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言改變世界的“壞小子”談轉型秘訣,飛貸如何做到5個月破100億?專欄
8月22日飛貸金融科技在北京開了3.0的發布會繼2.0版本在業內引發熱議產品迭代之后借貸人最快3分鐘就可以從飛貸APP上完成申請到授信出額并且還能夠隨借隨還借款再也不用反復跑銀行了。
消失的兩分鐘并不是吹毛求疵。飛貸金融科技董事長唐俠表示“用戶體驗是飛貸的根本飛貸人必須把所有的時間精力投入到給用戶極致體驗上去。同時作為手機APP貸款這一新品類的引領者飛貸也有責任不斷提高行業標準。”
唐俠27年金融行業的從業經歷歷任銀行、證券、投資基金的高級管理職務。11年前以投資人的身份進入普惠金融領域并于2010年創立"飛貸金融科技"。
唐俠在業內一度被稱作是微金融亂象中移動突圍的“壞小子”也因此成就飛貸成為唯一入選美國沃頓商學院的中國金融案例。
發布會上飛貸金融科技公布了半年成績單。數據顯示5個月時間業務量同比增長30倍用戶數超300萬授信總額超100億。 剛剛發布的飛貸3.0新產品則刪減操作點33項優化48項操作時間縮短了40%由5分鐘減至3分鐘。也就是說無需抵押無需見面僅用一部手機飛貸3分鐘就能完成從申請到授信出額。
消失的兩分鐘背后究竟有著一個怎樣的飛貸團隊
2014年3月23日歷經12小時的長途飛行飛機緩緩降落在特拉維夫機場唐俠跟隨著中興新集團高管一行人開始了“創業的國度”以色列的探索之旅。在25年的工作生涯中唐俠也曾游歷過不少的國家但以色列對于他依舊是神秘的。在那里他感受到了這個國家的創新氛圍學習到了他們的創新之術對創新與戰略定位對企業的影響進行了深入的思考。
于是2014年飛貸瞄準解決傳統貸款申請難、獲批難、用款難、還款難的痛點轉型成為了聯通用戶和銀行、信托等資本方的金融科技助貸平臺。借助征信數據等大數據的挖掘和整合運用飛貸對借款人進行全面的信用評級從不同渠道、通過指紋識別、刷臉技術、Face++等技術多個維度校驗比對客戶信息然后給出相應的信用額度在此額度內用戶可以通過飛貸向平臺上的銀行、信托等機構發起借貸請求機構接到需求后再次評估評估通過就可以直接發放貸款。整個過程通過技術和算法的不斷升級從發起貸款申請到授信額度已經被壓縮到最快3分鐘。
憑借轉型后的助貸模式飛貸成為唯一入選美國沃頓商學院的中國金融案例被作為中國金融科技創新的典型。這次一些為互聯網金融站臺十分謹慎的經濟學家也都出現在了此次飛貸3.0的發布會上比如著名經濟學家易憲容、財經評論家葉檀、財經作家吳曉波都親臨現場捧場。
轉型后公司員工從原本的2000人縮編了1000多人。但是效率卻大幅提升。去年全國近40個營業網點的全年單量才十幾萬單左右。而線上的“飛貸”僅在深圳地區公測了3個月申請單數就超過20萬半年后全國用戶數突破300萬業務量暴增同比增長30倍。還俘獲了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和即將接入的農業銀行作為貸款資金合作方。
這些成績都少不了背后團隊的不斷成長和努力。特別是員工面對公司戰略調整過程中的高速適應力和成長速度。而原本一手打造了飛貸中小企業部的孟慶豐在飛貸轉型中部門被解散他很快發掘了自身在風險控制領域積累的經驗加入了公司的風控部門后來由于公司拓展新公司的需求他又去異地建隊伍幾經波折現在已經擔任著飛貸金融科技首席戰略官這樣的要職。公司轉型過程中員工都自覺挖掘和培養自己在公司的價值和公司共同成長。
飛貸還流傳著一個“藝術家與公貓”的故事說的就是飛貸的系統建設總監吳晨和他的團隊的“拼勁”。從去年3月到10月新產品上線吳晨和他的團隊7、8個人平均每天在公司工作15個小時這種狀態持續了超過半年。作為團隊領導的吳晨在這期間一共只回了3次家后來干脆把床搬到了公司在公司一住就是一年多。飛貸1.0版本上線之前因為人民銀行征信系統突然改版打亂了飛貸的產品系統設計需要重新計算分析吳晨帶著團隊一次連續工作接近120小時終于解決了新的對接問題“那時候一天到晚都在工作也沒時間分心就窩在辦公室大家都搞得跟流浪漢一樣說得好聽點叫藝術家。”
新產品上線后吳晨買了一直黑色的加菲貓準備回家養著。結果發現產品上線之后也沒有輕松到哪里去仍然要早上7點起凌晨2點睡原本準備帶回家養的貓因為吳晨的工作關系被留在了辦公室里。正是因為員工對企業和飛貸事業的強烈認同感面對飛貸早日上線的目標時團隊才會為了實現目標而無私奮斗。
健康的模式、快速成長的鐵軍團隊、有效的管理機制加上傳統金融機構的支持這些堅實的后盾應該就是飛貸的底氣所在吧。
【潮起創始人,每篇評論在全網絡平臺覆蓋300萬人以上,微博@互聯網分析師于斌,微信個人號117821818,訂閱號『互聯網分析師于斌ityubin』】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