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寶提現收費,除了打臉馬云還有何目的?專欄
9月12日,支付寶發布公告稱,因綜合經營成本上升,自2016年10月12日起,支付寶將對個人用戶超出免費額度的提現收取0.1%的服務費,個人用戶每人累計享有2萬元基礎免費提現額度。
繼今年三月微信支付宣布開始進行提現收費之后,9月12日,支付寶發布公告稱,因綜合經營成本上升,自2016年10月12日起,支付寶將對個人用戶超出免費額度的提現收取0.1%的服務費,個人用戶每人累計享有2萬元基礎免費提現額度。在用完基礎免費額度后,用戶可以使用螞蟻積分兌換更多免費提現額度。
今年兩會期間,馬化騰曾表示第三方支付平臺要向銀行繳納轉賬手續費,比例大概為千分之一左右,這對于任何一家第三大支付平臺都是一筆不小費用。除去第三方平臺的利息收入,今年1月微信的成本仍然高達3億元,這也是微信方面宣布提現收費的主要原因之一。
馬云此前曾表示“移動端永久免費”,而此次公告也明確表示此次規則的調整的原因來自“運營成本上升”。這前后行為頗有點“打臉”嫌疑,那么支付寶方面不惜“打臉”而收費果真是為了抵消運營成本嗎?
在該份公告中,鐵哥尤其建議大家注意以下幾大關鍵信息:1.余額寶提現不再收費之內;2.螞蟻積分可獲得免提現額度。
已經不再是單一理財產品的“余額寶”
在去年8月央行發布的《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中,支付機構單個客戶所有支付賬戶單日累計金額不能超過5000元,年累計應不超過20萬元。這在當時被輿論普遍認為是央行對第三方支付工具的“緊箍咒”:限制第三方支付金額以鼓勵用戶直接從銀行賬戶扣款。今年7月1日,該辦法正式施行,不僅有非實名賬戶終身只有1000元額度規定,亦對第三方支付的余額支付上限做了明確規定,Ⅰ類賬戶1000元,Ⅱ類賬戶10萬 /年,III類賬戶, 余額支付額度20萬/年。
這對于志在通過資金儲備而向多種支付場景擴張的第三方支付平臺是個不小的打擊,當余額支付受限,用戶仍需要通過銀行卡完成大筆金額的支付,第三方支付成為現今的支付通道,其現金儲備的價值被降低。
而余額寶作為資金增值和活期資金管理平臺,用戶資金通過余額寶不僅可完成資金的保值需求,且通過余額寶支付并不受“余額支付額度”的限制。用戶將資金托管在余額寶中,利用余額寶完成支付功能,余額寶在新政中獲得如銀行卡般的同等待遇。
因此,在此次支付寶的提現公告中,特指余額寶向銀行卡的提現將不收取手續費,而由支付寶轉向余額寶的資金只能再轉向賬戶余額,不享受免手續費待遇。
支付寶意圖已十分明顯,即通過規則指引,鼓勵用戶將資金直接由銀行轉向余額寶,一方面豐富其資金池,降低用戶的互聯網轉賬成本,而另一方面亦可由此避開支付新政的束縛,繼續拓展其多場景化的支付業務。
螞蟻積分引導支付場景多元化能否成功?
此次規則表示,用戶可通過螞蟻積分來獲得免提現額度。而螞蟻積分的獲得通道多為場景化的移動支付,如線下支付寶付款享受階梯積分,用支付寶打車加5分,繳水電燃氣等費用加10分,境外當面付也加10分等,此外,通過支付寶完成互聯網金融和理財相關工作亦享受加分獎勵,如購買余額寶、招財寶、聚寶基因等產品享受階梯積分,用螞蟻花唄賬單分期加10分等等。
支付寶設計的整個規則邏輯為,只要用戶通過支付寶完成多場景支付,便可享受免提現額度獎勵。顯然,螞蟻積分在提現收費收費之后,要成為支付寶多場景支付業務拓展的新一代武器。
那么,支付寶此理想真能實現嗎?
從支付寶觸角的接觸廣度來看,支付寶和微信支付已經成為線下商家結算和收款主要第三方支付工具,并已開始進行國際化業務拓展并取得一定成效。在今年8月25日,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式發布第三方支付牌照,支付寶香港公司成為首批支付牌照獲得者。截至今年7月,香港已有近6000家線下實體店鋪開通了支付寶付款,范圍涵蓋百貨、便利店、超市、酒店和主題樂園等場景;支付寶“Alipay ”計劃落地泰國 接入門店已超萬家等。
單就場景而言,支付寶的多場景支付有著一定優勢的,而與微信支付相比,支付寶的“資金托管”標簽過重,使得整個App的打開頻次遠不如微信支付,影響了支付寶場景化支付的進展。支付寶也在去年的9.0版本中開始嘗試社交功能,希望通過強化社交來提高支付寶的打開率并以此不斷豐富支付場景。
支付寶與微信支付競爭,雙方的優劣勢已經十分明顯:前者以電商購物資金托管起家,在購物場景中有一定優勢,而后者以社交做支付,在轉賬紅包等場景中天然具有用戶粘性。支付寶必須在用戶打開率不及微信的前提下,在多場景支付寶取得絕對領先地位,除了產品的社交化改進(效果尚且不知),就只能通過規則和制度來對用戶加以引導。
在鐵哥看來,此次支付寶提現收費不應該簡單視為馬云的打臉之舉,而是支付寶在現階段開始利用制度和規則來增強其核心競爭力。至于效果如何,鐵哥尚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很是明顯:余額寶在新政之下,已成為支付寶的新的核心競爭力。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