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再談人工智能,百度地圖彰顯戰略價值專欄
一周前,一張別具匠心百度世界邀請函發到了各位嘉賓手中。以城市地標模型為主體,用導電筆沿電路板虛線涂抹后,整個模型和2016百度世界大會的會標便亮了起來,科技感十足。特別定制的邀請函上印著“AI is the New Electricity”,這行字預示著這屆百度世界的主題將聚焦于人工智能。而位于CBD中心的中國大飯店內,則上演著用科技改變生活的故事。
9月1日上午,百度公司CEO李彥宏現身百度世界主會場。李彥宏表示互聯網即將迎來發展的下一幕,而推動其發展的核心動力就是人工智能,提及了百度語音合成技術在百度地圖語音導航中的體現,并重點向在場嘉賓分享了百度圖像識別技術在百度地圖數據采集、生產方面的運用。
對于百度地圖而言,這一年堪稱10來年來取得進展最多的一年。繼年初的國際化戰略發布之后,百度地圖在幾個月時間內橫跨歐亞,直抵南美。在橫向擴張的同時,還與長安汽車達成戰略合作、首次向媒體開放了順德數據中心,百度地圖在用技術基因講述著不一樣的故事。
而在人工智能驅動著公司發展的百度內部,地圖又發揮著怎樣的戰略意義?抽繭剝絲,不難發現其在百度生態體系中的價值變得愈發清晰——百度地圖正在成為連接真實世界與百度生態的一座橋梁,同時不斷從真實世界中獲取數據,反哺百度至關重要的未來布局。
搭建真實世界與百度生態之間的“橋梁”
記得就是在去年的百度世界,李彥宏宣布要“索引真實世界”。實際上,電子地圖正是真實世界的縮影,百度要扮演“連接”的角色,依靠最大的底層數據就是地圖。地圖搭建了真實世界與百度生態之間的橋梁,百度領先于行業的人工智能技術則在之中起到了助推的作用。
7月28日,百度首次向媒體開放其位于廣東省順德市的數據中心,揭開了地圖從外業采集到內業數據處理的神秘面紗。
如果你對地圖的采集認知還是通過人坐在電腦前不斷按暫停鍵去記錄下視頻里出現的路牌等信息,那便大錯特錯了。在地圖采集過程中,利用深度學習技術,百度地圖通過采集設備就可以自動識別道路特征、提取建筑輪廓并繪制形狀、識別道路圖形標牌、電子眼、警示牌。此舉幫助百度地圖打破了傳統數據采集模式,實現了外業單人全景圖像采集,使生產效率大幅提升。
據了解,百度地圖的采集數據覆蓋全國63%以上的城市,采集里程超過670萬公里,擁有4500萬個POI點信息,及7億余張全景照片。百度地圖的全流程數據生產自動化程度已超過80%,全景圖像的自動化識別提取準確率高達95%。它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基于大數據的人工智能出行平臺”。
只有當數據無限逼近真實世界之時,百度地圖才能承擔起橋梁的角色。作為國行業領頭羊,百度地圖一直為百度其他服務提供和積累大數據。不論你生活在車水馬龍的大城市,還是平凡樸實的小縣城,一個城市哪個時段哪個區域用車需求量最高,又或者哪個時哪個區域的餐飲需求最大,這些都是來自百度用戶本身最精準的數據。在百度的第二季度財報中顯示,百度地圖月活躍用戶達3.43億,在此用戶數據之上,幾乎是真實世界的一個鏡像。
共享經濟并購潮中百度地圖的意外機遇
相信大家還沒有忘記,8月1日,史上最不可能的合并在滴滴出行和優步中國之間發生。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看似因投資優步中國而在此次合并事件中漸失移動出行話語權的百度,竟然在這件事上獲得了巨大的轉進之機。
在滴滴與優步的合并之后,百度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了滴滴的股東之一。為了徹底在出行市場中坐實王者地位,滴滴一定會持續改進自己產品的用戶體驗度。更加可靠和精準的百度地圖可能會因此獲益。百度地圖不論在市場占有率、覆蓋率、特色服務,還是最為重要的人工智能技術方面都更具優勢。任人唯親還是任人唯賢一定是滴滴出行會考慮清楚的問題。
如果能成功拿下滴滴出行的地圖服務業務,借助其全國布局的打車業務,百度地圖不止能為其用戶提供更加順暢的叫車服務,還將獲得海量的大數據資源接駁進百度的資源體系當中。而百度地圖領先的人工智能技術、在出行領域的布局、以及其本身在智慧汽車方面的布局,對于滴滴而言也頗具吸引力。百度地圖始終秉持著開放共贏的態度,滴滴甚至有希望借助百度地圖在全球63個國家和地區的深度布局,積聚更為強大的出海力量。
百度生態的能量增幅器,助力未來布局
當然,收集數據、處理數據都不是百度地圖布局的最終目的,尤其在百度已經不是一家簡單的搜索引擎公司的前提下。
這種高頻度從真實世界采集而來的數據與通過用戶收集的數據能夠幫助百度進軍未來布局之一——無人車。放眼全球,真正有能力做無人車的公司只有幾家——谷歌、Uber以及百度,其它一些號稱能夠做無人車的傳統車企缺乏的仍然是數據。即便他們能夠研發出獨立上路的數據,但在真實世界行駛時,依賴的必定是谷歌、百度,或許還有Uber。
要真正做到無人駕駛,除了車本身具有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之外,還要依賴大量的真實世界的數據——這是自動駕駛車輛能夠上路的基石,而只有百度、谷歌這樣擁有真實路況數據的公司才擁有這樣的基石。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百度布局的金融領域,也能夠從百度地圖這里獲得支持。很多人沒有注意到的是地圖的數據是一種“時空數據”,意思是在用戶畫像上的數據是擁有時間、空間雙重維度的——比如地圖能知道一個用戶在哪里上班,過后可能回到哪個小區以及周末去了哪個商場消費或者是去哪個飯店吃飯。對于用戶的征信,這種時空數據是非常關鍵的,這些數據能夠真切地體現出他的消費能力,從而能夠最直接相關聯他的信貸能力。
當我們常常用“挖掘大數據”這種陳詞濫調描述使用數據時,百度地圖這些數據確實能夠幫助金融業務在風險防控,提升運營效率。
開放自身數據,與合作伙伴實現共贏
很多人以為,百度地圖的數據只是內部消化、自給自足的過程,實際上百度地圖始終秉持著共贏的態度,開放了自己的LBS數據。
目前,在國內已有超過80%的物流公司在使用百度地圖開放平臺的產品及服務,包括順豐、圓通、中通、德邦等主流公司,其中約五成企業已經與百度地圖開放平臺建立了深度戰略合作關系;2015年,百度地圖開放平臺推出針對行業開發的“鷹眼軌跡服務”,幫助物流公司解決產品上諸如車輛管理、配送人員管理的技術問題;2016年,百度地圖開放平臺繼續創新,基于海量行業底層數據和百度技術基因,推出云RGC產品,為物流公司提供個性化數據檢索、存儲功能,開放LBS技術助力物流行業加速向超智能物流發展。百度地圖在向傳統企業開放自己能力助力合作伙伴的同時,還能夠收集更多維度的數據強壯自己的能力。
除了傳統企業外,最近百度地圖還主動與各地交通主管部門展開合作,在江蘇、廣東以及深圳、貴陽、西安、海口等省市提供“標準化+定制化”的地圖服務。在成都,就與當地公安局交通管理局、成都交投集團簽署合作協議,三方共同治理成都市交通擁堵的“城市病”,推動建立基于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成都公眾交通出行信息服務和交通管理決策支持系統,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智慧交通”。
百度地圖作為百度底層數據重要的支柱之一,在整體戰略體系中處于核心地位,與人工智能相結合,共同串聯了百度從基礎到未來的各方面重要布局。百度地圖的數據價值還不止于此,LBS動態數據帶來的潛在商業價值更是未來的想象空間所在。通過地圖積累海量用戶數據,繪制千人千面的用戶畫像,供應百度服務、內容、金融生態,而從百度地圖通過地理維度的數據預測蘋果公司在華收入的下滑一事,就能窺見其潛在價值。
通過百度地圖講述的數據價值,我們看到在人工智能時代,誰掌握了數據就是掌握了未來。在建立數據護城河的前提下,百度地圖成長為一個基于大數據的人工智能出行平臺。正如百度世界的主題“AI is the New Electricity”,百度地圖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將開啟全新的地圖時代。
作者:深幾度,微信號:852405518,微信公眾號“深幾度”,轉載請保留版權內容。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