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i醬隕落,為什么說羅胖和你們都是“兇手?!創投
其實我們之前談過了,好的品牌是需要長期的規劃和耕耘的。
Papi醬隕落,為什么說羅胖和你們都是“兇手?!
“誰第一個站出來建立市場規則,誰就會拿到第一波紅利。既是自身之幸,也是全行業之福。”這是今年3月羅振宇在Papi醬貼片廣告發布會之前放出的“豪言”。顯然,羅胖這回以身試險,做了第一個站出來建立市場規則的“先烈”。“先烈”這個詞可能有點過分了,但第一波紅利,羅胖肯定沒有撈著。
就在今天,類似《papi醬融資半年考:依舊篇篇10w+,羅輯思維離開,廣告收益捐款無下文》這樣的文章又刷遍了新媒體。文章里面稱,徐小平背書稱“papi醬是今年投的最好的項目之一”,同為投資方的羅輯思維CEO卻公開表示“投資papi醬是最大的恥辱”。
文章里面還說到,融資半年多過去了,麗人麗妝競拍的2200萬元和papi醬給母校的捐款均無下文。而且,早在今年8月,羅輯思維退出了papi醬的母公司徐州春雨聽雷。趁著魔獸熱映賣了297件T恤后,papi醬的商業化試水路徑開始止步淘寶,中間搞了一個開源內容平臺——papitube,發過幾期節目之后就默默進軍表情包界了。可是表情包還PK不過網紅“艾克里里”。So sad。4月份,廣電總局一只禁令后,papi醬也做出回應誠懇稱自己會改正不足做一個正能量的示范者。雖然papi醬微信公眾號篇篇10w+,但她的全網播放量整體趨勢走低。
但這篇文章文風一轉在最后說邏輯思維依舊收獲了第一波紅利。從papi醬這半年的商業化嘗試看,除了那297件T恤,表情包的幾千個贊,還真沒有什么大額的進賬。那么當初和徐小平拿2000萬投了papi醬,之后papi醬還把最大的一筆廣告貼片進賬捐給母校,邏輯思維到底從哪賺著了這波紅利還真是不可理解。
那我們最壞最壞揣測一下,假如那筆錢沒捐,邏輯思維說的是這2200萬被股東瓜分之后賺了的話,那也太辜負用戶了。如果這錢最后卻是捐了,那么投進去的2000萬是靠那297件T恤,包情包的幾千個贊就回本了?
當初papi醬選擇和羅輯思維們走在一起,早早“變現”,我們不是沒提醒過這些后果。早在半年前,我們就連續發了好些文章勸大家別跳坑。沒想到,才半年時間,網紅這陣風口跌得這么快。
一、Papi醬隕落,誰都不是圍觀者
不過,在papi醬“隕落”這個事件中,誰都不是圍觀者。
羅胖和你們都是“兇手“。
羅胖跟Papi醬的“一次性”交易中,他把Papi醬消費完就了事;你們鼠標點擊之下,把她捧上太天的是你們,把她摔下地的也是你們。
首先來看,羅胖和Papi醬的“一次性”交易。
我們在3月Papi醬融資時曾質疑,不會賣廣告的Papi醬,讓羅胖當了銷售總監,會是“一次性”交易嗎?如今看來,羅胖加入Papi醬的投資和廣告拍賣果真就是“一次性”交易。
這背后的推論是什么?邏輯是什么?
Papi醬的商業模式可以概括為“內容-流量-變現”,做的是流量生意,盈利模式要么賣廣告要么賣商品,微信公號咪蒙們靠賣廣告掙錢,微博網紅靠賣衣服直接把流量變現,Papi醬的“買主”之一“邏輯思維”也是靠賣商品掙錢。此前被資本相中的一直都是2C的倚著流量賣商品的,也有部分解決了生產資料和生產工具的標準化,做電商賣東西的,譬如“一條”,這是2B的模式。
賣廣告還是賣商品?
羅胖這個“銷售總監”為Papi醬選的路是賣廣告。
變現,對于手握百萬粉絲過億視頻點擊量的Papi醬而言,本身不是難事。在當時我們就之一過,事情發生的太快,三個月時間,以至Papi醬還沒學會賣廣告,就被邏輯思維羅胖搶了“銷售總監”當。今天看了,半年時間過去,除了3月的那次發布會,Papi醬確實還沒學會賣廣告。Papi醬的主陣地轉移到微信公眾號之后,像咪蒙們一樣賣廣告的本事Papi醬確實沒學會。
“你怎么保證下一款產品依然是爆款?”投資人對于內容類公司永遠有一句正確的廢話,就是這句。這恰恰也是資本投內容做大的顧慮,也是曾經圍觀邏輯思維們投資Papi醬的吃瓜群眾們的擔心。
網紅本身是手藝人,在斗魚平臺火爆的MC天佑就很知道這個道理,在人氣、流量還在的時候好好做個手藝人。手藝人,好看,稀缺,有魅力,但不能量產。而投資人求回報,投的就必然是標準化,可復制的生產方式。想通過開源內容平臺——papitube解題的Papi醬,想當然沒有跳過變現之前就遇到的創作瓶頸。
而另一個硬傷就是“粗口”和廣電總局的意紙禁令。“爆粗口,小眾可以,大眾之后就要規范,這是內容創業的硬傷。”自媒體人金錯刀層就此點評道。
把Papi醬捧上天的徐小平說“創業就是創品牌”。但Papi醬充其量只是個IP、網紅、營銷特稿,品牌的基礎是產品,品牌的美譽度需要產品的美譽度構筑。廣電總局這一紙令下否定的哪只是“粗口”,很大程度上否定了Papi醬的產品。papi醬的產品是什么?不就是充滿個性,嬉笑怒罵的演繹風格嗎?如果連這些個性化特征也都被標準化,被規范化,papi醬還能是papi醬嗎?
這是第一關,內容關。
半年以來,還有2關,Papi醬也沒跳過去。
第二關是復購關。
如果以后要靠貼片廣告盈利,Papi醬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廣告主投放的轉化率,其次才是復購率。我們從大眾對于麗人麗妝這個廣告主的認知,以及8月26日麗人麗妝IPO只字未提“papi醬”廣告支出來看,效果很差。頭炮啞了,其他金主不傻呀。貼片廣告的復購關顯然沒過去。
自媒體人宗寧曾分享過“嘗鮮型廣告金主”的投放策略:“在品牌客戶投放一年之后,大家并沒有看到什么特別的商業轉化。而品牌客戶對轉化的監測也是非常專業和精準的,嘗鮮型的投放在沒有具體數據支持的情況下,也很難變成常規投放?;蛘邚牧硪粋€角度說,當段子手過氣了,網紅興起了,品牌客戶又會想去嘗鮮新的熱點了。”
第三關:流量關。一次性還是要持久?
3月的數據:主流平臺數據顯示Papi 醬的視頻總播放量超過 2.9 億次,每集平均播放量 753 萬。其中,點擊最高的一集視頻《有些人一談戀愛就招人討厭》,全網播放量達 2093 萬次。這還只是 Papi 醬個人賬號的數據,不包括其他賬號轉發的情況。根據此前某媒體發布的“2015年中國網紅排行榜”,冠軍是王思聰,她緊隨其后。
今天的數據:8月后,“Papi醬”視頻全網播放量整體趨勢走低,視頻播放量低于均值。打賞數量從3月份的3000次左右下降至7月份的1000次左右,最近的幾期,打賞人數甚至不足百人。papi醬早期起家的美拍平臺,近一個月播放量基本上3、4百萬,四五六月份在700到1000萬?!?/p>
人人游戲投資總監顏健曾認為,Papi醬的模式是有可持續性的。她不會是下一個葉良辰。
芒果文創基金執行董事李哲那會就擔心:“Papi醬這樣一個視頻自媒體項目,很擔心她是否能持續生產內容,把這些粉絲繼續聚集在她的周圍,是否能夠把她的粉絲轉變為她的用戶,有一個比較強的交互的人群。”
不會賣廣告的Papi醬,讓羅胖當了銷售總監,最后還真淪為“一次性”的交易。
二、你們都是“兇手”
而過不去的最后這一關,你們都是“兇手”。你們捧起來的,你們親手把她摔地上。你們這些吃瓜群眾,誰都沒稱為她的付費“鐵粉”。
在《創業者們請冷靜!別因為papi醬拿了2200萬,你們就都跳進網紅的坑!》這篇文章中,我們把網紅分了2類:專業化網紅和工具性網紅。第一代在網上賣產品的“淘女郎”,第二代賺分紅和打賞的視頻、游戲主播,第三代用優質內容尋求更多變現方式的短視頻主,都屬于專業化網紅。雪梨、人皇Sky、艾克里里、papi醬都屬于專業化網紅。
專業化網紅與商業的關系是這樣的,先通過大量能引起某些群體共鳴的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在社交媒體上圈粉,當粉絲數形成一定規模后,就開始嘗試變現。
與苦苦尋求變現方法的專業化網紅不同的是工具性網紅,他們已經在自己的領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
在這個事件中,徐小平和邏輯思維截然相反的態度就是基于papi醬專業化網紅還是工具化網紅的不同認識。
邏輯思維說投資papi醬是“恥辱”,那她認為papi醬是專業化網紅,總會過氣的。
徐小平依舊開心得很,那是因為他對papi醬的認識是工具性網紅。李開復、徐小平、王思聰等人都是工具性網紅。這類網紅對商業的營銷作用還是很大的。這也是為什么徐小平說“如果你不具備成為網紅的潛力、能力、魅力、影響力,那你就不要創業了”的原因。
但是這種營銷絕對是一把雙刃劍,用網紅身份去做營銷有一定的風險。你們看工具化網紅的代表,面對假貨危機和私有化質疑,發出“誰再黑我,我一定撕逼到底”言論的聚美優品創始人陳歐。你們看看另一個工具化網紅羅永浩和他的錘子。
企業的品牌營銷固然重要,作為管理者也要為產品站臺,但值得注意的是,自己火了,并不代表產品火了。產品是否受市場歡迎,靠的永遠是產品本身,而不是強大的營銷能力。小米的饑餓營銷曾經是中國商業界的神話,產品性價比也高的無可匹敵,但是在產品的比拼中,最終輸給了悶聲發財的華為。
你們也是,當初你們用雙手,用鼠標抬出來的新一代“女王”papi醬,你們看中的是她的作品,她的橫空出世。如今,papi醬的產品不達標,你們甩手就去捧下一個KOL。
所以說,Papi醬如今的“隕落”,羅胖和你們都是“兇手“。
是吧,道理都懂,可就是想跳。明知前路有坑,還硬要不顧身家性命的往里跳,也真該攤一句”活該“。
最終,所有的生意,不管風口再強,都忽悠不過商業本質,硬扛不過商業規律。三思?。?/p>
品途商業評論 小粒粒 皮擦擦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