中提到,報道披露的“教培師”系北京新東方泡泡少兒部教師,目前已經離職,學校已在內部開展自查自糾整改行動。堅決杜絕任何不誠信言行再次出現。
盡管新東方表示公司內部會全面整改,但新東方的名師營銷模式早已成為時下培訓機構一貫的宣傳手段。虛假包裝教師也成為培訓行業內公開的秘密。可見,民營教育機構在滿足多樣化需求的同時,已經處于急需內部自律和外部監管的狀況。第三方監督機構如何介入,消費者如何辨識,已成為讓教育回歸育人本質的關鍵要素。
過度包裝成行業“潛規則”
8月11日,《法制晚報》報道新東方泡泡英語學校讓包括記者在內的毫無任教經驗的新教師在其“名師卡”中寫上“教學經驗豐富”。學校的“教培師”還會鼓勵新教師對教育背景進行包裝、夸大授課經驗。負責新東方教學管理的工作人員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新東方是不會在培訓的時候讓老師造假的,這件事發生純屬個人行為。
“我沒遇到過讓夸大簡歷的培訓,只是店長讓老師們向家長介紹時說自己有經驗,做過家教之類的。”一名新東方在職員工在和朋友聊天時認為幾乎每個民辦教育機構都存在這樣的問題。看來,不僅是新東方幼兒部出現這樣的情況,這位教師所在業務板塊也有過類似現象,只是程度不同。俞敏洪也在公開信中提到,這個培訓師的行為,不是簡單的個例。在新東方全國范圍內,違反新東方核心價值觀的事情,應該還有,只不過沒有被暴露出來而已。
新東方方面發給記者的聲明中提到了幾項整改的具體措施:1.全面核實所有教師的宣傳信息,包括各類招生宣傳手冊,各校區宣傳欄、名師欄等處校區公開擺放的宣傳品以及新東方官方網站等網絡平臺的教師介紹信息,這一工作將于8月31日前完成。2.即日起針對學校各級管理人員和教職員工開展新東方核心價值觀的宣講和培訓,重申所有教職員工都應當以“誠信負責、真情關愛、好學精進、志高行遠”的核心價值觀作為自身開展工作的基本準則,始終把學員利益、學員成長放在第一位,從思想根源上杜絕不誠信問題再次出現。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在個人公眾號“老俞閑話”中發表公開信,在信中痛斥這類行為:“我沒有想到新東方強調了核心價值觀這么多年,有些培訓師居然還這么沒有底線,在價值觀上這么low,令人深感恥辱,也深深給新東方蒙羞。”
上述曾供職新東方的教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當時老師的績效考核最主要的指標是學生評分,評分決定了課量,課量決定了工資。不過新東方其他板塊比如優能中學的老師會增加一些坐班量、續班率和任務量的考核。參加過新東方泡泡兒童教育幼小銜接班的一位學生家長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幼小銜接班是針對快上一年級的小朋友開設的,沒有續班的需求,所以沒遇到過教師向家長推薦課程的情況。
第三方監管亟待建立
目前,新東方正在進行全面轉型,K12(指幼兒園到十二年級)業務板塊越發重要,尤其是泡泡少兒及優能中學兩個子品牌的投入效果明顯。7月25日,新東方公布了2017年全年財報,新東方2017財年凈收入為17.995億美元,同比增長21.7%;若以人民幣計,全年凈收入增長率為29.1%。2017財年運營利潤同比增長31.8%,凈利潤同比增長22%。若以人民幣計,新東方K12收入同比增長44.2%,占到財年總收入的55%。
俞敏洪曾表示,“通過對O2O雙向互動教學系統的改善,我們持續地在優能中學及泡泡少兒兩大業務板塊中提升客戶的回頭率,并有效吸收新的客戶。”財報顯示,若以人民幣計,2017財年,泡泡少兒收入增長率超過55%,學生報名人數增加49%。優能中學收入增長率約為40%,報名人數增長率為45%。
新東方在K12業務擴張、收入增長的同時更需要進行自律和管理。其實,在日本和韓國,私人教師也是必須經過考試獲得從業資格,并通過教育部門的嚴格審查。而我國沒有第三方評價體系,不能對教師進行統一評級,這也為民辦教育機構虛假包裝教師埋下了隱患。加上民辦輔導機構門檻低,行業利潤巨大,競爭激烈,從而出現了種種亂象。
之前有成都學而思涉嫌違規教學被關停,近日出現主打中小學在線教育的小猿搜題和百度作業幫因“涉黃”事件鬧得不可開交。小猿搜題指控作業幫故意在其APP內散發色情信息,并組織公關傳播,在行業內引發巨大關注。8月17日,百度發布聲明稱并未參與作業幫的日常運營,只是投資者之一。加上考研輔導機構、公務員培訓機構頻繁出現亂收錢等現象,民營教育培訓機構已經到了亟須治理的階段。
2016年10月,中國教育學會發布了《輔導機構教師(中小學)專業標準(試行)》和《輔導機構教師(中小學)專業水平評價標準(試行)》,面向教育培訓行業的老師開放申請,這意味著教育培訓行業將首次建立起第三方教師評價體系,為輔導老師的專業發展提供支持。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要消除虛假包裝,一方面需要政府部門加強監管,督促教育培訓機構依法經營,不能搞虛假宣傳;另一方面,則需要家長不要有盲目的“名師崇拜”。面對這種情況,合適的做法是教育培訓業建立行業委員會,發揮行業自治的作用,規范所有教育培訓機構的教師管理、評價。
除了亟待建立第三方教師評價體系,校園之星總裁蘇躍飛向記者提出應該提高民營教育機構的進入門檻,并針對民營教育機構執行保證金制度;若有投訴,情況核實需進行賠償重罰。中國的家長要有通過法律渠道維護個人權益的意識,這樣才能打擊類似的歪風邪氣,真正地保護孩子。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金紫 】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