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笛生活疑似數據造假,存在5大疑問專欄
今年以來,互聯網領域頻繁傳出關于企業造假的消息,夸大企業融資金額或者運營數據,似乎已成為市場默認的潛規則。
近日,有知情人士向藍鯨TMT爆料稱,已申請掛牌新三板的企業泰笛生活涉嫌數據造假,在多項財務指標方面存在疑似虛假、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等問題,同時,其業務數據也有較大水分。
一:泰笛生活連續虧損,擬掛牌新三板
公開資料顯示,泰笛生活成立于2013年8月,主營在線洗滌業務和綠植訂閱服務。該公司于2016年7月提交新三板掛牌申請,并在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發布了《公開轉讓說明書》。
根據泰笛生活公布的數據,該公司自2014年起,一直處于虧損狀態。2014年度、2015年度及2016年1-3月,泰笛生活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54.19萬元、1.76億元、8597.34萬元;虧損額度分別為850.22萬元、8655.10萬元、2150.81萬元。在洗滌及綠植兩個主營業務收入方面,具體數據如下圖所示。
雖然新三板對于企業盈利能力未做硬性規定,連續虧損的企業在新三板也并不少見,一般不會成為影響企業上市的因素。但若泰笛生活的確存在財務數據和業務數據造假,這或將為其上市之路增添不少阻礙。
二:多項財務數據存疑
上述知情人士稱,單從財務指標來看,泰笛生活的《公開轉讓說明書》就存在諸多疑點,應付賬款天數、線上收入等多項數據讓人“看不懂”。
1、應付賬款周轉天數低于3天,不合常理
根據泰笛生活發布的《公開轉讓說明書》所披露的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推算,最近兩個財務期間,該公司應付賬款余額只占成本的2.7%和1.3%,而今年的平均供應商付款周期只有2.5天。
若進一步查看供應商的相關數據,不難發現,上海旺象洗衣店作為泰笛生活前五大供應商之一,其平均付款周轉天數也只有2.6天。
一位不具名的財務分析人士表示,一般而言,正常經營的企業是從結賬、對賬到取得供應商發票后付款,應付賬款周轉天數不太可能在3天以內。此外,“最近兩年及一期主要會計數據和財務指標” 只披露了應收賬款周轉率,而未披露應付賬款周轉天數,與通常理解也有所出入。
2、線上收入占比不足8%,與在線下單業務模式相悖
根據泰笛生活財務費用的手續費倒推線上收款額度,該公司2015年及今年一季度的線上交易額均為百萬量級的,在營收中的占比分別為4.5%和7.7%。顯然,這與泰笛生活主推的在線下單業務模式沖突。
同時,泰笛生活在《公開轉讓說明書》中提示的風險表明,該公司的洗滌業務“出于便捷考慮,一部分客戶選擇現金支付洗護費用,因此公司存在部分現金收入的情況”。在2015年該公司洗滌收入占比超八成的情況下,根據營收數額推算,2015年泰笛的現金交易或銀行轉賬額高達1.68億元,遠不止“部分現金收入”。
3、成本與費用混淆,或虛構毛利
泰笛生活在說明書中指出,“報告期內,公司銷售費用主要是職工薪酬、業務宣傳費、辦公費等 ”。
對此,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泰笛生活的商業模式為“自建物流 +合作工廠”,是提供“其他居民服務業”的服務公司,其90%以上人員為物流人員。按照常理,取送人力成本是整體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全可以歸結到每一個訂單服務中;因而,從會計準則上應該計入營業成本,而非銷售費用。
該人士認為,泰笛生活存在混淆成本和費用分類的問題,此舉能幫助公司虛構毛利,達到粉飾財務報表的目的。
4、常年資不抵債,持續經營假設能否成立存疑
同時,知情人士指出,泰笛生活的財務報表是以持續經營為編制基礎,但其現金流不足以支持公司的正常運營, 可持續經營的假設能否成立,還存在疑問。
根據上表可知,近年來,泰笛生活基本處于資不抵債的狀態,最新季度的資產負債率仍接近100%。而《公開轉讓說明書》對于其持續經營假設的披露僅提到“目前仍有后續外部投資者有投資意向,未來后續資金保障充足”。在流動資產持續大于流動負債的情況下,泰笛生活的上述說法似乎難以令人信服。
5、逾千萬應交稅費僅繳納2%,或存偷稅行為
根據泰笛生活公布的數據,截止2016年3月31日, 其累計未繳納逾1460萬元應交稅費。而其現金流量表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6年3月,該公司僅繳納了27.3萬元稅費,為應交稅費的1.9%,并與同期累計近2.7億元的營收不成比例。
如果按營業稅金倒推營收,模擬的收入情況與利潤表基本一致;但若按實際繳納的稅費倒推,模擬收入只是報表收入的幾十分之一(如下圖)。對此,泰笛生活并未在說明書中作出說明,而在披露無稅收優惠和無稅務罰款的情況下,這一差異值得懷疑。
三:業務數據披露不充分
知情人士表示,泰笛生活除了在財務數據披露方面存在疑點,其業務數據也存在一定水分,例如,未披露重要運營數據。
泰笛生活公布的說明書表示,“公司客戶群體主要為全國廣大中產階層家庭,因此,銷售收入來源較為分散,單一客戶銷售收入占比貢獻很小,客戶集中度不高”。根據其營收前五名的客戶情況,2015年,京東和58到家累計為泰笛生活帶來約15萬元的營收,剩余逾1億元的收入均來至個人家庭用戶,這無疑需要龐大的用戶數。
但讓人質疑的是,該公司未披露任何個人客戶的數據,不論是用戶數、用戶消費頻次,還是客單價,這些重要信息都無法在說明書中查找。財務分析人士認為,運營數據是對虧損企業估值的重要指標和評判標準。遺漏如此重要的信息很可能造成報表使用人無法對財務、業務數據進行核對驗證。
結語:
從過往的行業造假行為來看,數據造假會有很多惡果。一方面,不真實的運營或財務數據會為友商帶來更大的競爭壓力,造成行業虛假繁榮的景象;另一方面,到了企業上市等需要公布數據的關鍵節點,虛高的數據勢必將使企業蒙羞,失去投資者、用戶及市場的信任,實在是得不償失。
泰笛生活是否存在數據造假問題,目前我們也是質疑。為此,我們已經通過郵件的形式和泰笛生活進行了溝通。截止發稿時為止,尚未收到回復。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