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亮出“百度大腦”:代表中國人工智能與世界競賽專欄
百,千百次。度,衡量。千百次衡量后,搜索引擎出身的百度帝國如今正在努力尋找全面連接時代的百度,其一是在O2O的外賣、電影、地圖等領域的全面覆蓋,而另一大方向便是透過早年在點滴間積累下來的成果,加緊布局人工智能。
今年前段時間被谷歌的阿爾法狗霸屏后,許多人都驚嘆人工智能時代已然來臨。作為中國人工智能的探路者,百度在無人車、語音等人工智能技術上的成就一直頗受認可,但百度人工智能到底到了什么程度?怎樣描述百度人工智能的水平才是準確的?剛剛束的2016百度世界大會上,李彥宏首次向外界全面展示百度人工智能的核心——“百度大腦”。
李彥宏此番繼續強調人工智能帶來的諸多可能,幾乎只字未提搜索,再次顯露出人工智能對百度下一步發展中的重要地位:人工智能將是百度在變遷時代中轉型亮出的殺手锏。
技術派李彥宏和他的“極客世界”
今年以來,李彥宏幾乎出場必談人工智能,剛剛過去的亞布力夏季高峰會上,他表示,人工智能領域最該關注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人工智能能做什么,另一個是人工智能會影響哪些行業。第一個問題,也就是今年百度世界要解答的問題。這也暗示著,發力人工智能,不止是百度的自我革命,也承載了李彥宏用人工智能為整個社會帶來顛覆性改變的野心。早在1998年,李彥宏曾在書里這樣描寫雅虎的楊致遠:“他追求的東西并不是金錢上的滿足,‘最讓人感覺好的是你每天都在改變著世界’。”這正是典型的極客式理想。
技術創新一直是百度的立身之本。早在1997年,李彥宏的“超鏈分析”專利率先解決了如何將基于網頁質量與基于相關性的排序完美結合的問題;2003年,百度則實施了全面提升技術競爭力的“閃電計劃”,9個月內全面趕超競爭對手……就這一點來說,李彥宏顯然屬于比爾?蓋茨、喬布斯那樣的“極客”型領袖。
從極客精神的角度講,保持對技術與產品的狂熱追求、創造新的東西一直是其使命,與此同時,技術總要不斷前進。互聯網1.0時代的巨頭、已成過去式的雅虎給了我們充足的教訓——站在浪潮之巔比固守現有的地盤重要得多。人工智能一直被外界譽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技術基石,作為一項正在爆發的技術,有野心的公司都不會錯過,一直強調“不重視新技術的公司很可能被顛覆”的李彥宏自然早早布局。
建深度學習研究院、招募頂級技術專家、提議國家建“中國大腦”…這些點滴的推進,背后李彥宏和百度的一場自我革命,無疑將帶來技術上的突破——無論是度秘、無人車,還是得益于人工智能的百度翻譯、百度地圖等體驗上的優化。在人工智能領域,百度的棋局早已越下越大,如今只是到了百度驗收部分技術成果的階段。
與谷歌、Facebook PK,“百度大腦”能力幾何?
科技領域一直盛行C(opy)2C(hina)之風,但李彥宏顯然看到了中國企業在人工智能領域反超的機會。早年在美國留學時,曾有教授問李彥宏“Do you have computers in china?(你們中國有電腦嗎?)”,教授無意的“輕視”讓年輕的李彥宏受傷,但也埋下了他用技術為中國贏得尊重的愿望。
介入人工智能領域,也有過類似的小插曲:據稱,李彥宏曾想收購一家美國人工智能公司,但是交易沒有達成,所以才有了這幾年要做中國自己的人工智能的決定。不過,光憑精神不夠贏得比賽,更重要的是實力——欲打好這場人工智能國際PK賽,百度究竟究竟積累了哪些實力?
這次百度世界便是一場階段性的百度AI成果展。為了給參會者闡述百度大腦的語音、圖像、自然語言處理和用戶畫像四大核心能力,李彥宏現場演示了一大波黑科技:運用情感語音合成技術還原張國榮聲音與粉絲隔空喊話、人臉識別技術準確辨認到場嘉賓、度秘流暢的“段子手”式籃球解說、以及車輛檢測能力領先全球的百度無人車……
面對人工智能大趨勢,谷歌、Facebook、微軟、蘋果、阿里巴巴、騰訊等國內外巨頭都在不同程度發力。但投入力度與表現實力相當的,全球只有三家:百度、谷歌和Facebook。李彥宏一向低調,在談及百度AI實力時,卻會自信地告訴媒體,按照公司的能力來排,百度應該是世界前三。他自信的來源,正是百度日益成熟的人工智能中樞——百度大腦。
百度大腦如今智商已經有了超前發展,雖然還很難定義它到底幾歲,但它一些能力甚至超越了人類。或許數據最具發言權:目前,百度大腦語音合成日請求量2.5億,語音識別率達97%。在圖像能力方面,百度大腦人臉識別準確率達到99.7%;百度無人車刷新了KITTI測試的多個世界記錄——在KITTI競爭最激烈的車輛檢測評比中排名第一。凱文·凱利曾在《必然》一書中指出,量變將引起質變。更高的數量級才帶來差別。如果一種東西的數量足夠多,那么它很可能表現出少量單一個體所不具備的屬性。比如一萬億倍的差距相當于一只微不足道的塵螨和一頭大象的差異,或是50美元和整個人類的經濟產出總量的差別,又或是一張名片的厚度和地區到月亮的距離之間的區別。這種差別是“無限多級”的。
人工智能、機器人以及虛擬現實技術都需要這種對“無限多級”的掌握,但是掌握“無限多級”需要的技術令人望而生畏。不過,對于基于搜索引擎出身的百度來說,這似乎并不是什么問題。
百度大腦之所以擁有如此強大的“智商”,正是得益于其背后的“無限多級”——強大的硬件和軟件支撐。幾年前百度便開始自建中國最大的GPU集群,保證了百度大腦超強的計算能力。在軟件方面,搜索起家的百度具備得天獨厚的優勢:全網的網頁數據、十多年來累積的搜索數據,以及百億級的圖像、視頻、定位數據都是百度大腦不斷學習、快速成長的養料。“我們有超大規模的神經網絡,已經使用了萬億級的參數,人腦的神經源大概是千億級的,我們也有千億的樣本和千億的特征進行訓練。”李彥宏當天在大會上也介紹道。
從量變到質變的未來,最終顛覆人類世界面貌
擁有強大的市場和技術作為支撐,百度一步步成為大數據行業的翹楚。最關鍵的是如今,百度正在逐漸找到把紙上談兵的數據轉化為具有實際應用價值的產品的有效方式。
“如果這些能力賦予到全社會每一個人,他能夠變換出來無窮無盡的可能性。”在李彥宏眼中,百度的人工智能是要做“能用”的人工智能。正如李彥宏在大會上展示的超級秘書度秘,今后依托百度強大的數據庫,度秘完全可以依托百度在餐飲、出行、旅游、電影、教育、醫療等領域的深耕布局,能在獲得用戶服務請求后,第一時間將需求導給百度生態中的商戶,在用戶的需求和商戶資源之間搭起供需匹配的橋梁。由此,用戶的生活正逐漸發生著改變,開始邁入真正的智能服務時代。
對于人工智能領域,李彥宏這幾年一邊投入技術,另一邊則向公眾推廣觀念、科普其價值,可謂中國人工智能名副其實的“探路者”,“將來所有的制造業都屬于人工智能產業。”李彥宏今年8月份這樣提醒制造業的企業家們。如今,在人工智能領域,百度已是名副其實的引領者。《麻省理工科技評論》2016年評選的“全球最聰明的50家公司”中,百度名列第二,這已不是百度第一次獲得國際媒體對其人工智能成就的認可。
51年前的一張《紐約時報》刊載過“人類先知”阿西莫夫的一則科幻小說。阿西莫夫來到了2014年世博會。他如此記錄“穿越”后的場景:人們會不斷遠離自然,并創造一個更適合他們的環境,比如虛擬世界;人們會花更多的精力設計帶有“機器大腦”的交通工具,設置完目的地即可自動抵達,不會被人類的慢反應干擾;交流變得試聽結合,當你打電話時不僅能聽到別人,還能看到他們……
今天看來,這個預測已像日記一樣妥帖實際。原因無怪乎,當數字技術帶來科技的繁榮后,這一切預言如今大部分都實現了。更遠的未來,我們更期待占盡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技術先機的百度等科技公司能帶給我們更多的顛覆與驚喜。未來,李彥宏稱百度大腦會將語音、圖像、自然語言處理和用戶畫像的能力不斷結合,也會全部開放共享,實現各個領域的“因智而能”。如他最后所強調的,人工智能會讓人們重新想象中國經濟的未來、重新想象世界的未來。
——————————————————————
王小琉(個人微信wangxiaoliu203406),微信公號“王小琉”。科技專欄作者,前中央媒體人。
智能硬件體驗者;IT&科技領域觀察者、記錄者、評論者。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