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張第三方支付牌照炒到5億,產業資本緣何紛紛爭搶金融
8月、9月以來,多筆關于支付牌照的并購交易完成,頻度超過以往。
其中包括,恒大集團收購廣西集付通并更名恒大萬通,美的集團收購深圳神州通付100%股權,唯品會 收購浙江貝付、美團點評完成對錢袋寶的全資收購。另據媒體報道,奇虎360也擬收購第三方支付公司。
其部分邏輯在于,“現代零售支付體系是電商和互聯網金融發展的基礎和支撐。”有機構人士如是表示。
“去年支付牌照才幾千萬,不過價格不穩定,到現在市場價格就5億左右了。”一位支付行業人士表示。
產業資本趨之若鶩之時,另一怪現象值得反思。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了解,全國267張支付牌照中,很多并無實際業務開展。
在支付寶、財付通等占據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大部分市場份額的情況下,通過支付機構,形成產業閉環,“服務于自己的產業圈子”,也就成了產業資本的選項。
“天價”支付牌照
10月21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廣州唯品會網絡技術有限公司(VIPS.N,簡稱“唯品會”)獲悉,互聯網電商平臺唯品會已經全資收購浙江貝付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浙江貝付”),且通過央行審批。
工商登記信息顯示,浙江貝付的股東已于9月28日變更為唯品會。央行網站信息顯示,浙江貝付于2012年6月27日獲得支付牌照,業務類型為互聯網支付,有效期至2017年6月26日。
10月19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悉,繼8月收購一半股權后,家電巨頭美的集團(000333.SZ)已于10月14日完成對深圳市神州通付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神州通付”)100%股權的收購。
神州通付所持支付牌照包括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有效期至2017年6月26日。美的集團在回復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查詢時表示,美的集團確認是完成了神州通付100%的股權變更,暫時沒有其他內容公布。
而在今年8月,恒大集團收購集付通支付有限公司,并更名為廣西恒大萬通支付有限公司。目前,還不清楚美的集團、恒大收購支付機構是否通過央行審批。
央行8月宣布不再批設支付機構后,市場剩下的267張支付牌照成為稀缺資源。
10月13日央行等部委公布的《非銀行支付機構風險專項整治工作實施方案》顯示:“一般不再受理新機構設立申請,重點做好對已獲牌機構的監管引導和整改規范。”
監管層態度謹慎
支付牌照包括三類:銀行卡收單、網絡支付和預付卡的發行與受理,其中網絡支付又細分為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數字電視支付和固定電話支付。
截至目前,央行發出了八批共270張支付牌照,除去三家因違規被注銷,總計有267張支付牌照。自2015年7月以后,央行收緊發放新牌照。
由于禁止買賣支付牌照,新公司若要進軍支付領域,只能通過收購原持牌公司,這成了后來者進軍支付領域的主要途徑。
中國支付網創始人劉剛表示,支付牌照需求旺盛,互聯網支付業務類型最熱。一般來說,取得某個支付牌照控制權,需要3億-6億元不等,如此昂貴,原因在于牌照稀缺性。
這在收購交易中可見一斑。9月,宏磊股份(002647.SZ)公告稱,擬支付現金14億元購買廣東合利金融科技服務有限公司90%股權,并表示后續將積極協商收購標的公司剩余10%股權。14億的收購中絕大部分為合利寶支付對價,合利寶支付于2014年7月獲得央行頒發的全國范圍內的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和銀行卡收單的業務許可。
新力金融(600318.SH)9月6日披露的重組預案顯示,其以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23.78億收購海科融通100%的股份,同時募集配套資金15億元。
一家支付機構負責人表示,目前主要是兩類機構收購支付牌照,一是機構基于戰略考慮,未來發展金融業務,二是支付機構股東想要“變現”,而上市公司收購稀缺牌照可以提升股價,因此產生收購行為。
不過,目前央行對于支付牌照交易審核較為審慎。
央行2010年6月發布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規定,支付機構變更主要出資人、合并或分立等,應當在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變更登記前報中國人民銀行同意。
今年8月12日,央行表示,對于確有資本實力、資源優勢、技術能力、合規意識和發展前景的機構,支持其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適當加快發展。對于倒買倒賣支付業務許可牌照的,堅決予以制止。
記者查詢央行網站信息顯示,上述對支付機構收購行為,尚未完成《非金融機構支付業務許可》信息變更。
做大產業圈“陽謀”
對于支付機構而言,尷尬之處是,由于支付寶、財付通(微信支付)占據了互聯網支付、移動支付的絕大部分市場份額,使得各支付機構開展業務難以為繼。
因此,“支付只是個工具,目前單純做支付已經不行了。都是買了之后服務自己的產業圈子。”華南某支付機構負責人表示。
上海一家支付機構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所有業務最終都需要交易,交易的最后環節就是支付。但是,企業做到一定規模的時候,對支付機構會有一些顧慮。
“支付機構對客戶的商業模式和運營系統非常了解。一是,客戶擔心支付機構復制其商業模式;二是,支付機構還可能再跟其他類似客戶合作,企業模式可能被模仿。”該負責人表示。此外,在引入會員系統、積分兌換、打折促銷等具體業務上,更換支付機構代價太大。
“因此,企業就會產生收購支付機構的想法,收購之后,對支付機構的經營有話語權,這樣可以放心經營自己的業務。至于支付牌照的價格,跟牌照業務類型、總體經營情況、雙方需求等都有關系。”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作者:辛繼召 謝水旺】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