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信用和女寵游戲:支付寶和它的掮客式社交態度
伍迪·艾倫說過,性與愛之間的區別就在于,前者消解張力,后者則引發之。
這個紐約的小老頭一定不會想到,多年以后,在大洋彼岸的中國,在這個幾乎無時無刻不或成最大贏家的神奇國度的魔幻互聯網中,他的論斷被現實碾壓成了可憐兮兮的齏粉。
白領日記和校園日記不出意外地走上了支付寶的產品經理們所設想的路線 來源:新浪科技
在支付寶最新測試的“白領日記”和“校園日記”里,有且僅有女性白領和大學生可以發布狀態,其余普通用戶只能點贊或打賞,如果用戶想評論的話,那么他的芝麻信用分必須到750分以上。
性與愛,消解與引發,在這里全都顛倒混亂。
你可以中立客觀地說大家男男女女相互發照片并不代表人家之間有什么蠅營狗茍,畢竟,Facebook 都是以給女同學打分起家,而各種婚戀網站的付費 VIP 用戶也絕非罕見。
沒錯,你還可以站在互聯網思維的立場上為支付寶的這些功能叫好,因為你相信存在即合理,如果市場上的確存在著這樣的供需,那么不妨聽之任之由市場無形之手調節之。
當然,你可以理性地將此視為阿里巴巴社交化戰略的又一次嘗試,盡管這家公司從來就沒有社交基因而它此前的無數嘗試也往往以失敗告終,雖然它向來以討好目標用戶的民粹式作風而聞名。
不妨讓我們回到原點對這個不懷好意的功能做一番分析。如果它的對象僅僅面向的是女性白領用戶和女大學生的話,那么,我們的疑問在于,何謂女大學生?究竟如何才又能算是白領用戶?
以年齡為標準的話,四年的女大學生當然算是,那女研究生和女博士算不算呢?
先來看看山東的情況,2015年該省在校女研究生的比重已經超過了55%,而教育部在2012年公布的數據顯示,在校女研究生超過男生達到了73.5萬人。
從社交平臺的歷史和實際情況來看的話,絕大多數主打女大學生的產品服務實際上限定的都是年齡在18~22周歲的本科生,那些女研究生和博士在社交上的吸引力相比前者顯然多少有所不足,雖然,大家都是女大學生,但是,對支付寶而言,能通過照片就能吸引到用戶的年輕女性無疑是他們更青睞的。
于是,無論這些22周歲以上的在校女生主動愿意與否,校園日記已經既定地對她們關上了一扇約定俗成潛移默化的大門。
如果以工資水平來計算的話,2015年的數據告訴我們,全國城鎮非私營單位就業人員的平均工資超過6.2萬元,東部最高在7萬元以上,而東北和中部剛剛超過5萬元。在披露數據的18個省份中,僅有廣東和浙江超過了全國平均水平。
以平均水平計算的話,僅僅只有粵浙兩地的女性工作者能夠稱得上白領,而其余地方的女員工因為工資收入低甚至連白領都算不上了。為了防止收入客觀差異造成地域歧視這種極端政治不正確,則支付寶相比會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來做出實際的調整。
但是問題又來了,大家在支付寶里都同樣被稱為白領,然而,對東部的女白領和東北、中西部地區的女白領們在整體收入上的差距進行量化的話,那就是兩萬元人民幣——這意味著,她們是兩個在價值觀和消費觀上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幾近完全隔離的群體。
如果以750信用分為界限,支付寶的男性用戶們被分成兩大群體的話,那么,同樣的,借由年齡和收入的兩道門檻,女性群體也同樣被人為地劃分成了兩大階層。
一方是年輕的,一方是不那么年輕的,一方是收入高的,一方是收入不那么高的。
那些不年輕的女性之中,有人愿意為了深造而繼續讀書,有人在學業上卓有成效,有人正在自己的領域正嶄露頭角。在那些收入不那么高的女性之中,有人為了家庭不得不忍受艱苦高強度的工作環境,有人無時無刻不受著工作之中的性騷擾和歧視依然不得不忍氣吞聲,有人甘于接受自己平凡的崗位和沒有希望前景的生活依然認真工作。
她們主動或被動選擇了自己的生活,甚或其中不少人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然而,她們得到了什么呢?只有支付寶的差別化設定以及歧視。沒錯,支付寶沒有歧視她們的出發點和措施,但是,他們最終卻以差別化的設定,產生了歧視的實質性結果。
在社交平臺上,還有什么比性與愛更能激起用戶的欲望的呢?還有什么比年輕女性和職業女性更能引起最廣泛男用戶的興趣的呢?
支付寶首先劃定了條件,比如,年輕的吸引人的女用戶、中等收入以上有足夠能力讓自己吸引人的職業女性用戶,她們成為標準和話語權,她們能達成推出白領日記和校園日記的目的希望,男性用戶對她們總是趨之若鶩,支付寶的團隊們也往往會樂于去助力發掘更多這樣的用戶。
于是,那些不那么年輕的、收入不足以讓自己有那么多吸引力的女性用戶就自動自覺地降格,自甘于認同接受自己處在“標準”以下的那些人為設定。
這些標準和人為設定最后終于量化成為一個充滿了諷刺和荒謬意味的數字,750分,這個數字和用戶的經濟實力掛鉤,其上的男性用戶才能去和標準的女大學生、女白領進一步聯系互動,其余不夠格的人唯有“求之不得寤寐思服”的份。
再一次,男性用戶的標準也堂而皇之地露面,那些750分以下的男用戶在經濟上自動自覺地降格,也只能甘于接受自己處在標準之下的事實。
王爾德說過,世上一切皆關于性,唯獨其本身除外,它關乎權力。
以女性的年齡和吸引力做標準,以男性的經濟實力做基準,諸位可曾在任何一個以性愛為目的的婚戀約會網站之外見過如此直白的社交平臺嗎?請問,支付寶這樣還不算是掮客嗎?這樣的社交還不算是性愛關系的雛形嗎?還有能比這更粗暴直接地產生男女權力關系的方式嗎?
這樣的社交關系究竟能產生愛,這樣的愛是否能引發男女之間的張力,我們或未可知,但是建立在此前提上的性卻十有八九會制造著緊張對立,我們并不難想見。
此緊張名為歧視,此對立名為區別對待。
不公平源于歧視,歧視源自人為設定的差異及由此產生的區別對待,種族的、性別的、地域的、文化的歧視,我們都可以抗爭到底。然而,對支付寶的這種區別對待,我們甚至不知道杯葛抗爭的對象是誰,我們亦不知道如何反抗及成效到底有多少。
畢竟對于不少符合支付寶的標準女性用戶而言,她們能夠利用自己先天的優勢借此收獲不少關注、贊賞乃至實際回報,而更多的男性用戶對此更是甘之如飴,畢竟他們有一飽眼福欣賞春光無限好的機會。
多數人都能從中獲得或虛或實的快感。
但是,還有那些被漠視、被區別對待、不愿卻依然不得不忍受這種物化女性行為的用戶,她們的聲音又有誰聽得見呢?又有誰來關注捍衛她們的權利利益呢?她們受傷,她們無力改變這樣的局面,甚至連她們自己都漸漸自我懷疑而開始接受這樣的情況。
不,這是我們無法接受認同的,這也是我們要予以堅決批判和反對的。
是的,我們批評支付寶的白領日記和校園日記,我們反對一切物化、區別對待及歧視女性——以及任何群體——的行為。
【來源:鈦媒體 作者:胡勇】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