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Uber:我們曾一起度過了最美好的時光態度
作者: 小馬宋
1997年,我們大學隔壁宿舍租了一臺電腦,是班里的幾個游戲迷合租的。這臺電腦后來的使命就是供我們打游戲和看黃片,幾個人倒班玩,電腦連軸轉,所謂歇驢不歇磨。
那時候我第一次接觸了一款叫做《帝國時代》的游戲,然后癡迷了很多年。這款單機游戲曾經長期排在游戲排行榜即時戰略游戲首位,游戲中的時間跨度橫跨1000多年。
我玩《帝國時代》的時候,最喜歡的是通過作弊獲得大量資源:金屬、木頭、食物、石頭等等。在資源足夠豐富的情況下,你就可以從容布置戰略,嘗試各種破壞性戰術騷擾敵國,也能發展各種你想要的技術和武器,從來不擔心軍隊的損失和資源的耗費,甚至可以將農田布置得富有美感,而不考慮耕作的效率。
《帝國時代》的最終勝利就是把地圖上的其他國家全部滅亡,然后地圖上的顏色將全部換成你們國家的顏色,你攻打下的城池、寺廟、礦井、耕地統統歸屬于你,那一刻真的有點遐邇一體、帥賓歸王的感覺。
但是當你臣服萬民之后,游戲就結束了,你永遠都不知道《帝國時代》里那個能征善戰的國君,能不能將國家治理好。所以有時候,能打仗也是很幸福的。
今天看到一條未經證實的消息,說滴滴集團有裁員消息流出。
先不管這條消息的真假,這并不影響我當初在滴滴與Uber合并時的判斷:滴滴的艱苦日子也許從此才開始了。
我們常常覺得,在一個激烈的市場中有幾個大巨頭競爭會非常難受,比如之前的網絡約車和團購大戰,每個公司都投入大量資金和人力,就是為了贏得最后的勝利:對手要么最后死掉,要么歸順合并。
滴滴合并UBER的那一刻,剎那間,有種雄圖霸業一統江湖的感覺。滴滴就是歷史上的西漢,一統華夏,雖然還剩下神州租車和易道用車在邊疆騷擾,但就像那時的匈奴,只會帶來騷擾,早已不成大患了。
不過當滴滴清掃完戰場,望著Uber的部分殘余部隊轉投易道用車,中國區負責人柳甄黯然離場,心里是不是有一種再無敵手的落寞呢?
打仗和建國其實是兩回事,以前跟Uber在中國市場搶地盤,比的是誰家錢多補貼力度大、誰爭奪車主資源更有效率,至于利潤什么的是不需要考慮的,這時候考驗滴滴的是它的融資能力、資源運營能力、動員能力。
但是當Uber的APP都已經偷偷換成了滴滴版本,新的目標不再是與對手搶奪用戶了,而是如何實現盈利,滴滴可能會發現,這是一個艱難的任務。
既然滴滴已經通過工具把出租車的成交成本降低并把運營效率極大提高,那么自己網約車服務其實最終無非就是一個網約出租車公司,滴滴出行本身將與滴滴出租車互相爭奪客戶。
我并不是不看好滴滴,只是在我看來,滴滴未來面臨著如下的幾個困難:
1、員工士氣維持
員工士氣,也可以解釋為公司的凝聚力。哈福德在他的《混亂》這本書中曾經提到過保持員工凝聚力的三種方法,一種是“按人分組”,一種是“樹立外敵”,一種是“解決問題”,其中樹立外敵是一個很有效的形成團結的方法。從我們的歷史經驗中也可以看出,一旦面臨外敵入侵,一個混亂的國家也可以迅速團結一致組織抵抗力量,這就是外敵對于團隊凝聚力的效果。
之前的滴滴還有Uber這么一個共同的敵人,現在敵人消失,龐大的商業帝國開始另一段征程,內部的力量就可能開始消散在各種大公司病的耗費上。
員工士氣的維持將是滴滴的一個嚴重挑戰。
2、如何維持高速增長?
當國內網約車業務接近用戶開發的極限,滴滴將成為一個進入平緩增長曲線的公司,失去高速增長,公司估值的增長也會放緩,這對那些樂于挑戰困難的高級人才和用當下換未來期權的人才來說,就會失去吸引力。
這不是滴滴一個公司的問題,這可能是所有互聯網創業公司的問題。
我曾經在沉寂多年的暴風影音待過三年,特別知道一個沒有增長的公司是如何失去對頂尖人才的吸引力的。當然,現在的暴風至少重拾了增長。
就像現在的美團、微博,都是面臨這樣的情況。
有個很有意思的故事,是我聽小米的朋友說的,他說因為小米MIX在發布前是嚴格保密的,后來一經發布,有不少提出辭職的小米員工又決定留下來了。這就是一個公司發展勢頭和勢能的重要性。
人才和發展是兩個相互影響的因素,高速發展才會吸引優秀人才,優秀人才才會帶來高速發展,馬太效應在這里尤其明顯。
滴滴未來的業務如何維持高速,如何留住優秀人才,都是一個難題。
前后融資額已經超過50億美金的滴滴,如果不能維持高速增長,是無法給投資人一個交代的。
(如果滴滴能成功上市,那就是另一種解讀了。)
3、盈利的兩難問題
我相信滴滴通過網約車業務收取傭金獲得利潤不難,但是要保持像百度、阿里、騰訊一般的高毛利可能就很難。即使滴滴靠抽取傭金獲得高額利潤,也會面臨著巨大的道德壓力,這是一個奇怪的難題。
除了順風車,滴滴網約車的運營,未來的主力絕不是熱衷分享的私家車主,能夠常年跑在路上的,一定是以此為生的專職司機。根據我跟滴滴幾位員工的了解,很多租車公司其實就是背靠滴滴,自己招募專職司機開網約車。而這種模式跟傳統的出租車公司已經沒什么區別。
司機要給公司交份兒錢,如果賺得比出租司機多,根據市場規律,就會有更多廉價勞動力過來搶奪這個職位,最后開滴滴和開出租的收入是沒什么區別的。
最終,跑在路上的滴滴司機大部分將是這個社會的低收入群體,我沒有數據無法估算滴滴的傭金收入,只是覺得,滴滴面臨一個難題:如果靠賺取低收入人群獲得高毛利,它將面臨道德指責,就像之前的出租公司被普遍詬病一樣;如果本身無法盈利,它也將面臨巨大壓力。
當然我這里沒有說,滴滴其實有很多其他的變現途徑,靠著它巨大的日活和數據積累,它還是有很多別的想象空間的。
4、風光消失后的效應
你會發現,一個企業最風光的時候,差不多就是它開疆拓土、東擋西殺的階段,一旦江山落定,大家的注意力會轉移到另一個正在拼殺的公司身上去了。比如曾經的美團,和現在的滴滴。
當風光消失,公眾注意力消失,公司的心態和很重要,比如滴滴,只有傳言的裁員才會引起公眾興趣了。
這個時候,公司更需要耐得住寂寞。
或許滴滴會時常懷念,他們曾經與Uber一起度過了公司歷史上最美好的時光。
自古創業多寂寞,創業者過的常常是清教徒般的生活,有個對手陪你周旋,或許是整個創業生涯中最好的日子。
對手消失的日子,做企業就像柴米油鹽的日常,斤斤計較算計著賺利潤,或許真的缺少了那種縱橫捭闔的豪氣。
------------------------
以上只是個人猜測和分析,沒有數據支撐的感性發揮,只能停留在建議和議論層面,最近一個很大的收獲也是:走到一個公司內部去看一家公司,和從外部去看是有巨大區別的,也許更壞,也許更好。
我希望每個公司都更好,所謂個人分析,有些不過是猜測,也請理解為善意的提醒吧。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