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面雙十一:B端的練兵場,C端的布道者專欄
砍柴網作者:鄰章
當數字定格在1207那一刻,一年一度的消費狂歡終于落下帷幕。而在擁有網絡購物已成常態的現實基礎和雙十一前期各大平臺&全明星的多番預熱助推之后,取得這樣一個又一突破的成績也并無太多意外。
而在狂歡之后,雖然各大媒體和剁手群眾們依然對各種數字表示津津樂道,但是在經歷多年的雙十一數據轟炸后,也能明顯的感覺到:各種醒目數據對我們的刺激早已沒有當年那般強烈,反而是在今年雙十一期間涌現出的緊貼行業熱潮的“娛樂化、科技化、重服務”等新變化讓人還有一絲興奮。可以說,今年的雙十一,在扮演長期以來B端“練兵場”角色的同時也擔當起了C端新技術使用習慣的布道者。
一、B端練兵場:消費狂歡讓后端服務迎來大考
今年的雙十一,又一次毫無意外的創造了各種記錄,無論是領頭羊阿里還是二號種子京東亦或是其它參戰者,都通過精確到秒的銷售數據倆將這些記錄一一展現。
阿里雙11現場數據統計數據顯示:2016雙十一,開場僅52秒,天貓雙11總成交額超過10億元人民幣;6分58秒,總成交額突破100億人民幣。14分16秒,總成交超191億人民幣,已超2012年雙11全天的成交額;下午15時19分13秒,交易額超突破912億元,超越2015雙十一全天成績;晚上18點55分36秒,天貓雙十一成交額突破1000億;全天銷售額達到1207億。
京東方面數據顯示:開場29秒,京東下單量就突破了2010年雙11的全天紀錄,隨后3分37秒、15分鐘、1小時13分鐘,分別突破2011到2013年雙11全天記錄;截止早上九點,京東雙十一全天成交額達111億元(星圖數據);截止中午12時,京東交易額同比增長78%;13時33分29秒,交易額已經超越2015雙十一全天。
而據新華社客戶端聯合電商數據檢測平臺星圖數據,對11日0時至14時全網16家電商平臺、1562個品類、39487個品牌、834萬個商品的電商銷售數據的監測顯示:全網電商銷售額一小時迫近500億元,十小時突破千億元,包裹數量達到5.6億件。到下午2點,全網總銷售額為1221億元,包裹數量為6.8億件。
而這些展現了各種超越而精確到秒的數據,除了直觀的證明今年這屆剁手黨的消費能力確實強,中國銷售市場依舊潛力巨大之外,更是成為了B端的練兵場。阿里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11日,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再次創下了每秒17.5萬筆交易創建,每秒12萬筆的支付峰值記錄。而在2009年第一次雙11時,交易峰值數據僅為每秒400筆,支付峰值僅為200筆每秒。
在千倍數據的增長的現實情況下,消費者需要的依舊是順暢的體驗,但對于后端服務者而言,可以說是對其基礎設施能力的一次極限大考。從阿里方面來說,考驗的是平臺計算資源的極限承受能力,而對于快遞物流行業而言,考驗的則是極限的物流送達能力。
在阿里云的支撐下,阿里此次可以說是十分出色的完成了這次大考。但是我們也看到,在今年雙十一開始的前幾分鐘,依舊存在這一些問題,誠如馬云在總結會上說:“盡管我們為“雙11”進行巨大的技術投入,技術研發·····但既使是這樣,我們還是碰上了技術的瓶頸,前面幾分鐘還是有難度,這也給了我們更大的挑戰,明年、后年、大后年怎么繼續進行下去。”
二、C端布道者:直播、VR、無人機新奇技術齊上陣
對于已經看慣了多年雙十一銷售數據的我們而言,一輪輪的數據超越所帶來的刺激效果已經大大降低,反倒是在今年雙十一整個過程涌現出的新元素多次抓人眼球。縱觀本屆雙十一,可以說其是與當前行業趨勢貼合得最為緊密的一屆。無論是雙十一前期阿里的明星直播助陣預熱還是京東CEO劉強東的做菜直播亦或是利用VR購物/無人機送貨的科技炫目,都可以看出他們在努力的把握時代的脈搏。都讓這一屆的雙十一在扮演傳統“練兵場”角色的同時擔任了新技術消費使用習慣的布道者。
近兩年來,直播、VR、無人機、人工智能等無疑是大熱領域,在行業內可以說是遍地開花。但是落到消費端,卻面臨諸多尷尬,可能在直播之外,VR和無人機這些科技,對于絕大多數的消費者而言依舊是從未體驗。而今年的雙十一則跨出了一步,將這些元素運用到實戰之中,可以說在很大程度上是擔當起了用戶習慣的推廣培育師的角色。
今年,阿里在雙十一期間推出了推出“Buy+”的VR會場,用戶可以借此在Buy+會場體驗VR購物,邊逛邊買,雖然阿里為此所準備的15萬份定制版Cardboard VR眼鏡所帶來的沉浸式體驗還遠談不上優異,但是這也讓許多人有了第一次的VR購物體驗,讓VR購物踏出了一步,開始走進人們生活。而在雙十一晚會上,阿里云的人工智能ET,在晚會當晚其展現出了其毫秒級的糾錯能力,同時還上演了一出精彩的撲克牌魔術表演。
而在阿里之外,京東也在本次雙十一期間,展示了“無人機、無人車”送貨以及機器人分揀技術。京東在本次雙十一首次引入智能機器人設備。機器人倉、機器人分揀中心兩個自動化設備將在2016京東雙11期間正式啟用。京東“無人智能”產品中無人機、無人倉在“雙11”期間亮相。京東的無人車在配送站裝載貨物后,通過自主路徑規劃,將貨物送達指定位置,并通過京東APP、手機短信等方式通知用戶收貨,用戶到無人車前輸入提貨碼即可打開貨倉收取貨物。
而今年雙十一期間,本就大熱的直播更是搶盡風頭,阿里和京東這兩大巨頭,都在直播推廣上不遺余力,阿里幾乎邀請娛樂屆幾乎半壁江山來參與雙十一購物直播,而京東更是CEO劉強東直接上陣,上演了一出#不會做菜的CEO不是好主播#的戲碼。
而面對今年雙十一各大平臺帶了的更多新元素(科技展示),雖然多數評論將這些技術的使用展示歸類為并沒有什么卵用的噱頭,在搶都來不及的當下,哪里還顧得上去體驗什么VR的新奇,那還有時間去看劉強東做菜秀廚藝?所以這些新模式從目前來看,仍無法對雙11的業態產生根本改變。
而從現實來說,也的確如此。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這些看似充滿噱頭的新意,在很大程度上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培育用戶使用習慣的作用。不踏出第一步,怎么會有身后的萬里路?
諸如阿里推出的“Buy+ VR會場”,據阿里巴巴方面公布的數據顯示: “Buy+ VR會場”,11月1日上線當天第一個小時就吸引了近3萬人進入體驗,截止10號,已有近800萬人次使用了該產品,其中超過76%是80后。而京東的所展示的機器人分揀技術,也是未來發展的重點所在,而其無人機送貨,雖然必定是少數體驗,但是你也可以想象,當幸運消費真正收到無人機送貨的那一刻所能體驗到的喜悅與驚訝。
寫在最后:
今年的雙十一,又是各方面創下記錄的一屆。然而相對于屏幕上時刻滾動著的炫目銷售數據,個人認為其更有意義的地方在于:今年雙十一期間各大推帶來的多種新形式新技術。這些形式、技術誠然不能在短時間內從根本上改變雙十一的核心模式,但卻在一小步一小步的潛移默化中培育消費者的新興行為習慣,為后續的消費行為變革播下了種子。相對于現在,未來不是更重要么?
注:本文所有圖片源自網絡。
文|鄰章【微信號:ZLxgic,微信公眾號:kejilinzhang】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