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直播新規今起實施,VR直播需未雨綢繆VR
11月4日,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布的《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于今日起正式實施,該規定被業內稱為“史上最嚴網絡直播新規”,除了要求直播平臺和主播需具備“雙資質”以外,其苛刻的準入標準也進一步提高了直播行業門檻。嚴格監管的背后,行業勢必會迎來一波洗牌。
雖然目前仍不確定該規定是否同樣適用于VR直播,但是,作為可能是繼直播之后的下一個風口,隨著VR的發展,VR直播勢必會成長為一個值得國信辦“規整”一下的行業。即便暫時不會將處于萌芽之中的VR直播扼殺在搖籃里,但是,如何應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行業洗牌并未雨綢繆,卻是所有從業者和創業團隊都應該知曉的事。
生死線明確,直播平臺需持證上崗
早在今年9月9日,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就曾下發過《關于加強網絡視聽節目直播服務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該通知旨在重申任何尚未持有《信息網絡傳播視聽許可證》的直播機構不得開展相應的直播業務。在今天開始實施的《互聯網直播服務管理規定》中,此項資質要求又再次以部門規范性文件的形式加以說明。 對于幾乎所有行業中涉及VR直播的創業團隊來說,《信息網絡傳播視聽許可證》都是一道很難跨越的門檻。據查證,獲取該許可證需具備兩項基本要求:
(1)需為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單位;(2)注冊資本需在1000萬元人民幣以上。在此前提下,即使未來從事VR直播業務的公司再不差錢,“國有”這個屬性就可以將絕大多數平臺拒于千里之外。
實在沒有許可證怎么辦?要么并購、要么死!此等慘烈的景象在幾年前就曾上演過,視頻行業經過洗牌之后僅剩7家持牌企業;現在,曾經黃到“直播造人”的直播行業就正在還債;未來可以預見的是,無數涉及VR直播的創業團隊都會因為那些任性的網紅主播死在該“龜腚”上,說到底,VR直播確實也是直播的一種……
慫了怎么辦?答案是買個殼,借雞生蛋。那么,既然要買牌照,就得收購公司吧?這樣一來,其中涉及的問題可就多了去了,包括如何估值、是否剝離旗下與牌照無關的業務、怎么安置員工等等……況且,通過正常手段收購國有持證企業幾乎不可能,實在憋不下去就只能找第三方代辦機構。為此,我們還專門咨詢了一位老司機,該業內人士稱:通常來講,轉讓此類資質給直播平臺,費用至少在2000W以上,還不算傭金……
僅為規范行業亂象,VR直播暫時還不用慌
看完這些,寶寶已經嚇得吃了一鯨!也就是說,跟VR直播有關的創業團隊,如果玩不起干脆從現在起就別玩了?不是!既然該規定的高度僅僅是一個“部門規范性文件”,那么,它的執行效力就沒“法律”高,甚至沒有“法規”高。它的作用更多的是用來規范行業亂象,指導行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目前大多數涉及VR直播業務的創業團隊所服務的對象都是B端客戶,VR直播的內容均以演唱會、體育賽事等大型線下活動為主,涉及VR直播業務的創業團隊也沒有接到有關部門的通知,所以,VR直播暫時還不用慌。只不過,行業總會有爆發的一天,作為代表未來趨勢的VR直播勢必會隨著行業的發展應用于更多的領域當中。人怕出名豬怕壯,而且,一個行業中總會有那么一兩個天生就任性的企業喜歡到處亂跳,雖說槍打出頭鳥,但國信辦的槍很可能biu地一下就打死所有林中鳥。如果有人敢用VR也直播一次造人的話,后果簡直不堪設想……
雖說直播行業目前遭的罪基本上都是因為色情,但是,作為一種更加及時且高效的呈現形式,直播正在新聞及公益等領域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據統計,目前國內媒體在微博上日均發布的直播已經超過300場,這其中就包括中央電視臺在內。用科技傳遞正能量,傳統直播行業如此,未來的VR直播亦如此。就像花椒直播前CEO胡震生所說的一樣:“直播起于秀場,聞名于明星,成于社交,正名于內容。”但是,直播卻因為觸礁于色情遭到洗牌,而對于未來的VR直播,我們只希望可以以此為鑒、未雨綢繆,才不至于胎死腹中。
【來源:新浪VR】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