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聯平臺擬于明年3月31日上線,央行或入股金融
據媒體報道,備受業內關注的網聯平臺(以下簡稱“網聯”),近期將按照新方案啟動,該平臺預計于明年3月31日上線。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考慮到“網聯”必須保持中立、資源共享等原則,此前一度被傳將主導網聯建設的支付寶和財付通,或將退居從屬地位,取而代之的則是央行牽頭并入股。
根據新方案,各參與方共建共享,任何一家第三方支付機構入股份額最高不會超過10%。而份額的大小,將與其參與“網聯”的建設程度掛鉤。
明年3月底上線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快速崛起,移動支付業務規模不斷發展壯大。與此同時,第三方支付企業的話語權與日俱增,在我國貨幣流通的過程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部分支付巨頭甚至直接承擔了跨行清算的職能。
在此背景下,“網聯”的推出成為必然的趨勢。“網聯”也被稱為網絡版銀聯,即線上支付統一清算平臺。簡單理解就是,一端連接持有互聯網支付牌照的支付機構,另一端對接銀行系統。在平臺統一技術標準和業務規則后,第三方網絡支付機構不必再與各家銀行分別談判簽約,只需要接入“網聯”即可。由央行牽頭成立的原因,主要是為了看清楚第三方支付的資金流向,防止賭博、販毒、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發生。
今年4月,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第二屆會員代表大會就已正式通過建立“網聯”的議案。按照彼時公布的設想,“網聯”的建設計劃由支付寶和財付通主導。不過,由于受到標準難統一、系統建設不透明等因素影響,該方案最終被否決。
那么,新方案的實施,是否意味著支付寶和財付通將出局呢?
對此,易觀支付分析師王蓬博在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實際上微信和支付寶并未出局,只是原版本中提及的“兩地三中心”方案(即在杭州、深圳分別建設一個處理中心,由支付寶和騰訊建設和托管)被否定。
“接下來還主要看這兩家公司拿出什么態度來應對新推出的方案,當然也不排除兩家公司獨立爭取清算牌照的可能。”王蓬博對記者表示。對此觀點,支付寶和財付通均未進行回應。
據財新報道,新的方案充分體現了“共建、共有、共享”的原則,由“網聯”平臺的各參與方自主共建,確保從最初就統一技術標準和業務規則,即確保技術標準是“網聯”自己的。該平臺計劃于明年3月31日上線,支付機構將按照有關技術標準門檻分批接入。
“新方案相較于舊方案,最大的亮點是‘網聯’作為支付機構的清算網絡,回歸了金融基礎設施的本位,體現了中立、透明、自主、普惠的原則。”有業內人士表示。
此前,央行副行長范一飛也曾表示,“網聯”的定位是公共屬性、安全性、便利性,鼓勵創新和公平競爭,目的是提高支付機構的清算效率、交易留痕、資金可追溯、風險可控。
在業內看來,“網聯”的建立將為所有第三方支付企業提供同樣標準的服務,抹平了支付企業之間實力差異帶來的安全性和透明度不同的問題,實現了整個互聯網支付清算體系效率和安全的平衡,也為客戶備付金統一存管提供了技術支持。此外,在“網聯”正式落地后,目前大量的第三方支付機構直連銀行的模式將被切斷,回歸支付和清算相獨立的業務監管規則。
線上清算或現多方競爭
據悉,新方案的實施路線分為三步:第一步是向業內通報技術方案評審的結果;第二步是開發并募集股權;第三步是由“網聯”籌備機構評估機構的投入。
“網聯”募集股權份額的計劃是,由系統性重要機構參與“網聯”的股份發起,而機構募股的份額將和其參與“網聯”的建設程度掛鉤。
參與程度的評估標準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參與的產品、組件、軟件;二是人員貢獻;三是對平臺業務規則和技術標準的反饋程度、響應程度。
這也意味著,如果支付寶和財付通兩家意愿方提供開發團隊、產品支持,以及運營雙中心的建設。那么,一方面“網聯”可以依托兩者的研發資源搭建新型互聯網支付清算平臺,另一方面也可以讓二者獲得股份優先權。雖然在股權層面由央行占絕對控股,但是支付寶和財付通通過分工出力也可以獲得較高的股份比例,在投票權和股權上肯定是領先其他支付機構的。
按照議案要求,“網聯”由支付清算協會發起設立實體建設運營平臺,除協會將參與實體公司出資外,央行也將入股,進而保證對“網聯”這一重要金融基礎設施的控制權和投票否決權。其股東總數不超過50家,募股機構在40家左右,除了央行和協會,其余股東的股份份額最高不超過10%,投資金額不超過5000萬元,以防止該平臺被大型支付機構壟斷。
此外,為加強對支付賬戶的監測,備付金管理也將在今年年底前實施第一步,央行正考慮在今年年底前集中部分支付機構的客戶備付金。
蘇寧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薛洪言表示,作為統一的支付清算平臺,中立性是核心要求,如果既做裁判又參與到支付業務中來,“網聯”將喪失立足的基礎。所以,為了“網聯”的順利推出,在其運作的體制機制和業務范圍的界定上,中立性是首先要確保的。
那么,在新方案推出后,對于支付寶和財付通這兩家此前一直主導建設“網聯”的第三方支付企業,將帶來什么影響?騰訊集團公關部門相關人士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監管部門的要求,暫時不方便接受采訪。支付寶品牌相關負責人也表示,暫時沒有相關信息發布。
一直處于清算業務龍頭地位的銀聯,近年來在不斷鞏固線下業務的同時,也在積極布局線上業務,線上線下的界限正在逐漸變得模糊。那么,目前定位于線上清算業務的“網聯”一旦落地,勢必會對銀聯產生沖擊,兩者的競爭也將在所難免。
實際上,在第三方支付機構快速崛起的同時,銀聯在移動支付領域也是動作不斷。繼去年年底開始牽手蘋果、三星之后,目前銀聯又與華為、小米等手機商開展合作,相應推出云閃付移動支付pay。
數據顯示,截至今年二季度,銀聯網絡境內的網絡終端已經達到了1050萬臺,商戶超過700萬戶。今年十一黃金周,銀聯網絡交易總金額近9000億元,交易總筆數5.7億筆,同比增長36%和14%。
值得注意的是,銀行也在對第三方支付進行反擊。7月28日,12家股份制銀行發起成立了網絡金融聯盟,聯盟銀行簽署了《賬戶互聯互通合作協議》,目前聯盟銀行之間已經系統互聯、賬戶互認,后續將實現資金互通。
根據網絡金融聯盟的定位,其主要意義在于直接在底層打通銀行間的線上支付通道,這也被認為是銀行盡量將客戶、信息、數據保留在銀行體系內,甩開第三方支付的一大動作。不過,其最終推進情況究竟如何,最后還要取決于參與銀行能否持有足夠開放的心態,來解決銀行間不平等的問題。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汪青】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