拋開和萬達的罵戰,華誼如何看待和應對電影市場的新變化?水煮娛
(原標題:獨家專訪王中磊:拋開和萬達的罵戰,華誼如何看待和應對電影市場的新變化?)
上周五知名導演馮小剛發公開信炮轟萬達擠壓《我不是潘金蓮》排片,把華誼兄弟和萬達兩大公司的矛盾再次公開化。作為華誼兄弟總裁的王中磊也在微博上回擊王思聰的表態,卷入了這場風波中。
當天晚上的華語電影傳媒大獎,王中磊獲得“百家傳媒年度致敬電影人”。不過媒體唯一關心的,只有白天發生的這場嘴仗。王中磊似乎已經冷靜了下來,只表示“希望每一部電影都不要被電影之外的東西所干擾”,希望這件事“像霧霾一樣被風吹散”。
對于今年剛從哥哥王中軍手里接管華誼整體業務的王中磊來說,這一年過得并不太順。
電影市場在經歷了過去幾年瘋狂增長后陷入了票房低迷,直到上周才跨過了400億線。作為華誼兄弟“門面”的電影業務更是遭遇挑戰,除了參與投資的《魔獸》之外,今年票房靠前的電影中已經很難看到這家老牌公司的身影。
圍繞華誼和萬達的新聞卻炒了一整年。從年初的葉寧挖角風波,到隨后暑期檔《搖滾藏獒》、《陸垚知馬俐》被萬達封殺的傳言,再到馮小剛化身潘金蓮公開叫板王健林,每次都把華誼推到輿論風口之上。
王中磊面臨的困難不言而喻,而除了電影業務,他還要規劃公司的實景娛樂項目、參與公司的對外投資,工作量不斷增加,更多的事情等著他去做決定。
近日,王中磊在接受騰訊科技獨家專訪時,與我們聊了聊他眼中這個市場在過去一年的重要變化,以及經歷著內外部挑戰的華誼兄弟下一步會怎么走。
“我不認為小鎮青年是電影票房的主體”
過去一年接近50%的票房增長,今年春節《美人魚》超過30億的票房,讓人們有足夠理由相信又將迎來票房紀錄被刷新的一年。
11個月之后,我們卻看到了另外一幅景象:票房剛剛邁過400億,可能會遭遇14年來最低的一次增長;暑期檔票房與去年持平,國慶檔出現同比下滑,節假日也沒能把人們趕進影院中;媒體報道中不再出現“票房新紀錄”,取而代之的是“寒冬”和“拐點”。
似乎一夜之間,熱情的本土觀眾都不再進電影院了。“在去年觀眾還是會把影院當成是一個比較娛樂屬性的地方,對于里面的內容沒有那么在乎。但到今年已經不滿足了。”王中磊說,“觀眾越來越了解自己的觀影取向,喜歡看什么,不看什么”。
在線訂票網站補貼的減少(體現為更低的電影票價)也讓人們在去電影院看電影這件事上變得更加謹慎。
王中磊認為這種變化影響了幾十億的票房,但他認為流失的觀眾更多還是城市中年輕的中產階級--龐大的、能夠自己支配收入、決定消費行為的人群。他們對于去電影院看什么樣的電影有了更多的判斷力,如果不是自己的菜,那么寧可等待片子在視頻網站上線再看。
這或許可以解釋為什么那些號稱拍給“小鎮青年”的喜劇電影同樣遭遇了票房失利。
“我一直不認為小鎮青年是電影票房的主體,他們更多時間的消費還是在非電影院。”王中磊告訴騰訊科技。他認為另一個可以證明這一點的是今年出現了更多類型明確同時又有品質的電影,這些電影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從上半年的《火鍋英雄》、《寒戰2》到最近的《湄南河行動》、《七月與安生》。
“資本直接和創作者對接,帶來了問題”
過去幾年是資本瘋狂追逐電影市場的幾年,它們不放過每一年有可能成為所謂“IP”的生產要素,從演員到導演,再到編劇和制片人。
今年上半年,幾乎每天都有一家新的電影公司誕生。平均每周,都有不止一家電影公司在北京或者上海的五星級酒店宴會廳里,向媒體宣布自己宏偉的電影開發計劃。
華誼兄弟既是資本涌入電影業的受益者,同時也一定程度上被其所鉗制。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和幾年前相比,成名藝人或導演不愿意簽在某一制片公司名下,而是選擇單獨自己成立工作室。其中的一些在資本的追逐下走得更遠,比如直接參與投資電影。
“這些新公司在講那些新模式的時候,大多數其實心里都是虛的,很多人甚至連電影是什么都不清楚。”王中磊認為。作為從事電影行業近20年的“老兵”,王中磊看過許多這樣迅速崛起又死去的公司,不過現在電影公司數量之多,這些公司的大膽仍然讓他感到驚訝。
王中磊認為資本的這種冒進,創作者跟資本的直接對接會造成創作者自身的分裂。“我到底是要堅持自己創作的形態,還是應該專注一個資本的形態。”這種擔憂并不是沒有道理,不止一位導演抱怨過:當一個影片的主演同時又這個片子的老板時,往往事情會往不太好的方向發展。
“在美國、韓國、日本這些電影產業發達的地方,它一定是制片公司機制,制片公司起到資本和創意者之間的連接作用,是有它內在的道理的。”王中磊告訴騰訊科技。
而在所有進入到這個行業的新鮮事物中,王中磊最為反感的就是金融衍生品。他甚至稱其為“最可惡的介入”。
今年上半年《葉問3》的大規模票房造假事件,讓電影行業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警惕這股勢力的滲入?!度~問3》的片方通過與影院簽定大規模的包場協議,來推高電影上映前幾日的票房,制造出一種“熱賣”假象,企圖通過影片的熱點炒作背后的幾家上市公司的股價,并吸引更多理財用戶購買以類似電影作為標的物的P2P理財產品。
王中磊認為,每年生產的700多部電影中,只有最頂尖的兩三部電影可以通過一些金融手段進行適當運營。因為“具備了強大的可預見性”,所以風險是可以把控的。“比如一部影片,你原來希望它是15億,它有可能賣到30億,也可能賣到12億,但是你是可把控的。”
更令他擔心的是,他認為這種金融思維已經滲透進了這個行業里最核心的制作環節。“我們原來開玩笑說有很多的制片人都是產品經理,很重要的部分是要把控產品的質量。現在不用了,把控產品的包裝就好了。我的目的就是我能把這局組出來,然后我可以五個億票房保底,成為一個金融產品賣出去。”王中磊說。
而這種現象又會反過來不合理地抬高電影生產要素--明星和導演的價格。
有意思的是,票房遇冷之后,反而有更多基金人士來約王中磊。市場不好的時候,資本總是愿意尋找更加安全的投資項目,而大制片公司的計劃性和抗風險能力,給了這些基金更多的“安全感”。
“觀眾非常渴求看到自己文化標簽的產品”
這一輪觀眾和市場的變化,似乎也讓不少電影行業從業者從美妙的泡沫中清醒過來。
一個月前,電影局借著長春電影節,把整個電影行業里的大公司一把手、最具聲望的導演、演員叫到了一起。
王中磊對于這次長春之行印象深刻。“我們都是那天到現場才知道論壇的主議題是聚焦內容。”王中磊說,無論是私下見面,還是公開的論壇發言,大家終于又都在聊同一件事兒了。
當然并不能指望這一次會議,一份所謂的《長春共識》就能立竿見影,但無論從主管單位還是行業參與者,至少都意識到了現在需要解決這個行業出問題的最核心的那個環節。
2018被作為一個特殊的年份拿出來單獨討論。不少從業者相信,中國會在這一年放開對進口片的配額,屆時本土電影人將迎來與好萊塢真正的交鋒。
從去年底的《老炮兒》到正在上映的《我不是潘金蓮》,王中磊認為這一類比較當代、反應現實的題材將會和商業大片、本土喜劇一樣,成為對抗好萊塢的重要武器。
“中國可能是非常少的幾個自有內容可以依然占據很大主體的電影市場。觀眾還是非??是罂吹阶约何幕瘶撕灥漠a品,關鍵是你做的好還是不好。”王中磊告訴騰訊科技。
對未來幾年電影市場的趨勢,王中磊表示樂觀。“配額的放開、發行市場的放開加上檔期的放開,市場會變得特別活躍。”王中磊說,“弄一個IP、一個明星,策劃三個月開機就能賺錢的時代過去了。而國產片的創作者們,反而會獲得更迅速的成長。”
“BAT不是入侵者,萬達也很難成為寡頭”
與五年前相比,電影行業的競爭格局也發生了巨大變化。越來越多擁有大資本的公司在電影市場上開疆擴土。其中最重要的兩支力量,一支是阿里、騰訊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另一支則是萬達這樣的傳統行業巨頭。
王中磊認為,BAT對于影視行業的“入侵”只是一種假象,它們并沒有侵略性。“我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看到BAT為這個行業帶來真正的轉變和沖擊。好是轉變,壞是沖擊,我覺得這兩個目前都沒做到。”王中磊告訴騰訊科技。
此外,大數據的作用也和互聯網的破壞性一樣被夸大。那些號稱通過大量數據分析得出的觀眾喜歡的電影類型、題材,用最有商業價值的明星組合而成的電影項目,最終票房也并不驚艷。
相比之下,強勢的萬達對華誼造成的沖擊顯然更直接。目前萬達手中握有全國第一大院線,掌握13%的票房份額(而且大部分是在一線票倉城市),同時擁有去年票房最高的五洲發行公司,牢牢把握住了電影和觀眾之間的通道。
這也是馮小剛說的,華誼不愿與萬達交惡的原因。
華誼早在幾年前就意識到了渠道的重要性,開始建立自己的影院,但無論從速度和規模上都尚未形成足夠的競爭力。
“非讓一個百米選手去跑馬拉松,其實沒有什么太大的意義,但是你這塊一定要補充,因為這是一個戰略的布局,而不是為了競爭的布局。”
王中磊表示華誼會繼續按照自己的節奏進行布局,但并不會因此就變得激進,他認為華誼還是一家內容為核的公司。
顯然,萬達也需要有足夠多的好電影來吸引觀眾進入影院,這也是為什么它愿意花費幾十億美元收購傳奇影業、DCP這樣的內容制作公司。
“在中國很難有企業做成那種全壟斷式的寡頭。所謂寡頭就是在所有的產業鏈布局都占據領先地位,在電影行業成為這樣的寡頭很難。”王中磊告訴騰訊科技。
回到如何拍出好電影這件事上,王中磊對華誼的未來頗有信心。
20年前,華誼和馮小剛合作,“偷師”索尼哥倫比亞,建立了一套相對規范的制片體系,成為當時市場上最“先進”的公司。現在這家公司又將面臨考驗,王中磊認為相比20年前,華誼需要更加靈活、更加跨界去思考和行動。
在最核心的電影業務上,與大導演、大明星合作的商業大片仍然是重點,同時對于在技術和視野上過關的新導演,華誼會給予更大的信任。
“不會說先拍個小片子讓你試試水,而是上來就給你機關槍。”王中磊透露。
在此前較少涉及的網生內容上,華誼也試圖通過直接投資內容公司和制片人的方式,進行快速布局。
“網絡大電影會在接下來一年迎來洗牌,而網劇則會帶來很多創作上的改變。”王中磊認為,“其實那些網絡文學IP內容體系都比較大,通過單一電影體系承載比較難,更多的其實是通過高質量的網劇,多角度的展開,而且還會給編劇創意體系一些施展的空間。”
王中磊已經開始期待明年的市場,“2017年是國產電影和好萊塢大年,市場會變成什么樣?我很想看看。”
【來源:騰訊科技】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