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開放的心態微信支付O2O生態鏈閉環的形成專欄
互聯網產品的創新不僅僅是另辟蹊徑的,商業模式閉環本質沒有變化,線下的運營方式還是需要考慮傳統商業中的在不同行業、環境、資源配置等綜合因數,支付的閉環,線下是重要環節。微信支付的O2O生態鏈的模式,一定程度上是生態鏈系統的構建。
“量身定制”的發展策略
“量身定制”的發展策略:發展策略能夠充分發揮企業的自身優勢,并且能夠掩蓋自身的短板。 微信支付在早期確定了四大發展方向,①社交;②線上;③線下;④海外。其中,對于微信支付最大的難點是“線下”。線下那么多商戶和消費者愿不愿意在線下使用微信支付做交易,成為一個重大難題。
線下市場有三個關鍵特點:
(1)廣闊性。線下市場不是線上的虛擬空間。
(2)區域性。每個地區有不同的行業特點、行業政策和行業潛規則。
(3)長期化。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人力、金錢、資源,才能夠完成線下市場的覆蓋。
微信支付的線下市場拓展面臨三個問題:
(1)微信支付需要投入多少時間、人力、金錢,才能覆蓋中國這么大、這么復雜的行業和地區。
(2)對于一個全新的移動支付產品,商戶為什么要接受它。它和現金支付、刷卡方式相比,究竟能給商戶帶來什么不同和價值和利益。
(2)微信支付無論是在品牌、用戶數量、團隊能力、以及投入的資源都和支付寶不在一個重量級上,微信支付都呈現了絕對的劣勢。
線下市場的發展策略一:拉商戶到我的主場,發揮我的優勢
傳統行業為什么需要互聯網呢?本質上有兩點:
(1)線下商戶和傳統企業對用戶的認知是非常少的,所以他們特別想了解用戶,而互聯網可以通過大數據,幫他們了解用戶、分析用戶,幫他們做出一個完整的用戶畫像。
(2)傳統行業希望多接觸用戶,能和用戶產生互動,并產生長久的聯系。
微信支付的主場就是幫傳統企業做互聯網+,或者O2O的市場。原因有兩點:
(1)微信已經成為每一個用戶的移動ID,因為微信的高頻使用,商家可以通過購買支付的數據,勾勒出他們的用戶畫像,積累出這個商家所有用戶真正有價值的大數據。
(2)公眾號消息通道是微信的天然優勢,商戶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跟用戶發消息互動。
線下市場的發展策略二:采取開放的生態策略,解決資源、行業專業性和商務能力不足的問題
舉例:
微信支付團隊要給一家百貨公司提供支付方案,需要派一個小組深入去了解百貨行業的全產業鏈,了解從最上游到最下游的運作過程中所有的問題、痛點和潛規則,之后才能設計出一個合適的支付方案。但是線下有各種各樣的行業,每一個行業還有各自的區域性特點。所以面對不同的企業和行業,微信支付團隊沒有能力去解決這些個性化問題。
微信支付選擇了“開放的生態”策略:
“開放的生態”:用一粒種子在合適的土壤上面種出一片森林。
“生態的種子”:信息和資金的連接器。公眾號建立用戶和商戶之間的信息連接,微信支付建立商戶和用戶之間的資金連接,這個連接器是低門檻、自主化和普及化的。通過這個連接器每一個行業,都能夠自己去打造跟這個行業相關的行業解決方案。
舉例:
醫院掛號、診間繳費其實一直是醫療行業的一個大痛點,如果微信支付給醫院設計的解決方案就是用戶可以直接在大堂掃碼,就能掛號;之后可以通過消息通知,知道去哪一個門診看病;醫生開完藥,用戶可以馬上收到藥單信息,點擊藥單就能完成繳費,直接拿到藥品;檢查報告也可以直接推送消息給用戶,讓用戶直接領取。這是一個極大的提高醫療效率的解決方案。
“生態的土壤”:指每一個行業的第三方,也就是各種軟件開發商,服務商,系統集成商。他們有能力去利用微信的連接器,把它做成符合各個行業要求的系統和解決方案。最終,每一個行業、每一個商戶的痛點可能都通過基本的種子連接器,加上第三方開發商的土壤,完成了全閉環的解決方案。
微信生態就像一個大的樂高玩具,每一個小的組件都是微信提供的連接器,通過不同的第三方,做出各種各樣的組合,來解決每一個行業、每一個商戶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且這個連接器是極致開放的,所有人都可以自由地插拔,自由地使用。
市場越大越復雜,行業越專越有個性,生態策略的優勢就越明顯。微信支付投入了很少的資源,通過強大的第三方團隊,會幫助線下商家做出各種適配性的解決方案。當把連接器做好,拋到各個行業中,會有各種非常優秀的方案落地開花,而且能自我優化和成長,這就是生態策略非常典型的一個優勢體現。
微信支付爆發式增長的三個關鍵方法:
第一,把簡單留給用戶,把復雜留給自己。做任何一個互聯網產品,都要想辦法把它做到極致,做到至簡。
第二,多巴胺在前,實用性在后。解決平臺的冷啟動問題,先要刺激用戶的多巴胺,讓他們活躍起來,同時要快速地利用這個窗口期,解決產品的實用性和功能性問題。
第三,制定合身的發展策略。微信支付的兩個合身的發展策略:拉商戶到我的主場,發揮我的優勢;采取開放的生態策略,去解決資源、行業專業性和商務能力不足的問題。
小結:如何做一款好的互聯網產品
第一,定位要重度垂直,要針對一類用戶解決一個痛點。
第二,功能要便利至簡,不要求大求全,不要有妄念。
第三,推廣要會講故事,要有一個人格體,然后用一個草根示弱的方式來講出他的故事,自然而然會獲得更多的有價值的用戶。
第四,平臺要會冷啟動,方法不重要,優先解決冷啟動的問題才是關鍵。
第五,運營要會做活動,除了線上的流量,線下的活動,拉用戶的流量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互聯網從業者說,“圖說新媒體運營”系列,歡迎從事新媒體運營的朋友或是有志加入這個圈子的朋友,一起探討交流。我們將通過三期內容,分別是通過資訊類自媒體運營,分別以今日頭條的“頭條號”,搜狐公眾平臺,一點等平臺作的后臺數據模型,結合一些在運營中的點滴心得作為資訊類自媒體運營內容總結,這是第一部分,第二部分,如何讓自媒體人內容“在放大”,做好渠道分發,將結合音頻自媒體、電子書等渠道分發策略和運營心得在以后的推出。
文/馬玉華 長春
歡迎加入《互聯網從業者說》專屬“思享會” 微信:17909852 ,一起成長。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