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支付:雷軍的新野心,小米的新戰場態度

《財經》雜志 / 張珺、劉一鳴 / 2016-10-12 15:00
小米的新故事——支付。在手機和生態鏈之外,小米在構建軟性設施,來打造自己的生態,而虎嗅在10月9日的一篇文章中也指出,雷軍最近在公司內部的放權,讓王川負責手機設計...

20151103232915440

本文首發于2016年10月3日出版的《財經》雜志,作者為張珺、劉一鳴,原標題為《小米的新戰場》。

與此前連年三位數增長并迅速拿下450億美元估值不同,2015年以后,小米明顯慢了下來。根據小米公司資料,2012年-2015年小米手機銷量的增長率分別為2296%、160%、226%和16.1%。

這一狀況在2016年進一步加劇。根據IDC報告,2016年一季度小米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僅920萬部,市場份額9%,同比下降32%。華為以1660萬部出貨量摘得頭籌,小米僅列第五。二季度,華為以1910萬部的出貨量穩居榜首,小米出貨量為1050萬部,同比下降38%,排名第四。

小米從無到有塑造“小米奇跡”,僅僅用了五年,一度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科技初創企業之一,如今這一神話隨著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整體放緩也開始出現裂痕。

獨立IT評論人洪波告訴《財經》記者,小米手機銷量下降幾乎是一種必然,不論是性價比優勢還是廉價的社交網絡紅利,小米在過去五年所依賴的以高速成長的優勢一下子都消失了,加之手機市場已進入后智能機時代,換機用戶占大比例,以上這些都致使小米飛速上揚的增長曲線低下頭來。

小米嘗試了多種方式在供貨量低迷之際尋求突圍,比如布局線下店,甚至開發芯片,但渠道和技術的布局需要長時間和高成本,難以在一朝一夕取得立竿見影的成效。小米如何重啟高增長,商業生態戰略專家周掌柜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稱,小米生態戰略需要認清自身長期競爭優勢,小米的基因是互聯網和軟件應用基因,用戶粉絲運營和應用軟件創新推動用戶強勁增長應放在第一位,矯枉過正反而會弱化核心競爭優勢。

在此背景下,支付能夠成為一支引導小米反敗為勝的奇兵嗎?

9月1日,Mi Pay正式登場。與Apple Pay和Samsung Pay一樣,小米支付采用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場無線通訊)技術,通過將手機靠近支持“銀聯云閃付”功能的POS終端完成交易。Mi Pay合作銀行21家,支持上海、深圳、北京、廣東、蘇州、武漢六省市公交卡。

就在一天前,華為也推出了Huawei Pay,同樣采用NFC技術,同時支持有“銀聯云閃付”功能的POS終端和公交卡。

“對于整個軟件互聯網的生態來講,支付是必不可少的一環,只有有了支付以后,整個生態才能夠成為閉環。”小米支付總經理千鳥(本名:宋振中)在接受《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

隨著Mi Pay推出,小米的軟件和互聯網服務生態趨于完整,其生態發力點亦逐步成型。小米和華為之戰遠未到達終點,小米對其生態優勢的回歸,意味著二者新一輪戰爭已經拉開序幕。

“小米以前把過重的賭注都押在手機上。”一位和小米有過密切合作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雖然小米現在的核心根基依然是手機,但現階段小米在手機方面內外都面臨很大壓力,小米調整策略發展生態,這至少可以讓小米根基穩定。

雙重身份

就像商城是京東的依托,淘寶是阿里的依托,微信是騰訊的依托,小米的電子商務同樣是小米進入支付領域最重要的依托

手機廠商搶占支付場景只是表象,這場爭奪戰的根本在于,手機廠商淪為管道。他們要么為支付寶、微信打工,要么為銀聯打工,難以在第三方支付領域起主導作用。

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分析師沈哲怡告訴《財經》記者,對于手機廠商,NFC技術就好比曾經的攝像頭或藍牙,未來會成為手機標配,但不大可能成為手機廠商新的盈利模式或業務風向。

華為下屬有三大業務集團(Business Group,簡稱BG)——消費者BG、企業BG和運營商BG。目前Huawei Pay的產品部門隸屬于消費者BG的云服務部下,名為“華為錢包”。

“華為本身就是一個支付的通道和管道,我們本身不做用戶,而是希望華為用戶通過使用華為的手機來感受Huawei Pay。”華為消費者BG云服務部總裁蘇杰在Huawei Pay的發布儀式上說。他表示,華為做移動支付的初衷是基于華為的手機用戶,通過與合作伙伴合作來提供更加便捷和安全的服務。

理解小米支付的關鍵是,小米不是單純的手機廠商,全國第三的電商身份讓小米在布局支付業務、金融業務時,相較包括華為在內的其他手機廠商更見野心。

小米布局支付領域早在四年前。2012年中,“小米支付”部門成立,最開始以“米幣”切入孵化第三方支付業務。該部門隸屬于提供軟件和互聯網服務的MIUI下,同級部門還包括提供理財、保險、貸款等服務的“小米金融”業務部門。

2013年12月,“小米支付”獨立為北京小米支付技術有限公司。根據工商登記信息,法人為雷軍。“小米支付”作為MIUI下屬業務部門獨立注冊公司,可見其受重視程度。而最早帶NFC的小米手機,可追溯至其2013年發布的小米2A和小米3,不過小米2A還未帶安全芯片。

布局早、受重視,盡管如此,小米支付業務一直沒有做起來。千鳥告訴《財經》記者,當時NFC支付市場非?;靵y,產業鏈長、參與方多,銀行、銀聯、移動運營商、手機生產商、技術(專利)提供商的利益難以平衡,導致其發展緩慢。

其中的典型例子是Apple Pay進入中國時所經歷的波折。一位業內人士透露,Apple Pay在美國會向銀行及卡組織抽取0.15%的服務手續費,但中國的銀行不同意類似商務條款,談判一度膠著。最終雙方妥協,蘋果答應三年內在中國不收費,而之后所有其他手機廠商在開啟該業務時,也都延續這一規則。多個接受《財經》記者采訪的業內人士表示,Huawei Pay和Mi Pay目前也未在金融交易中獲取手續費等收益。

在近場支付緩慢發展期間,互聯網支付企業利用二維碼搶先布局線下移動支付,并在支付流程上繞開銀聯。根據易觀國際數據,2016年一季度銀聯在移動支付市場份額僅為0.69%,支付寶與騰訊旗下的財付通占比高達86.44%。面對激烈的競爭環境,銀聯加速相關利益的協調,并于2015年12月推出“銀聯云閃付”,可支持iOS和Android兩種操作系統。今年各家手機廠商陸續上線的NFC手機支付業務,都是與“銀聯云閃付”合作。

“我們米3做NFC支付的時候苦哈哈的。”一位小米市場部人士告訴《財經》記者,中國NFC支付的市場事實上是Apple Pay帶起來的,在相關利益方訴求各異、市場混亂的情況下,統一了用接入銀聯的方式提供服務。“蘋果的號召力是前所未有的。”千鳥說。

目前市場上的Apple Pay、Samsung Pay和Huawei Pay主推的都是基于NFC技術,通過“刷”手機完成的“近場支付”。而支付寶、微信支付則屬于“遠程支付”,即需要互聯網與遠程服務器連接來完成。近場支付和遠程支付是移動支付中的兩大陣營。

對于近場支付的前景,業內存在爭議。一位螞蟻金服公司人士告訴《財經》記者,支付寶和微信所使用的掃碼支付門檻更低,相對NFC支付需要POS機,掃碼支付只需要一張二維碼。同時支付寶在行業深耕多年,能夠更深度地貼近商業應用場景。

沈哲怡對《財經》記者分析,NFC支付的使用場景受限,人必須出現在現場,而遠程支付既可滿足網上購物、轉賬等人不在現場的場景,又可以通過掃碼滿足近距離支付的需求,因而在使用場景上覆蓋面更廣。她對比稱,即使是Apple Pay在美國移動支付的市場,也不算成功。

基于手機廠商和電商的雙重身份,近場支付不是小米支付的全部,其支付業務還囊括另一板塊——“快捷支付”,該支付方式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相同,為遠程支付。

千鳥表示,目前小米是唯一一家既做近場又做遠程的支付公司。對于支付寶、微信,小米有它們沒有的硬件,可以做近場支付;對于手機廠商,小米有自己獨特的互聯網生態,可以做遠程支付。小米同時布局兩者,以期尋找彎道超車的機會。

“小米要去做支付,不是因為它是手機廠商就做支付。”洪波告訴《財經》記者,小米支付最大的優勢在于其電商業務承載的天然用戶群。就像商城是京東的依托,淘寶是阿里的依托,微信是騰訊的依托,小米的電子商務同樣是小米進入支付領域最重要的依托所在。

對比華為,一位華為消費者BG云服務部人士告訴《財經》記者,華為目前沒有做遠程支付,但是華為已在其P9手機推出“掃碼秒付”功能,即在手機黑屏的時候就可以用指紋快速調出支付功能,同時華為把該功能開放給包括支付寶在內的支付服務提供商,借此為華為手機用戶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務。

金融探索

小米已經想清楚要把金融當成一個板塊,而不僅僅是一個工具

對于任何一家公司的金融業務來說,支付都是“水電煤”般的基礎設施。

國泰君安分析稱,2003年支付寶剛推出時,并不比其他支付手段更方便,但由于其掌握著客戶的交易行為,直接把支付環節嵌入到交易中,迅速完成了生態的構建。

在2014年支付寶的爆發中,正是因為用戶在日常交易中頻繁使用支付功能,產生了大量沉淀資金,進而產生理財需求,于是順其自然地誕生了余額寶等其他金融業務,支付在螞蟻金服體系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2016年1月,小米以6億元收購捷付睿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付睿通”),該公司于2011年獲得央行頒發的《支付業務許可證》。收購后,小米持股65%,并獲得第三方支付牌照。

根據工商登記信息,捷付睿通現任法定代表人為雷軍,業務包括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和銀行卡收單,經營范圍覆蓋全國。

與之相對的是,蘇杰在Huawei Pay的發布儀式上表示,華為攜手銀聯推出Huawei Pay的目的是立足技術創新,從芯片底層開始為華為手機用戶提供安全的移動支付解決方案,同時華為對金融行業心存“敬畏心”,不會申請移動支付牌照。

“一個企業必須有自己的邊界意識,不申請牌照,因為那不是我們的擅長,華為會立足、聚焦技術,為整個支付行業提供最安全的底層解決方案。”蘇杰在接受獨立評論人王如晨采訪時說。

蘇杰在該采訪中強調,華為只會做自己擅長的部分,創始人任正非多年來反復強調,創新有邊界,華為只聚焦在主航道上,沒有邊界管理的技術創新,有可能會誤導戰略,失去焦點。“我們不貪多,不貪大。”他說。

一位長期與小米打交道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從手機廠商的角度來看,拿牌照的意義不大,但是從類似于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等互聯網金融布局的角度來說,牌照意義重大,小米擲重金買下支付牌照的做法,說明小米已經想清楚要把金融當成一個板塊,而不僅僅是一個工具。

小米2016年在金融領域已接連展開一系列動作。除了收購捷付睿通取得支付牌照外,6月12日,小米集團副總裁張金玲在2016陸家嘴論壇上透露,小米科技將上線互聯網股權投融資平臺“米籌金服”,其CEO由上海市金融辦市場處原副處長趙明輝擔任。根據工商信息,上海米籌互聯網金融服務股份有限公司于2016年3月成立,注冊資金1億元人民幣。

隨后6月13日,小米宣布其聯合包括新希望集團在內的七家四川企業申請籌辦的四川希望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四川希望銀行”)獲得中國銀監會批復籌建,小米占股29.5%,僅次于新希望集團占股的30%,成為第二大股東。四川希望銀行注冊資本30億元人民幣,是四川省首家民營銀行。自此,小米進軍銀行業。

對比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等,小米金融現階段布局相對零散。

上述長期與小米打交道的人士稱,小米公司的業務結構是以合伙人為中心,合伙人根據各自業務需求向金融領域擴展。例如,小米支付是由洪鋒負責的MIUI業務需求衍生,銀行牌照是由雷軍的產業布局衍生,小米眾籌則更多是由劉德負責的生態鏈業務需求衍生。

“目前這些零散的類金融業務還沒有合并的可能性,因為各自的發起人不同,獨立性也相對較強,未來如果小米的業務格局和頂層設計重新安排的話,不排除部分重組和合并的可能。”該人士稱。

該人士表示,小米作為全國第三大電商,如果按照正常發展,小米金融現在至少有一個螞蟻金服的雛形。小米的金融板塊目前出現了明顯滯后的情形,其主要原因在于,小米的團隊中缺少一個主導金融架構的合伙人,否則小米傳統的“三駕馬車”(手機、米聊、MIUI)很有可能就是“四駕”,并且隨著小米及其相關產品體系和營收規模放大,后期消費金融和供應鏈金融的潛力都很大。

一位接近雷軍的人士告訴《財經》記者,雷軍也曾感概,應該更早一些布局小米金融。

不過洪波認為,說布局早晚還為時尚早,隨著中國金融管制逐漸放開,未來金融業將有巨大機遇,現在即使是螞蟻金服的規模都還太小,而能否把握機遇的癥結在于創新。

他舉例稱,余額寶從零做到1億用戶只用了1.2年,其成功的核心就是創新,給用戶帶來好處。余額寶的創新有三:第一,利息比銀行高;第二,把錢當成余額看待,不需要贖回;第三,零門檻。“你如果沒有這種創新,你憑什么和別人競爭?”

變現生態優勢

小米是消費互聯網基因,現在去學習工業互聯網,華為則正好相反

伴隨著Mi Pay推出、小米金融頻繁布局,小米的生態帝國版圖日趨成熟。

小米的生態體系是基于用戶為核心,所構筑的硬件、軟件和服務一體化的商業模式。硬件板塊分為兩部分:第一是小米的自研板塊——小米手機(含小米平板)、小米電視(含小米盒子)和小米路由器;第二是小米的生態鏈產品。

根據已披露數字,小米已經投資的生態鏈公司達55家,2016年3月小米生態鏈啟動全新品牌——“米家”。

小米生態鏈市場總監李卓頎向《財經》記者透露,公司對小米生態鏈部門沒有業績考核要求,相對于短期獲益,小米更希望通過這些生態鏈公司構建小米的大生態。“只有終端足夠多、品類足夠豐富,用戶才可能對智能家庭、萬物互聯有集體認知,提升口碑,服務于小米的大生態。”他說。

小米的軟件和服務則是指,MIUI操作系統及基于該系統所提供的一系列互聯網服務和內容,包括商店、電子游戲、云服務等。小米在內容上亦積極布局,如米聊與北京瓦力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聯手組成“小米互娛”,主攻游戲和影視兩大業務。另外,小米還投資了優酷土豆、愛奇藝、華策電影等。9月27日,小米又宣布了其另一合作伙伴——騰訊視頻。

“今天有些人唱衰小米,但是小米的價值不能只單單看出貨量,這種觀點是片面的。”紀源資本投資經理余俊對《財經》記者說,小米的核心和戰略基礎一定是手機這點毋庸置疑,但是今天已經不僅僅是手機。小米的軟件和互聯網服務,包括各種活躍的應用(及分發)、游戲、電商、金融和生態鏈硬件業務等,這些都構成了小米生態的“護衛艦”。

集齊支付、金融武器后,小米更為龐大的生態體系能否為小米帶來增值?小米又能否依賴其生態優勢,在與華為的下輪競爭中扳回一局?

蘋果就是生態戰略的集大成者。洪波認為,Apple Store最大的價值不在于它直接給蘋果帶來了多大收益,其增值在于,讓一大批開發者成為蘋果的開發者向用戶提供服務,當第三方提供的服務變成用戶不可或缺的時候,就極大增強了蘋果手機的用戶黏性。

“蘋果將所有的服務無縫整合到一起,那種完美的、一致性的體驗只能通過蘋果來獲得。”洪波說。

洪波表示,小米生態和蘋果生態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其中重要的一環是,小米缺乏對其整個生態的支配能力。比如,在手機上下載小米應用或玩小米游戲,很多時候不依賴于小米手機,同時小米生態鏈上的產品都是單一獨立的個體,缺乏協同性,再加上相當大一部分“米家”用戶實際上是蘋果手機的用戶,小米完全沒辦法主導和控制。

在小米變現生態優勢的過程中,華為也在大力開展自己的云戰略布局。2016年8月31日,為期三天的華為全聯接大會(HUAWEI CONNECT 2016)在上海開幕,在此次大會上華為首次全面闡述了其云戰略及定位——“以客戶為中心,聚焦ICT基礎設施,提供創新的云技術,成為客戶優選的伙伴,積極參與云生態建設。”

周掌柜對《財經》記者分析,生態戰略在消費電子領域有兩大緯度,一個是消費互聯網生態,一個是工業互聯網生態,兩者邏輯完全不同——消費互聯網是BAT時代,零邊際成本的后向收費;工業互聯網是前向重投資為主。相對來說,華為是工業互聯網基因,現在去學習消費互聯網,小米則正好相反。

他表示,如果小米想借助消費互聯網扳回來,需要更加關注用戶粉絲運營和應用軟件的創新,并且尊重消費互聯網營銷的時尚化和年輕化;如果想從工業互聯網扳回來,需要埋頭苦干,和供應鏈緊密合作,做高溢價產品,因為高溢價產品才是工業互聯網生態巨頭的正確價值觀。

“如果雷軍不放棄消費互聯網成功的思維慣性,在全新競爭中找到自己的定位還是需要時間的。”另一位接近小米的人士稱。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


閱讀延展



最新快報

1
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一级淫片免费播放| 天堂中文字幕在线| 乱人伦人妻中文字幕在线入口| 男女搞基视频软件|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精品 | 日韩欧群交p片内射中文| 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频| аⅴ中文在线天堂| 斗罗大陆动漫完整免费| 久久精品国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亚洲视频综合网| 高清不卡毛片免费观看| 天天色天天操天天射| 与子的性关系在线播放中文版| 日本免费一区二区三区最新vr | 色综合网站在线| 国产天堂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福利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色综合久久无码有码|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小sao货水好多真紧h视频| 中文字幕亚洲欧美在线不卡| 日本免费大黄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日韩| 机机对在一起30分钟软件下载| 免费看片A级毛片免费看| 自拍偷拍国语对白| 国产伦子沙发午休| 麻豆自创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麻豆一区 | 老鸭窝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亚洲综合色就色| 高清中国一级毛片免费| 国产成a人亚洲精v品无码性色| 欧美亚洲日本另类人人澡gogo| 女人扒开腿让男人捅|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校花哭着扒开屁股浣肠于柔| 亚洲国产超清无码专区| 欧美激情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