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牌照熱都燒到了香港:業務應該怎么開展?金融
近日,香港金融管理局(以下簡稱“香港金管局”)宣布,根據《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向8家儲值支付工具(SVF)的發行人發放第二批SVF牌照。實際上,在今年8月,香港金融管理局首次發放首批SVF牌照,且這些企業均在香港本土開展儲值卡業務時間較久。
業內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最重要的還是后續業務開展的問題,以后如果金融開放可能會出現香港的支付牌照與內地互用。不過,這也要看監管當局的界定。
8家機構獲牌照
此次香港金管局發放第二批SVF牌照的,包括三三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快易通有限公司、PayPal香港有限公司、易票聯支付等8家公司。加上第一批SVF牌照,目前香港共有13名SVF持牌人。
據了解,香港《支付系統及儲值支付工具條例》已于去年11月13日生效,并設有一年過渡期,讓SVF發行人申領SVF牌照,過渡期滿之后,獲發牌照的機構才能繼續運營。
按照條例規定,儲值支付工具持牌人須有不少于2500萬港元的股本,同時滿足一系列科技系統、資金管理等要求。
此外,申請人須向金管局提交獨立評估報告,內容包括6個主要范疇——企業管治及風險管理、儲值金額管理、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資金籌集制度、科技風險管理、支付保安管理以及業務持續運作管理。 金管局可能采取現場與非現場審查,獨立評估、檢閱報告以及與持牌人管理層會面等方式規管持牌人。此外,公司均需在香港注冊成立公司,才可在港進行儲值支付業務。
在支付限額方面,金管局的監管方式不同于央行。 根據香港金管局高級助理總裁李達志曾介紹稱,考慮到申請者的業務性質不同,金管局不會以“一刀切”的方式劃定限額,申請人可以根據過往交易記錄提出建議,但金額越高,金管局對于該機構的反洗錢等風控措施的要求也就更高。香港金管局貨幣管理助理總裁鄭發補充稱,站在反洗錢的角度考量,如果有關儲值支付工具的交易范圍僅限于香港本地,對應的監管要求就比較低,但如果涉及跨境支付等功能,要求就可能會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鄭發表示,條例生效后,金管局將繼續受理SVF牌照的申請,沒有特別時間期限。但他相信,目前發出的牌照已基本涵蓋香港市場上的儲值支付工具。
香港市場尚未飽和
相較于內地200多家企業擁有第三方支付牌照,香港的第三方支付市場參與者仍較少,競爭遠不及內地充分。
正是看到了香港支付市場尚未飽和,因此不少內地企業競相進場布局。金管局主管李樹培曾透露,潛在申請支付牌照的機構約有26家,主要是內地的營運者。易觀支付行業分析師王蓬博對記者表示, “首先,香港作為國人旅游熱點地區,是第三方支付公司擴展場景不可忽視的地區之一。其次,香港自身的第三方支付市場開發遠遠不及內地。內地第三方支付公司的進入,將推動自身業務增長。最重要的是,香港作為國際貿易口岸以及金融中心,仍然是第三方支付企業開展跨境支付業務的必須踏板。”
就目前國內的情況看,眾多企業花重金收購支付牌照都是為了互金布局需要,但更深層是為了形成資金流閉環,再擴寬到其他業務。同時,提供開放性支付交易平臺,獲取了眾多交易數據,就能在發展出其他更多的業務。
就申請香港的企業類型而言,一位不具名資深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目前申請香港支付牌照的企業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已經成熟的支付企業,比如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另一類則是在國內現在因政策從緊沒有辦法拿到牌照的企業。“其實他們拿牌照的意圖很明顯,就是在香港市場還未飽和之前就搶占相關市場份額。”
目前掀起的申請香港支付牌照究竟是否具備布局的價值?王蓬博對記者表示,第三方支付公司如果去美歐等地區開展業務,必須遵循當地金融監管法律法規。香港支付牌照的價值看香港經濟發展狀況,及香港是否能夠長期保持現有的國際貿易和金融中心的地位。
對此,上述資深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最重要的還是后續業務開展的問題。比如香港金管局對支付機構業務的界定,以及香港支付行業和內地支付行業監管和基礎設施互通的問題。“支付牌照本身就值錢,布局之后肯定是不會虧的。在內地剛剛開始發牌照的時候,也是一窩蜂的都去申請,現在監管趨緊以后,即使從未開展實際業務的支付牌照價格也相當不菲。由此可見,趁早布局絕對不會是壞事。”
【來源:中國經營報 作者:汪青】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