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支付寶圈子涉黃,看人性背后的是與非態度
一心想在互聯網社交領域有所作為的阿里巴巴,可謂屢敗屢戰——旺旺、來往、釘釘等應用,都能看出阿里在社交領域的野心。而直到現在,能扛起阿里社交大旗的僅剩下支付寶而已。為了讓支付寶在社交領域挺直腰板,阿里可謂費勁心機。春節期間“集五福”活動就讓用戶不斷在支付寶上搭建起社交鏈條,但在這褒貶不一的活動過后,支付寶的社交頻率卻始終沒有本質提高。
而就在近日,支付寶在出大招,以“校園日記”、“白領日記”等圈子徹底刷爆互聯網。但與以往支付寶高冷的形象不同,此次支付寶玩地竟是“涉黃”的方式,被業界和大眾所詬病。尤其是螞蟻積分在750分以上才能點贊或評論的手段,也更讓人“不齒”。支付寶圈子涉黃且在信用評分上做文章,到底對人性有著怎樣的揣摩?
支付寶高分者涉黃人性和信用無關
此次支付寶在社交圈子上激進的行為,引發了眾多爭議。一向不怕事兒大的王思聰直接在微博評論上到,“o2o賣淫還是蠻X的”,引來評論和點贊無數。而有的好事者甚至為微信、支付寶、陌陌目前的關系作出趣圖,支付寶以涉黃強拉用戶的樣子簡直讓人噴飯。至于那些涉黃的女性照片,就不再發了,畢竟網上一搜就是一大片。
無論支付寶此次低俗的營銷是有意還是無意,都已經涉黃,游走在道德與法律邊緣。但似乎覺得這樣還不過癮,要想對這些充滿挑逗意味的照片進行點贊、評論或打賞,用戶的螞蟻信用積分還必須在750分以上。按照螞蟻積分嚴苛的審核、升級標準,750分絕對是信用極其良好的用戶才能達到。筆者現在的螞蟻積分也不過是747分,身邊超過750分的大拿雖然有,但絕對是少數。
也就是說,雖然支付寶是在營銷上“玩火”,卻將目標受眾放在了自己最核心的高評分、高信用用戶上。事實上雖然支付寶圈子借機火了,但也說明信用其實和人性是不相關的。很多發布照片的女性用戶都表示,加好友的人太多,都忙不過來了……或許很多人都是講信用的,但在人性深處,他們依然有著缺點和軟肋。支付寶用此一招就將人性的灰色面展示出來,真的不怕得罪核心用戶?
支付應用綁架社交道德這樣做合適嗎?
支付寶火辣的營銷手段,其實就是在變相地綁架社交道德。以曖昧的女性照片,去吸引高評分用戶點贊、打賞,看似是提高了支付寶在社交領域的地位,強化了自身社交屬性,但實際上只能是博得一波關注度后再度沉寂下去,于本身社交生態構建并無太大意義——就和當初“集五福”活動一樣。
當年,微信、陌陌等社交應用之所以能快速火爆起來,與以刻意營造的“約炮神器”、“男女聯誼”、“認識陌生人”等充滿誘惑性的噱頭有著直接關系。但在擁有龐大用戶基數并走向正軌之后,就紛紛開始“洗白”之旅。但直到現在,陌陌等依然給用戶留下負面的影響,這是只求高速發展而忽視正確營銷手段所帶來的必然后果。
而原本支付寶是高大上,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有著舉足輕重影響的支付應用,卻撿起其他社交應用玩剩下的營銷手段,這不是在砸自己的金字招牌?即使是為了在社交領域站穩腳跟,但以綁架社交道德為代價,這樣做真的合適嗎?
網絡信審下“失控”的人性
原本有著極正面形象,且具有極強公信力的支付寶,因為在社交領域接連走出臭棋,已經走下了神壇,成為部分用戶“唾棄”的對象,讓財付通、京東金融等支付領域的老對手,以及微信、陌陌等社交領域的假想敵都幸災樂禍。
而將社交與芝麻評分捆綁起來,讓支付寶再受到重創。原本芝麻評分極其難以提升,是網絡信審的代表,對用戶當下及未來的生活有著重要影響,被用戶所重視,如今卻與涉黃營銷聯系在一起,顯然讓人難以接受。支付寶的做法,無疑會降低螞蟻評分的“威嚴”。而“失控”的人性,也成為了讓人無奈的犧牲品。
一向在營銷方面頗有心得的阿里,卻在社交領域上不斷栽跟頭。屢敗屢戰的勇氣可嘉,但真的想想自己究竟相比微信等究竟是差在哪里了。欲速則不達的古訓,阿里不會不知道吧?
本文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khxx-wk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