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大選全景回顧】特朗普憑什么能贏得大選?態度

鈦媒體 / 胡勇 / 2016-11-09 16:07
這場選戰是充滿了陰謀和謊言的鬧劇,在政治和欲望的漩渦中,兩位主角和他們的陣營、國家機器、分峙的美國群體及階層為了各自的希望和立場而相互廝殺、杯葛,這是史上最混亂...

特朗普挑戰的不止是美國現行的政治秩序格局,也是在顛覆一套既得利益者制定的游戲規則 Damon Winter/The New York Times 來源:《紐約時報》

特朗普挑戰的不止是美國現行的政治秩序格局,也是在顛覆一套既得利益者制定的游戲規則 Damon Winter/The New York Times 來源:《紐約時報》

文章來源:鈦媒體 作者:胡勇

2016年10月30日,知名選舉數據分析網站538在賽前宣稱,已經108年無冠的芝加哥小熊隊(Chicago Cubs) 奪得MLB (美國棒球職業大聯盟)世界大賽幾率比特朗普贏得大選的機會還小。

但就在幾天后,在1:3的絕境中,小熊隊將比賽拖入了搶七局,連戰10番之后以8:7戰勝對手獲得了108年來的第一個世界大賽冠軍。

這幾乎就是特朗普大選的戲劇性預演。2016年11月9日,美國大選塵埃落定,出乎大部分主流媒體的意料之外,特朗普這個從未有任何從政經驗的門外漢,成為最后的贏家,使得2016年又增加一個黑天鵝事件。

在這背后,是美國社會內部的幾個維度的結構性變化結合上媒體以及移動互聯網共同作用的結果。

特朗普崛起的土壤

1946年,世界大戰剛剛結束一年之后,英國首相丘吉爾在訪美期間發表了他著名的“鐵幕”演說。

在美國,是年直到1964出生的群體被稱為“嬰兒潮”(Baby boomers),1946年,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John Trump)出生于紐約,1947年,希拉里·黛安·羅德姆(Hillary Diane Rodham)出生于芝加哥。70年后,千禧年一代已經取代“嬰兒潮”成為美國人口中最大群體,特朗普與希拉里則圍繞著第58任美利堅合眾國總統的職位展開了一場讓人嘆為觀止而匪夷所思的斗爭。

盡管早在70年代就是共和黨人里根競選總統的支持者,但是遲至1987年,特朗普才被視作一個共和黨人,但是到了1999年,特朗普又改換門庭成為一個改革黨(Reform Party)黨員,但是在2000年,因為和改革黨內部的糾紛而選擇了退出。從2001年起,特朗普成為了一名民主黨人,直到2008年,他又轉而支持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John McCain)并在2009年再度注冊成為共和黨人。

根據統計,從1990年的選舉循環(election cycle)到2011年2月為止,特朗普共資助了96位競選聯邦職位的候選人,其中48位是共和黨人,但特朗普捐助最多的10位接受者中,6位是民主黨人,得到捐助最多的一位是共和黨人,金額不到2.5萬美元。

政治獻金并不是特朗普唯一參與美國政治游戲的方式,事實上,早在1988年的時候,他就表示“或許”會參加總統選舉,12年后,他的說法變成了“正在考慮”,而到了2004年,特朗普的說辭是“正在鄭重”考慮,最終,每次他都沒有正式參加選戰。

2011年的時候,特朗普也曾躍躍欲試,他在奧巴馬總統的出生地問題上掀起了陰謀論的論調,但此后僅僅一周,奧巴馬就對外宣布了擊斃本拉登的輝煌戰果。最終,盡管聲稱“我堅信如果自己參選,一定會贏得初選及大選”,但特朗普還是放棄了參加總統選舉。在這一年,特朗普出版了新書《度過難關:讓美國重新登頂》(Time to Get Tough: Making America #1 Again),在里面他提到“非法移民就是以美國納稅人為目標的破壞球”。

在2013年的保守派政治行動大會(Conservative Political Action Conference)上,特朗普作為特邀嘉賓在演講里將矛頭直接指向了移民改革,他稱如果1100萬非法移民獲得了投票權的話就“有1100萬人投票給民主黨”。同時,特朗普還對奧巴馬政府的醫療保險(Medicare)、醫療補助(Medicaid)和社會安全金(Social Security)體系提出了尖銳的批評。

也是在這一年,特朗普花費了100多萬美元研究參加2016年總統選舉的可能性,在密歇根州共和黨人的一次集會上,特朗普預言希拉里最有可能成為民主黨2016年總統候選人,而共和黨人一旦“沒有挑對人就會滿盤皆輸”。

三年之后,一切都照著特朗普之前預案和預測的那樣發生了。

2015年3月23日,前得克薩斯州議員泰德·科魯茲(Ted Cruz)宣布參加總統競選,他也是共和黨第一個宣布參選的主要候選人。

2015年4月12日,希拉里正式宣布參加2016年總統選舉。

2015年4月30日,前佛蒙特州議員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宣布參選。

2015年6月15日,共和黨人杰布·布什(Jeb Bush)正式宣布參選,布什家族一門為前佛羅里達州州長背書,更被黨內一致看好。

一天之后,特朗普宣布加入選戰,正式登上了美國政治游戲的最高舞臺,而他也是自1940年和羅斯福競選總統的溫德爾?威爾基(Wendell Willkie)以來第一個僅僅只有從商經歷的候選人。如果特朗普最終贏得大選的話,那他將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沒有任何政府或軍隊經驗的總統,亦是艾森豪威爾之后第一個沒有從政經歷的總統,同時,他還將是歷史年齡最大的首任總統。

1979年,為了建造紐約特朗普大廈而開始拆除邦威特大廈的時候,出于節省成本和工期的考慮,特朗普下令拆毀了他此前承諾的捐給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的大廈正面的有著50年以上歷史浮雕,這一粗暴的舉動引起了軒然大波,時任市長郭德華的發言人譴責特朗普“應該為城市里的人民擔負起道義上的責任”。

這些鋪天蓋地的批評反倒讓其時過而立之年不久的特朗普對社會輿論有了自己獨特的認識,發現各種批評在實際上幫助他擴大了自己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他由此發現了互聯網興起后仿佛真理一般的普遍規律:

”好的宣傳報道比壞的更好。從長遠的觀點來,不利的宣報道又比完全沒有宣傳報道要強。”

到了1986年,特朗普在翻修沃爾曼溜冰場(Wollman Rink)過程中的表現為他贏得了廣泛的民心和支持。在市政府的主導下,這座始建于1950年的冰場在1980年開始翻新,原本預計的工期是2年半,但是到了1986年,在浪費了上千萬公帑之后,工程仍然沒有完成。

直到特朗普主動接手之后,只用了195萬美元就在3個月內完成了溜冰場的翻新,整個工程最初的預算甚至比這還多出了75萬美元。特朗普不僅順利完成了翻修,同時還為溜冰場規劃出了成功的盈利模式,保證了它的持續運營。

在拖沓而失敗的6年時間里,沒有一位官員為工程拖期承擔過任何實際責任,特朗普對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和能力大為不滿。同時,他也認識到了另外一條真理,即使自己是一個成功的商人,能影響到這些政客的決策,但是往往不能讓他們采取任何實際的行動,但是政客通常都會懼怕新聞界:

“造成壞輿論,即使說得含糊些,絕大多數的政治家也會跳起來。因為造成壞輿論可能使他們失去選民,而一個政治家失去足夠多的選民,他就不能再次當選。”

這些經驗,現在都有了用武之地。

在參選聲明中,特朗普關注的議題包括非法移民、就業機會流失、居高不下的國債負擔、犯罪和伊斯蘭恐怖主義,在演講里,特朗普提到了“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而這也成為他的競選口號。

特朗普在演講里聲稱墨西哥移民“他們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問題,他們帶來了毒品,帶來了犯罪,他們是強奸犯”,這直接導致了 NBC、梅西百貨、西語電視網 Univision 和 NASCAR 和它解除了合作關系,包括杰布·布什、桑德斯乃至希拉里等候選人也因此對特朗普群起而攻之。

然而,特朗普卻對此置若罔聞,在另一份聲明里,他認為沒有別的說法“能更簡單更準確地形容”非法移民的糟糕狀況,他還警告“嚴峻的傳染病正通過邊境流進來”。

從1990年到2014年,美國的非法移民已經從350萬增加到了1100萬,到2014年時,全美的外國人口已經超過4360萬。

最初,共和黨內部并未認真重視特朗普,擔任眾議院議長的共和黨領袖保羅·瑞恩(Paul Ryan,中文世界習慣稱其泡軟)等黨內精英甚至擔心特朗普的出格言論會影響到共和黨的形象和票倉,共和黨在過去的6年里遭遇的潰敗使得這些當權派如履薄冰。

早在2010年時,共和黨認識到了民間對華爾街勢力的普遍反感,于是,他們把自己募集資金的目標轉回到了傳統最大來源之一的了金融產業上,這一舉措收獲到了明顯的效果,更多而工薪階層和中等收入白人群體轉而支持共和黨。

【美國大選全景回顧】特朗普憑什么能贏得大選?

2008~2012年間,兩黨支持者的變化趨勢 來源:皮尤

皮尤的調查顯示,從2008年到2012年的四年間,共和黨登記選民在受訪者中的比重從39%上升到了43%,而民主黨等級選民則從51%下跌到了48%,兩黨選民之間的差距極大縮小。而在白人群體中,雙方支持者變化則更為懸殊,民主黨白人選民從44%下滑到40%,而共和黨則從46%上升到了52%。

在奧巴馬的首個任期內,共和黨爭取到了更多的白人選民,在年收入3萬美元以下的低收入群體中,共和黨相較民主黨的劣勢被大大縮小,而在大學未畢業的低學歷群體中,共和黨的優勢則取得了顯著的擴大。

皮尤在2011年發布的一份兩黨群體調研中列出8個分類群體,其中“中立派”(Disaffecteds)的數量占了全國人口和等級選民中比重都達到了11%,他們對政府和企業都持批評態度,同情貧窮階層并支持社會福利計劃,他們之中的大多數人對移民抱有戒心,同時也懷疑政府能夠解決好問題,他們在經濟上的壓力最大并對自己未來的經濟狀況頗感悲觀。在這個群體中,共和黨選民及獨立派偏共和黨選民的比重高達60%。

盡管輸掉了總統大選,但是在奧巴馬的第一個任期內,共和黨卻成功地吸引了大量選民。但是,一些保守派智囊此時告誡共和黨因為捐助問題已經和和大商業公司、富裕階層走得太近,他們敦促共和黨立法者等項目上制定能夠直接作用到投票者的利好政策,向長期失業者提供工資補助、搬遷補貼等并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然而,當時無人理會這些建議。

到了2012年,共和黨候選人米特·羅姆尼(Mitt Romney,中文世界慣稱米蓉泥)在選戰中輸給了奧巴馬,之后,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委托了進行了一次全面的評估,這份評估建議共和黨支持“全面的移民改革”或者“更加面向核心選區”。

但是,為數眾多的藍領共和黨選民將他們的怒氣和不滿蔓延到了共和黨領導層,這些人把移民視作文化和安全上的威脅,制造業工作機會流失以及不斷涌入的移民造成的競爭壓力更讓這些共和黨支持者感受到了經濟上的壓力。 

【美國大選全景回顧】特朗普憑什么能贏得大選?

【美國大選全景回顧】特朗普憑什么能贏得大選?

2007~2014年每小時收入的變化趨勢 來源: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

從2008年到2012年,美國各階層時薪收入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又以中低收入(10th、20th 及30th)階層的滑落程度最為嚴重,而高收入階層(90th、95th)的收入反而在此期間小幅增長。

【美國大選全景回顧】特朗普憑什么能贏得大選?

1948~2013生產力和每小時收入的變化趨勢 來源: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

1979~2013年每小時收入變化趨勢 來源: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

1979~2013年每小時收入變化趨勢 來源:Economic Policy In-stitute

在更加宏觀的時間維度上觀察自戰后到2013年間的生產力和每小時收入變化情況,美國人民的收入增長從70年代起開始陷入停滯狀態,和不斷增長的生產力之間的罅隙越來越大,從1979年到2013年,生產力的增幅為64.9%,而每小時收入的增長僅有8.2%。

更加觸目驚心的是,從1979年到2013年,低于平均收入(50th 及以下)的階層每小時收入幾乎維持不變,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高收入階層(70th 及以上)的顯著增幅。在1995年到2000年的5年間,各階層收入增長勢頭明顯且相對均衡,但是自2000年到2013年間,低收入階層收入不斷下滑,而高收入階層則攫取了絕大部分社會財富。

在過去16年里,美國人民的財富不斷縮水、貧富分化不斷加劇,由此導致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又進一步加劇了國內內部的不穩定因素,在此基礎上,各種族、階層的對立越來越明顯。

而共和黨亦讓自己的選民和支持者失去了信心,黨內精英們拋棄了一直是他們最忠實投票者和捐助者的白人藍領,在過去幾十年里,這些普通人在經濟上陷入困境,同時還要面臨著各種不確定性風險。在極度失望之下,越來越多的中下階層共和黨選民開始注意到特朗普這個橫沖直撞擠入以往由政治精英們把持的政治游戲的野蠻人。

曾經擔任喬治·布什總統白宮新聞發言人的阿里·弗萊徹(Ari Fleischer)對特朗普的崛起感到憂心忡忡,他表示:無論是不是核心層,這對共和黨的政治競選來說都是一場絕對的災難。而如果特朗普勝出了,那將改變已經習慣了共和黨權力結構的一代人的成長方式。

2015年7月21日,前俄亥俄州長約翰·凱西克((John Kasich))宣布參選,成為共和黨內的第17位總統提名候選人,這是美國歷史上一黨出現的最多總統候選人,民主黨方面的候選人只有6人。

至此,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戰爭終于打響了。


被新聞左右的公眾情緒

【美國大選全景回顧】特朗普憑什么能贏得大選?

最受美國人民關注的問題 來源:PRRI

PRRI 在2015年發布的調研顯示,最為美國人關注的話題為健康保險(63%)、恐怖主義(62%)和工作失業問題(60%)。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各自最關注的問題并不相同,前者是健康保險,后者則是恐怖主義。

在宣布參選之后,美國發生了眾多和上述議題密切相關的事件。

6月17日,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Charleston)的一座教堂發生了槍擊事件,一名白人男子持槍射殺了9名黑人。

6月25日,最高法院6:3維護了《可負擔醫療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在34個施用該法案卻沒有健康保險交易所的州里,聯邦津貼可以用來補助健康保險。

第二天,最高法院又以5:4的投票結果驚險通過了同性戀婚姻在全國范圍內的合法化。

與此同時,在新罕布什爾州、愛荷華州和全國的共和黨選區的民意測驗里,特朗普就已經成了數一數二受歡迎的候選人。這一點上,他和桑德斯有著驚人的相似,后者也出人意料地成為民主黨內和希拉里并駕齊驅的候選人,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同樣是在民意測驗上居于第二位,特朗普的支持率是11%,而桑德斯則高達35%。

到7月份時,新罕布什爾大學和薩福克大學(Suffolk University)的民意測驗顯示,特朗普在年輕、低教育程度和低收入的選民中更受歡迎。薩福克大學還在民意調查中發現,在18~44歲的選民和對政治興趣較少的選民中,特朗普比其他共和黨候選人都受歡迎。昆尼皮亞科大學(Quinnipiac University)的民意測試發現,特朗普的堅定支持者涵蓋了黨內包括茶黨運動支持者和溫和派在內的意識形態光譜各異的選民。

【美國大選全景回顧】特朗普憑什么能贏得大選?

9月份,特朗普在長島的一次競選活動上 Credit Damon Winter/The New York Times 來源:《紐約時報》

但是,新罕布什爾大學的民意測試還指出,只有7%的共和黨人將特朗普視作大選中最合適的共和黨總統候選人。

2015年8月6日,Fox News 舉辦了共和黨第一次初選辯論,包括杰布·布什、特朗普、肯塔基州參議員蘭德·保羅(Rand Paul)、科魯茲等10名候選人參加了辯論。在會上,特朗普表示拒絕效忠自己之外別的黨內總統候選人,同時也拒絕了承諾不以獨立身份參加競選。

特朗普還宣稱將在美墨邊境修筑圍墻,表示如果不是自己根本就不會有人討論非法移民問題,并言辭激烈地抨擊了將非法移民放入美國的“愚蠢領導人”。

這場辯論吸引了超過2400萬觀眾,而在4年前的共和黨初選辯論觀看人數最多的一場也只有710萬而已。

不到一個月后,特朗普最終還是和共和黨達成了協議,放棄了自己之前拒絕承認其他人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態度。他聲稱自己從中“什么都沒有得到”。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特朗普在共和黨內的口碑實現了逆轉 來源:Economist/YouGov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特朗普在共和黨內的口碑實現了逆轉 來源:Economist/YouGov

8月21日,聯邦選舉委員會(Federal Election Commission)發布了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支持的候選人名單,特朗普成了唯一一個沒有任何組織支持的候選人。

然而,這個政治外來漢卻不斷獲得越來越多的支持者。

CNN 與 ORC 在7月初發布的民調顯示,12%的受訪者支持特朗普,這個比例僅僅低于杰布·布什的19%,而在 CNN 和 WMUR 的新罕布什爾州民調中,特朗普同樣居于第二位,也只是落后于布什。其后,特朗普在民調中支持率就一路攀升,Economist/YouGov 的民調樣本中,特朗普的支持率最終反超了布什,把他作為首選和次選的登記選民比例高達27%,而排在第二位的布什僅僅只有18%。

1994年到2016年間對移民態度的變化 來源:皮尤

1994年到2016年間對移民態度的變化 來源:皮尤

與此同時,特朗普在非法難民問題上的態度也越來越強硬。

8月,在新罕布什爾自己的第一次市民大會上,特朗普表示自己非常歡迎那些合法入境的墨西哥移民,但宣稱“如果我當上總統,第一天就要把(非法移民)趕出去”。同時,他還表示要在兩國邊境修筑“不是我們現在有的玩具一樣的”圍墻。之后,特朗普還聲明筑墻的費用應該由墨西哥承擔。

共和黨全國委員會(Republican National Committee)主席雷恩斯·普利巴斯(Reince Priebus)事后打電話給特朗普希望他收斂非法移民問題上的言論立場,然而特朗普對此置若罔聞。同時,黨內的競選對手科魯茲及國會議員史蒂文·金(Steve King)也在這一問題上表示了對特朗普的支持。

盡管皮尤的調查顯示,在過去20多年的時間里,美國人對移民的整體印象越來越趨于正面,特朗普在非法移民問題上的激烈態度依然因為現實因素而受到越來越多人的認同。

里克·佩里(Rick Perry)和斯科特·沃克(Scott Walker)退選之后,到了9月底,外界公認的共和黨內部最具競爭優勢的候選人只剩下六人,特朗普和前知名神經外科醫生本·卡森(Ben Carson)占據民調前兩位。10月的第三場黨內辯論之后,前惠普 CEO 卡莉·菲奧瑞納(Carly Fiorina)和杰布·布什的優勢蕩然無存,科魯茲開始后來居上。

【美國大選全景回顧】特朗普憑什么能贏得大選?

襲擊發生3天后,聚集在事發處哀悼的法國群眾 MIGUEL MEDINA / AFP/Getty Images

到了11月初,卡森甚至開始迎頭趕上特朗普。

然而,11月13日發生在巴黎的恐怖襲擊造成了130人遇難、368人受傷的慘烈結果,ISIS 宣稱對這起造成二戰以后法國最死傷最多的襲擊事件負責。對穆斯林極端恐怖主義勢力的擔憂和戒備彌漫世界,而特朗普則借助這個機會聲明了他嚴厲的反恐政策。

事件發生僅僅一周后,特朗普表示他要在全國范圍內建立一個數據庫來追蹤穆斯林極端恐怖分子,建立這個數據庫就是為了“制止那些人非法進入我國”。同時,他還表示要對“特定清真寺”進行監視以對抗恐怖主義,特朗普提到紐約警局在911襲擊之后就采取這樣的措施,因此“我們之前做過的,我們現在又要這么做”。

在彭博的民調中,過半受訪者反對接納敘利亞難民 來源:Bloomberg Politics

在彭博的民調中,過半受訪者反對接納敘利亞難民 來源:Bloomberg Politics

受到巴黎襲擊事件的刺激和影響,全美都掀起了一股對移民的強烈反對情緒,在這種大環境下,由于移民和恐怖主義問題上的態度較為溫和,卡森的民調逐漸下滑落后。而和特朗普一樣在移民問題上態度接近的科魯茲得到了更多的支持。

12月2日,在加州圣貝納迪諾(San Bernardino)發生槍擊案并造成14人死亡,FBI 將此案定為“恐怖主義事件”,兩名行兇者是一對夫婦,男子是一名遜尼派穆斯林,發動襲擊前,妻子則在 Face-book 上一個和她相關的賬戶上向 ISIL 首領宣誓效忠。

其后,特朗普在南加州的一次集會上表示在“國家有關部門弄清楚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之前”應該頒布一道臨時禁令,“徹底而完全地關閉”任何穆斯林進入美國的途徑,而臺下的聽眾也紛紛鼓掌表示贊同。連說了三次“我們別無選擇”之后,特朗普表示“我有一些朋友就是穆斯林,他們是很好的人,但是他們知道我們現在遇到問題了”。

到2016年5月時,特朗普稱禁令只是“一個建議”,下個月的時候,他表示自己當選總統后,在“弄清楚如何終結威脅前”將禁止“那些來自歷史上有過針對美國及盟友的恐怖主義行為國家的移民”進入美國。

五角大樓在次日發表聲明對特朗普的提議表示擔憂,認為這只會強化 ISIL 勢力,而英國首相和法國總理也紛紛發出聲明對特朗普進行了譴責,法國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National Front)黨魁瑪琳·勒龐(Marine Le Pen)對此也不感興趣,而包括共和黨全國委員會和普利巴斯等在內的領導層對此也持異議。僅有荷蘭右翼政黨自由黨(Party for Freedom)領袖對特朗普的主張大加稱贊并認為其“勇敢”并“對歐洲有好處”。

盡管反對聲音頗大,但是,民間對特朗普的支持熱情反而水漲船高。

各個主要候選人在2015年全年的報道量和報道傾向 來源:Shorenstein Center

各個主要候選人在2015年全年的報道量和報道傾向 來源:Shorenstein Center

根據哈佛大學的研究,在 CBS、FOX、NBC、《洛杉磯時報》、《紐約時報》、《今日美國》、《華爾街日報》、《華盛頓郵報》 八家媒體的大選報道中,相比其他候選人,特朗普占據了更多的曝光量,而且,媒體在關于他的報道傾向總體是偏正面的。

和一般外界想象的不同,特朗普在媒體中出現最多的報道并不是他的關于非法移民等問題的強烈言論,事實上,關于特朗普競選活動、民意調查及他以黑馬姿態脫穎而出的報道在全部報道中的比重超過了一半,這其中近八成的報道又是正面性的。

特朗普在美國群眾所關心的議題上的強硬而直面現實的態度立場不僅制造了極大的話題性,吸引了廣大媒體和社會各階層的注意力,同時,借助這樣的方式,這個沒有任何政治和行政經驗的商人也借助這樣的方式成功地向大眾宣傳傳播了自己的政治理念。

2016年3月3日的共和黨電視辯論共吸引了1700萬觀眾,3天后收看民主黨辯論的觀眾僅僅只有550萬,共和黨11場辯論的平均收看觀眾為1620萬,比民主黨第一場也是其觀眾最多一場的電視辯論的1580萬還看,民主黨8場辯論的平均觀眾僅有920萬。

在這場辯論上,當被播出自己之前三段前后觀點矛盾的視頻后,特朗普的回答是“我從未見過任何一個成功的人不懂得變通。第一次問我這個問題時,我并不知道具體的情況,后來我回去了解了一下,我不就改變了嗎?難道你是想說你一旦犯了錯誤,之后就再也不能糾正,只能一輩子錯下去了嗎?”。與此同時,在科魯茲等候選人聲明 H1B 簽證的主張的同時,特朗普則表明自己在移民問題上的立場是要拒絕非法移民而把更多的優秀人才吸引留在美國。

這為特朗普獲得了更多的支持。

3月4日,卡森醫生宣布退選,并在一周之內宣布支持特朗普。此時,門外漢特朗普突出重圍成為總統候選人的幾率越來越大,這引起了共和黨內建制派的不滿,他們要求羅姆尼和保羅·瑞恩出面參選,然而,前者早在1月底就拒絕了這樣的請求,后者也在4月份表明不會參選。

隨著特朗普選情越來越利好,他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可能性不斷增加,這時,增長俱樂部(Club for Growth)等反特朗普運動的幕后支持者想方設法準備從4月的初選開始抵制特朗普,對每個選舉人進行游說來避免特朗普獲勝。

3月21日,希拉里在 AIPAC(The American Israel Public Affairs Committee,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的年會上發表講話,批評特朗普在以色列問題上保持中立并尋求和巴勒斯坦進行和平談判,并表示“我強烈地認為美國絕對不能在以色列安全問題保持中立”,對聲稱“以色列的安全是沒有商量余地的”。

特朗普稍后在 AIPAC 的會上也發表了講話,指責聯合國在和平談判中毫無作用,并將希拉里形容為“徹底的災難”并批評了她和奧巴馬對伊朗的姑息養奸,他聲稱“我的首要事務就是廢除和伊朗的災難性協議”。

 

科魯茲婚外戀丑聞曝光

3月22日,歐盟多個總部所在地布魯塞爾發生爆炸襲擊事件,其后,ISIS 宣布對襲擊負責。恐怖主義的陰影再次籠罩歐洲。

與此同時,特朗普、科魯茲和凱西克之間的選戰愈加白熱化。然而,就在這時,一直對特朗普虎視眈眈的科魯茲卻陷入了婚外戀丑聞,而且他的婚外情對象多達5位。這樣的行為在他的主要支持者福音派選民看來顯然是難以容忍和接受的。

最終,特朗普在以53.3%支持率贏下了印第安納州并拿下了全部的57張選舉人票后,他已經獲得了1001張選舉人票。結果出來之后,科魯茲便宣布退出大選,次日,凱西克也做出了同樣的決定。

特朗普在共和黨初選中大獲全勝 來源:《華盛頓郵報》

特朗普在共和黨初選中大獲全勝 來源:《華盛頓郵報》

4月底,特朗普發表了關于其以“美國為先”(America first)為主旨的外交政策講話。他聲稱要終止“毫無理性的移民政策來進口極端主義”,表示雖然和“中俄兩國在許多特別不同處,但是必須用開放的視野對待他們”,然后與“兩國和平相處建立友誼”并“在共享利益的基礎上尋求共識”。同時,他還要加強美國軍隊實力維護區域和平但盟友卻需要同樣承擔軍費支出,并主張消滅伊斯蘭恐怖主義勢力及加強對國內的制造業和貿易保護。

這就是特朗普的“理性”(rational)外交政策,也意味著他主導下的美國放棄霸權的內縮的新外交戰略方向。

五月的初選尚未開始,特朗普卻已經成了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唯一的競選者。到了5月中旬,特朗普的高等教育綱領開始浮出水面,他提出將對聯邦學生貸款體系進行徹底的改革,將政府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交由當地銀行,而各個大學也要來共同承擔風險。

在這樣的前提下,學校便不得不考慮學生的畢業和就業問題,于是,父母和 FAFSA(Free Applica-tion for Federal Student Aid,聯邦助學金申請)在決定學生貸款上的作用將變小,取而代之的是學生、學校和當地銀行將承擔更多的責任。

而學校和銀行也能根據學生的主修課程和工作收益等因素來考慮貸款,這意味著選擇就業壓力大、收入低的人文學科的普通大學的學生將更難得到助學貸款。同時,綱領還會鼓勵社區大學等推動職業培訓課程,而且這份綱領還指出,將會逐漸淡化由奧巴馬在任時司法部和教育部在民權事務上對各大高校的介入和影響。

這份深中肯綮的教育改革計劃,和此時在選戰中正與希拉里殺得難解難分的桑德斯的免費大學教育主張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稍后,在美國社會里極具經濟實力和和影響力的 NRA(National Rifle Association,美國步槍協會)表示支持特朗普,而他們上次支持共和黨參選者還是4年前對羅姆尼表態,而那時已經是大選即將進入尾聲的10月初了。

到了5月26日,特朗普正式獲得了提名所需要的1237張選票,在6月7日的最終初選的意義僅僅是幫助特朗普打破記錄而已。

此時,特朗普總共動員了約1340萬共和黨選民,打破了布什在2000年初選中創造的1203萬記錄,也創造了該黨1854年成立以來的最高紀錄。在持續四個月的黨內初選里,特朗普的投票者最終總計達到1401萬,支持率接近45%。

6月12日,奧蘭多一家同性戀酒吧發生槍擊事件,造成包括行兇者在內的50人死亡及53人受傷,這是美國歷史單個槍手造成的死難者最多的案件,也是美國歷史上造成 LGBT 群體遇害最多的案件,同時,還是911以來遇難者最多的恐怖襲擊事件。行兇者是一名穆斯林,在槍擊過程中撥打911電話并向 ISIL 首領宣誓效忠。

特朗普稍后發表聲明,他在里面指出:

我說過這會發生,現在它卻變得更糟。我試圖去保護眾人避免下一次恐怖襲擊,我們已經無法在忍受政治正確了……我們需要保護不管什么背景與信仰的所有美國人,不讓他們受到激進伊斯蘭恐怖主義的威脅。我要成為為所有美國人考慮的總統,我要保護維護所有美國人。我們將讓美國再次安全、再次偉大。

奧巴馬和克林頓的聲明中沒有出現任何和“伊斯蘭”有關的字眼。

到了6月13日,特朗普發表講話闡述了他的反恐、移民和國安安全戰略,在里面他提到擯棄希拉里以政治正確為利益出發點的移民政策,而要采取“維護美國人價值觀”的主流移民政策,特朗普還批評了奧巴馬行政分支“妨害情報收集、不支持執法部門,卻把政治正確放在安全和所有常識之上”。

就在10天后,英國脫歐公投獲得通過,歐洲政治格局就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這樣的孤立主義趨勢恰好又和特朗普內收更加關注國內的方向遙相呼應。

006tNc79gw1f9dzy8bsx4j30uy0lyjtf1

希拉里取得了民主黨初選的勝利 來源:《華盛頓郵報》

在民主黨一方,希拉里最終還是在6月初有驚無險地戰勝了桑德斯,在6月26日的民主黨全國大會上,希拉里正式接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她也成了美國政治史上首個主要政黨的總統候選人。

7月15日,特朗普在 Twitter 上宣布提名彭斯為他的副總統人選。

在7月21日的共和黨全國大會上,特朗普成為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在隨后發表的時長75分鐘的演講中,特朗普指出美國正處于警察被攻擊、恐怖主義肆虐、生活方式被威脅的危機之中,而他把自己的主旨“法律和秩序”(Law and order)反復強調了四遍。

當特朗普發誓自己會“直白而誠實地”講述這個國家存在的問題時,一名臺下選票人潸然淚下地歡呼“放馬干,唐納德!”。而全美共有3200萬人在電視前觀看了特朗普的演講,蓋洛普之后發布的調查顯示,認可特朗普講話的受訪者僅為37%,持負面態度的高達58%,之前希拉里在全國大會上接受提名發表演講的認可程度為36%,不認可者達到59%。

只有36%的人表示他們更愿意投票給這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高到51%的美國人表示這次大會讓他們不愿再給特朗普投票,這是蓋洛普進行的15次調查里“不愿投票”比重最多的一次,之前最高的比例為38%。但是,特朗普還是在黨內贏得了廣泛支持,73%是共和黨或傾向共和黨的美國人表示愿意投票給特朗普。

CNN 及 ORC 的調查則顯示,18%的受訪者表示特朗普的講話“糟糕”這是自 CNN 在1996年設立該調查差評率最高的一次講話。45%的受訪者認為特朗普的講話反映出了他們的感想,而48%的人認為這個講話不符合他們的觀感。

在會前,特朗普的支持率只有39%,講話之后則提升到了46%,認為特朗普競選是為國服務而不是謀私利的受訪者達到52%,而對希拉里持同樣觀點的人群是44%。在國家事務上更信任希拉里的受訪者在民主黨大會召開前是57%,會后,則降低到了50%。

歷史的轉軸終于緩緩轉動,一道沉重的大幕漸漸升起,在美國這個動蕩叢生、弊病積弊遍布社會、內憂外患相伴的擂臺上,特朗普和希拉里終于迎來了決戰的時刻。

 

電子郵件震動大選

2015年3月2日,《紐約時報》率先披露了希拉里在2009年到2013年間擔任國務卿時架設私人郵箱處理公事的消息。事實上,追溯到2013年時,就已經有報道稱一位黑客入侵了希拉里助手西德尼·布魯門塔爾(Sidney Blumenthal)的郵箱發現其發給希拉里的備忘錄和郵件的收件地址都是 hdr22@clintonemail.com。

早在2005年,國務院就規定除非緊急情況和私人事務之外,“正常的每天的操作”需要在政府服務器上操作,盡管希拉里聲稱自己“得到授權”和數字安全官員討論其郵件系統,但是并沒有證據證明她獲得了相關部門的批準,而早自擔任紐約州參議員及2008年大選時就開始使用私人郵箱處理公務。

根據美國國家檔案和記錄管理局(National Archives and Records Administration)表示,利用私人郵箱而非政府地址郵箱來收發“所有”郵件“違背了該部門規范各個聯邦機構的長期政策和執行”不相符。而直到去職21個月后,希拉里才將本應在卸任國務卿之前就上交的郵件交給國務院,這也違反了有關規定。

希拉里聲稱,因為她寫給國務院同僚的郵件都是發送到他們的政府郵箱里的,因此她在的郵件“立即就被采集和儲存到了國務院的系統上”,然而,根據規定,將被視作聯邦記錄的郵件儲存起來的方法都是不合法的。在希拉里之前,僅有科林·鮑威爾(Colin Powell)一任國務卿使用商業郵箱處理公務,但和希拉里不同的是,鮑威爾并未架設私人服務器。而且,在希拉里任上,關于管理個人郵件和使用非政府系統的規定有“更細節性和更有操作性的考慮”,一份內部特別備忘錄告誡過國務院雇員不使用政府系統的安全風險。

006tNc79jw1f9ip5yu1dxj30zk0m8whl2

在飛往利比亞的黎波里的 C-17飛機上,希拉里正用黑莓手機檢查郵件 AP file photo

一名國務院的工作人員管理這個從2013年就開始使用的私人郵箱服務器,早在2008年競選總統時,此人就擔任希拉里的 IT 主管隨后就職于她的政治行動委員會,在他入職國務院前,希拉里付給了他一筆5000美元的“計算機服務”費用,進入國務院之后,他的工資繼續由希拉里私人支付。

聯邦政府規定處于該人級別級別的員工可以有兼職工作,但是,要求額外收入不得超過政府工資的15%,而其兼職工作也不得和政府工作有任何利益上的沖突。在歷年的個人財務情況披露文件中,這名工作人員從未將希拉里的報酬列入其中,國務院對他和希拉里在財務上的往來完全不知情。

在2013年初希拉里就任國務卿的同時,此人也辭去了國務院的全職工作轉而成為一名合同工。在這年6月份,希拉里找到了一家位于丹佛的科技公司來管理其私設郵箱服務器,也是從那時起,這個服務器從克林頓夫婦家中遷到了新澤西的一家數據儲存工廠。

負責希拉里私人郵箱的公司宣稱其服務器上的郵件并未沒有“擦除”(wiped),而這意味著前國務卿表示自己在任期間刪除的31000封郵件都有可能被恢復。

早在2014年夏天,在特別任命的調查2012年班加西大使被害事件的眾議院委員會的要求下,國務院律師開始審閱和班加西事件有關的超過15000件文件中,但他們竟然發現沒有一封希拉里官方郵箱的郵件,一些大量反復出現的內容反而更多和希拉里個人郵箱聯系在了一起。到了八月,國務院方面開始同希拉里的顧問及幕僚要協商求取得前國務卿私人郵件。

兩個月后,國務院給從希拉里直至奧爾布賴特(Madeleine K. Albright)的歷任國務卿們發信,要求獲得他們手上的國務有關的文件及郵件。到了12月,希拉里將其私人郵箱中打印出來的超過5.5萬頁郵件呈交給了國務院,而前國務卿刪除的郵件內容遠遠超過她上交的郵件。國務院律師在其中發現了約900頁和班加西事件相關的郵件內容,在2016年2月,國務院將班加西郵件轉交給了調查該事件的眾議院特別委員會。

在2009年10月發給時任中東和平特使的參議員喬治·米切爾(George J. Mitchell)的郵件由于包含過多機密信息,最終整封信唯一沒有被涂黑的部分僅剩下郵件開頭 George。這樣的事實和希拉里之前的言論大相徑庭,前國務卿不僅利用私人郵箱服務器收取別人的信息,同時也用它來發送敏感信息,而且,希拉里曾表示收發的郵件里沒有包含機密信息。

雖然奧巴馬的高級顧問大衛·阿克塞爾羅德(David Axelrod)堅稱不知道希拉里的私人郵箱,然而,國務院的文件卻顯示,包括他以及曾任奧巴馬幕僚長的拉姆·伊曼紐爾(Rahm Emanuel)都使用過這個郵箱和希拉里聯系過。2015年7月,國務院和情報機構在審閱了40封希拉里的郵件之后,發現其中4封包括了國家機密信息。

私人郵箱風波給希拉里的選情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2015年9月初,在 ABC 的訪問中,希拉里因私設郵箱而首次向公眾道歉,她稱“這是個錯誤,我對此感到抱歉,我會為此負責”。

在《華盛頓郵報》和 ABC 9月聯合進行的一項民調顯示,在假設初選投票中,她的支持率較之7月份已經跌去了超過20%。受訪者中僅有1/3支持希拉里在私人郵箱上的處理手段,55%的受訪者表示不認可,只有32%的注冊選民認為希拉里架設私人郵件服務器的方法沒有逾越政府規定,高達51%的選民持反面意見。

此外,34%的選民認為希拉里在郵箱問題上“誠實披露”相關事實,然而54%的選民則認為前國務卿“試圖掩蓋真相”。只有35%的選民認為還可以用“誠實”、“值得信賴”等描述希拉里,而56%的選民則不同意——在5月份的調查中,在這一問題上支持希拉里的選民還有41%,而追溯到2014年6月的時候,那時候,認為希拉里“誠實”的選民則高達53%。

而官方的調查的結果對希拉里也頗為不利。

FBI 調查顯示,希拉里陣營此前聲稱在接到國務院傳票前刪除了私人郵件,然而,事實卻是,希拉里在接到傳票之后2~3周內開始刪除郵件。而且和前國務卿此前聲稱的“政府里每個和我通過郵件的人都知道我使用私人郵箱”事實不符的是,FBI 表示“希拉里發出的郵件并未顯示她的郵箱地址”,而且也只有13個人直接用 hdr22@clintonemail.com 這個郵箱直接和她聯系過。

盡管在給希拉里的地址發信息時總是會遇到“嚴重錯誤”(fatal error),IT 技術支持部門并不知道這個導致“嚴重錯誤”的對象就是希拉里本人是,甚至大部分國務院的工作人員甚至都不知道希拉里有私人郵箱。

FBI 表示,在希拉里上交給國務院的3萬多封郵件里,超過2000封包含了機密信息,其中110封郵件在其收發時仍然處于機密密級,部分郵件標有密級標志,而希拉里此前曾聲明沒有郵件有機密標志。在2014年時希拉里沒有上交國務院的刪除掉的數千工作相關封郵件里,FBI 恢復后發現其中有3封在收發時處于保密狀態并標上了 C(classified)。

然而,事情的發展卻頗有些出人意料。

006tNc79gw1f9hewak47wj30zk0nq0up1

FBI 局長科米在國會聽證會上宣誓FBI PHOTO: YURI GRIPAS/AGENCE FRANCE-PRESSE/GETTY IMAGES 來源:《華爾街日報》

在2016年7月5日的發布會上,FBI 表示“有證據顯示希拉里及其同伙對他們持有的高度機密和極敏感信息非常不細心”,與此同時,盡管存在著“考慮到握有機密信息的情況下造成潛在損害”的證據,但是,FBI 局長詹姆斯·科米(James Comey)依然不建議對希拉里及其工作人員提起訴訟。司法部對此決定表示高度認可。

隨后,在兩天后的國會聽證會上,科米宣布 FBI 的調查結案。

至此,在人們看來,希拉里的私人郵箱事件幾近勾蓋棺定論,沒有人會想到,就在這三個多月之后,科米做出了一個異乎尋常的決定。在距離大選投票還有10天的時候,這位聯邦調查局局長向國會發信,宣布在另一起調查中發現了關于希拉里私人郵箱的新線索,而 FBI 將評估這些郵件“來判斷它們是否包含機密信息,并評估郵件在調查中的重要性”。

在FBI 重啟調查的當天,在飛機上的胡瑪和希拉里 Credit Doug Mills/The New York Times 來源:《紐約時報》

科米所謂的另一起調查亦和希拉里相關,主角是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親密助手胡瑪·阿貝丁(Huma Abedin)的丈夫安東尼·韋納(Anthony Weiner)。

早在2011年,桃色丑聞就使韋納葬送了自己12年的國會議員生涯,而他在2013競選紐約市長的企圖也同樣因為色情信息而無疾而終,盡管如此,但是阿貝丁在丑聞曝光之后依然站在了丈夫一邊。然而,去年夏天,韋納給一個自稱是特朗普支持者的白人女子發了色情信息,其中一張照片背景里甚至還有他4歲的兒子,到今年8月底,胡瑪最終發表聲明與丈夫分居。

事實上,早在去年8月,特朗普就在 Twitter 上宣稱:

看來胡瑪對希拉里的私人非法郵件都一清二楚,她丈夫韋納有一天會告訴全世界的。

孰料特朗普最后竟然一語成讖。

30xp-weinerweb3-superJumbo1

胡瑪和丈夫韋納在今年的 Met Gala 上 Credit Timothy A. Clary/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來源:《紐約時報》

9月份,一名15歲女子聲稱和韋納在網上進行了持續數月的色情信息及視頻交換,隨后韋納承認了事實盡管本人聲稱這只是惡作劇,隨后,FBI 和美國檢察長辦公室開始對此展開調查。結果,他們在韋納筆的記本電腦的時候無意間發現了阿貝丁存在上面的希拉里郵件。

在獲發現這些郵件之后,聯邦調查局副局長最先得到了通報,然后科米獲悉,他在周末和國會部分成員通了電話,此時他并不期望做出任何公開聲明。阿貝丁早先在一份誓言中聲稱她已經把所有在希拉里任國務卿期間自己用來收發工作郵件的電子設備全都上交國務院了。如果 FBI 在韋納的郵件中發現有機密信息的話,這意味著胡瑪就要承擔法律后果。

形勢急轉直下,突然對希拉里不利起來。之前處于下風的還是特朗普。

9月份,在紐約的一個 LGBT 群體募資晚宴上,希拉里表示競爭對手支持者里有一半是“一群喪家之犬,都是些種族主義者、歧視女人的、恐同的、排外的和恐穆斯林的”。這樣的言論在網絡上引起了極大的爭議,最終希拉里也不得不改口表示歉意。

然而,包括 FOX、CNN、NBC 等在內的媒體在發布聲明之后,反而把矛頭指向了特朗普及彭斯,批評共和黨人此前在競選議題上的言論。在希拉里嘲諷貶低特朗普支持者的同時,她在這次晚宴上成功地募集到了大約600萬美元,個別參會者的入場價格高達5萬美元。

特朗普陣營在一封發給支持者的呼吁信寫道:

是時候跟希拉里展示她說的那番話的結果了,我請求你還有數以百萬計辛勤工作又愛國卻被她羞辱的美國人,用幾十塊、一百塊來反擊,或者捐出5塊錢把特朗普選進白宮。

從一開始,特朗普和希拉里之間的競選就是一場實力懸殊的對抗。

006tNc79gw1f9e0cm5s22j30rf0ejdi41

截止2016年10月19日,希拉里和特朗普募集到的競選資金對比 來源:《華盛頓郵報》

到10月19日,希拉里陣營已經使用了93%的競選資金,手中還握有6240萬美元,希拉里從獻金200美元以下的小額捐獻者那里獲得的資金在總額中的比重僅為16%,特朗普一方則已經用掉了96%的募集資金,僅僅還剩下1600萬,小額捐獻者資助的資金比重高達27%。

根據《華盛頓時報》的統計,到10月19日為止,民主黨候選人總共募集到了9.96億美元,其中1/5都來自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Super PACs)和獨立團體,7月12日退出選舉的伯尼·桑德斯(Bernie Sanders)募集到了2.34億美元,來自 Super PACs 和獨立團體的資金則只有630萬美元。

共和黨候選人募集到的資金總計7.27億美元,57%來自 Super PACs 和獨立團體,早在2月就退選的杰布·布什陣營募集到的資金僅有3500萬美元不到,但是從 Super PACs 和獨立團體那里卻獲得了近1.25億美元的資金,5月初退選的泰德·科魯茲(Ted Cruz)募集到的資金為9270萬美元,來自 Super PACs 和獨立團體的資金為8920萬美元。

在主流媒體的集體噤聲下,特朗普盡管之前聲稱要為美國人民發聲,然而,現實卻是,幾乎沒有人為這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和他背后數以千萬計的支持者發聲。早在今年6月份,特朗普方面就宣布,因為《華盛頓郵報》在新聞報道上“驚人的不準確”而取消了它的采訪資格,而有著同樣待遇的媒體還包括 BuzzFeed、Politico、The Daily Beast 和 The Huffington Post,事實上,連傳統上立場就傾向于共和黨的 FOX 新聞在這次大選中對特朗普抱著區別對待的態度。

希拉里就曾經嘲笑過特朗普“就是通過網站向11000人發聲,不過現在也只是1100萬而已,他就只會在 Twitter 發些攻擊性、讓人厭惡和花言巧語的東西”。

于是,4chan、Reddit 及Twitter 成了特朗普及其支持者最主要的輿論陣地,而 WikiLeaks 則推波助瀾不斷泄露其手上掌握的機密信息來推動有關部門對希拉里的進一步調查,互聯網的各種力量最終共同匯聚,在民間形成一股強大的反希拉里力量。

在第一次電視辯論辯論后,民調顯示特朗普遭遇慘敗

9月26日,兩黨候選人的第一場電視辯論展開,結束后,關于主辦方偏袒希拉里的流言就開始在網絡上流行開來,主持人問了特朗普15個問題,同時卻只問了希拉里2個問題,并且未提及最為人關心的私人郵箱服務器、班加西襲擊事件中的瀆職等話題,在回答過程中,特朗普被打斷了41次,而希拉里只有7次。

10月11日,WikiLeaks 放出的郵件顯示,擔任 CNN 特約評論員的民主黨全國委員會臨時主席唐娜·布瑞爾(Donna Brazile)曾經向希拉里方面表示自己“時不時地提前獲得問題”,在電視辯論前,布瑞爾給希拉里陣營發電郵泄露了一個之后果然被現場觀眾問到的問題,而在由 CNN 主辦的市民大會前,她也同樣泄露過問題,而 CNN 的聯合主持人也涉及到其中。

郵件公布三天后,布瑞爾向電視臺提出辭職,到了月底,CNN 發出聲明表示“我們了解到布瑞爾在擔任 CNN 評論員的同時和希拉里陣營存在著往來,我們對此甚為不滿”。

雖然,這樣對希拉里陣營不利的消息本可以推動特朗普的選情,然而,特朗普本人此時也遭遇到了大選以來最嚴重危機。

10月8日,《華盛頓郵報》披露了特朗普和比利·布什(Billy Bush)在11年前的一段“關于女性的非常下流”的對話,這讓特朗普再次陷入到輿論暴風眼的邊緣地帶。

當時正在拉斯維加斯召開競選活動的希拉里表示“太可怕了,我們絕不能讓這種人當總統”,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主席普利巴斯表示“任何女性永遠都不應該用那種詞匯來形容或討論”,羅姆尼、凱西克、杰布·布什等對特朗普進行了嚴厲批評,保羅·瑞恩將特朗普排除在了一個日程安排好的競選集會活動之外,表示他本人不再支持維護特朗普,甚至要求放任共和黨各選舉代表在投票時各行其是,而共和黨全國委員會也暫時中止了對特朗普的所有支持。

30多位共和黨人要求特朗普推出退出大選改由彭斯參加競選,后者雖然進行了強烈的譴責,但“因為他已經向美國人民表達了懺悔和道歉”因此會繼續支持特朗普。

在四面圍攻危機四伏的絕境中,特朗普卻堅稱自己“永遠不會退選,我有生之年都不會退選,不,我不會退出選舉”。隨后,他在一段視頻中道歉的同時還把克林頓夫婦牽涉進來,更稱希拉里“欺負、攻擊、羞辱和恐嚇”女性。

受到該事件的影響,特朗普和希拉里之間的民調差距在10月初不斷擴大,盡管之后特朗普的錄音風波漸漸平息下去,但更多的人都認為共和黨已經是強弩之末無以為繼,然而,就在民主黨、希拉里及其支持者穩坐釣魚臺的時候,FBI 宣布重啟調查并規避司法部直接向國會呈信之后,局面就朝著不控制的方向極速飆進,緊隨其后的克林頓基金內幕的不斷被曝光,這顯示著越來越多將希拉里推入了幾乎萬劫不復境地的可能性。

隨著調查的深入,越來越多的線索開始把總統奧巴馬也牽扯進來,他同樣也使用一個化名的個人郵箱和希拉里聯系。而胡瑪則指認每次希拉里改變郵箱地址的時候都是由她來通知白宮方面的。

WikiLeaks 之后繼續放出的消息顯示,在2015年5月希拉里因私人郵箱問題接受調查的時候,司法部副總檢察長皮特·卡澤克(Peter Kadzik)曾經利用私人 Gmail 郵箱發郵件給希拉里競選主席約翰·波德斯塔(John Podesta)泄露聽證議程。

11月2日,FBI 放出了一份129頁的調查文件,涉及到克林頓總統在2001年卸任前最后一天簽署的一份總統特赦令,對象是曾經遠避瑞士逃脫300年刑罰的交易商馬克·里奇(Marc Rich),馬克的前妻丹尼斯(Denise Rich)曾經向總統圖書館基金捐贈超過45萬美元,還向希拉里的參議員競選活動捐過10萬美元以上,而這些是否和克林頓簽署特赦令的動機有關成了 FBI 調查的重點。

2天后,克林頓基金承認,在2011年借助克林頓65歲生日的名義,希拉里曾經接受過卡塔爾方面的100萬美元饋贈,然而她卻沒有報備給國務院。諷刺的地方在于,希拉里在2009年時上任國務卿時簽署過一份允許政府監管其家庭基金的道德協議,該協議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強基金透明性從而避免美國外交政策被捐款者影響。而僅僅就在一個月前,該基金還矢口否認這筆捐款的存在。

克林頓基金會記錄顯示,包括卡塔爾方面在內,阿爾及利亞、英國等8個國家也向基金進行或增加了捐助來幫助它旗下健康項目運作,而這些統統都沒有在國務院備案。在 WikiLeaks 紕漏的郵件中,一位基金的前募款人介紹說他一個人在2011年就靠著克林頓生日下募得了超過2100萬美元。

隨著越來越多的線索和消息被 FBI 等揭露拼接起來,這些執法部門對希拉里的怨氣和不滿也就越來越大,特朗普曾經就指責過 FBI 調查不力未能結束希拉里的政治生涯,中下層特工和調查人員也對本部門在外部政治壓力下不能全力調查真相感到沮喪和憤慨。由于在之前的調查過程中受到司法部和總檢察長的阻撓掣肘頗多,調查局內部對科米都極為失望,原因不是“因為他沒有推薦起訴,而是大家認為科米把 FBI 陷入被司法部玩弄于股掌之上的局面”。

雖然大家認為特朗普“不夠格”,但是相比一個“腐敗的政客”,調查局里的大多數人還是傾向支持這位共和黨候選人,一名特工更是將現在的調查局稱作“特朗普地”(Trumpland)。

最終,在執法部門部分堅持追求正義和真相的執法者的堅持努力下,WikiLeaks 泄露出來的秘密信息開始不止停留在互聯網上的傳聞之中,而更多地成為他們描繪出一副涵蓋奧巴馬總統、希拉里國務卿及其親信、前總統克林頓等在內的政黨和官僚體制下的龐大關系裙帶網絡,這張密密麻麻的網絡上遍布著政治、資本權貴相互勾結營私舞弊為自己謀取利益不惜觸犯條例法律甚至無視國家利益的陰謀,這張網絡上的每條經緯上都流淌著政治游戲犧牲品的鮮血。

諷刺性的地方在于,在特朗普的反對方口口聲聲地宣稱這名候選人利用煽動民粹、立場右傾、不尊重女性的同時,他們甚至容不下一個本應有著表達自己立場的合法權利和自由的皮特·泰爾(Peter Thiel),只因為他同意特朗普的觀點并向后者捐款125萬美元。于是,反對者就逼迫要求 Facebook (他是Facebook的第一位天使投資人)及 YC 同他斷絕關系。僅僅因為他支持特朗普,于是,一本 自稱LGBT 群體的雜志就能褫奪他的性向并公然宣判他“不是同性戀”(not a gay man)。

這不應該是我們所向往和追求的自由、平等的世界,這反而是一個被政治正確扭曲異化的不自由、不平等的世界。

1991年,老布什總統在密歇根大學發表演講,對“政治正確”做出了這樣的評價:

“政治正確的理念在全國引起了爭論,盡管這場運動源自于掃清種族主義、性別歧視和仇恨這些渣滓的美好愿望,但它也有可能讓新偏見替代舊偏見……我們所有人都必須警惕不寬容在我國抬頭,警惕不斷增長的以恐嚇而非理性來解決爭端的趨勢。”

四分之一個世紀之后,我們從未如此感同身受地意識到這番話的正確和潛在危險,而這也正是這場大選的全部意義和價值所在,也是未來和歷史的全部希望之所系。

讓我們看看特朗普能夠帶來什么。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閱讀延展



最新快報

1
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aa视频| 丁香六月久久久| 欧美日韩激情在线| 在线视频观看一区| 国产主播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中文在线免费看视频| 波多野结衣四虎|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一本大道香蕉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视频无需播放器| 国产三香港三韩国三级不卡| 男女一进一出猛进式抽搐视频| 拍拍拍无档又黄又爽视频| 亚洲精品一级片| 青青青国产精品国产精品美女| 女人让男人免费桶爽30分钟| 亚洲videos| 超清中文乱码字幕在线观看| 天天摸天天看天天做天天爽| 九九热这里都是精品| 窝窝影院午夜看片|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 一本大道在线无码一区| 日本www在线观看| 亚洲第一性网站| 男女性潮高清免费网站|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a级毛片视频免费观看| 日韩综合无码一区二区| 偷自视频区视频真实在线| 国产激情视频在线观看首页| 女人16一毛片| 久久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激情射精爆插热吻无码视频|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 | 久久中文字幕视频| 污污动漫在线观看| 国产99久久九九精品无码| 1000部啪啪未满十八勿入免费| 我和岳乱妇三级高清电影|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