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內容創業者:報告!前面發現一大波客戶!專欄
當前虛擬現實創業火熱勢頭已無需用太多的文字來進行渲染描述,對比有著諸如htc vive、oculus rift、PS VR之類的“大白鯊”在不停游弋,且需要一定技術積累才能真正混出頭的頭顯硬件領域,很大程度能夠天然承接原有互聯網電子計算機技術體系的VR內容創業可能更加受到諸多VR創業者的青睞。
但俗話說“光見賊吃肉不見賊挨打”,很多人只看到VR內容創業所擁有的種種光明前景以及美好未來,卻選擇性的忽視了其中存在的很多“大坑”。
近段時間,VR日報便在對一些國內創業公司進行直接采訪的過程中,相當直觀的見識到了很多存在于VR內容創業過程中的強顏歡笑,無論是還未徹底形成規模的簡陋市場形勢,仍無法被有效解決的各種技術問題,還是初創企業必碰的資金難關等等,各種創業難題可謂是層出不窮比比皆是。
不過,話說回來,盡管這些VR創業企業所頭痛的各種問題的確相當直接和現實,但筆者卻認為他們似乎理所當然的忽視了一個比這些更加重要的問題——在一切發展條件全部滿足的前提下,VR內容創業公司已成功的將所有內在和外在天賦技能樹全部點亮,也不去討論大環境的問題,產品OK,市場OK,資金OK,競爭力OK,但關鍵是在創業初期階段,客戶是不會自動出現在你的面前的,你要到哪里去找到你的客戶呢?
“客戶”即吾命
無論身處哪一類行業或者領域,“客戶”對企業——尤其對那些初創型企業而言,都是一個相當敏感且重要的課題。
這個結論來自于一個非常簡單明了的推斷:在沒有技術、產品、發展資金的前提下,只要有客戶存在,即便是秉承有一個“騙”一個的原則(笑),我們也有一萬種辦法來獲利,但如果沒有最終端的客戶資源,則根本無從談起“盈利”這個商業終極命題。
早在今年4月的時候,筆者曾翻譯過一篇名為《VR創業指南:請先成為一名“海盜”!》的外國文章,該文作者Ben Smith在文章中與我們很是風趣的探討了一番關于VR內容創業公司如何在創業初期來獲得自己的客戶的問題。
盡管,這篇文章中的很多內容頗具地域的局限性,只是單純的針對國外VR內容創業的一些情況進行分析,與中國國內存在的實際狀況有很大區別。
譬如在中國,我們VR內容創業公司就根本無需擔憂在自己腦袋上壓著一家名為Facebook的互聯網VR內容“巨無霸”。而沒有Facebook那般霸主級的VR內容企業來壟斷整個行業生態鏈,也就無從談起需要去從其口中虎口奪食搶奪客戶的問題,從這個角度看來,總體而言,國內VR內容創業者在處境上比國外還是不錯的。
但是,事實真的如此嗎?其實,我們都知道這是很天真的想法。
無論人們將“合作”這個詞捧得多么冠冕堂皇,但作為商業的基本特征,“競爭”才是始終真正貫穿于其中的核心要義。
那么,創業者需要去“爭”什么呢?無非是市場與客戶而已。
在VR行業里,拋開某些創業者認為只要進來就能躺著賺錢的“傻白甜”錯覺,其實最終大家還會回歸于如何各顯神通“獲得”客戶這個終極命題上來。
只不過與傳統行業不同的是,這些VR內容創業者的競爭對象除了同一行業的同質競爭者之外,還必須面對傳統行業的反撲,甚至說得更寬泛一點,作為一個新興領域的開拓者們,VR內容創業者還必須去“打敗”客戶原本的消費習慣。
就目前而言,VR內容創業公司在這方面所遇到很多的問題其實與過去那些創業公司并無二般,甚至更加殘酷。
不過,本文并不準備去探討如何獲得或者留住客戶,因為這真的是一個超出了筆者自身能力的話題,所以在避重就輕之后,在下文的敘述中,筆者將在“以相對公平的競爭環境為前提,并無視‘燒燒燒’歪風邪氣”的框架下,簡單的與大家討論一下,處于同一起跑線的VR內容初創型公司如何通過常規商業手段來找到自己的客戶。
你需要找到最貼近自己的客戶方向
作為創業領域一個很普遍現象,很多VR內容初創公司常常會遇到無法找到,或者無法獲得足夠數量級別的“有效”客戶資源群體的情況。
對于這種尷尬,其內在的原因并不復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這些VR內容創業公司根本沒有弄清楚,并明確屬于自身產品或者服務的最終受眾群體在哪里,或者其實心中有這個概念,但在實際操作中卻常常偏離自己應該行進的軌道,然后翻車。
對于前者,筆者只能建議這些萌貨VR創業者先去多了解一些曾經存在的成功商業案例,或者多喝一喝各種相關的創業“雞湯”——你首先得說服自己認同這一客觀事實,否則大家也沒辦法聊下去了。
至于后者,筆者的建議是VR創業者最好還是能夠靜下心從根源處去認清自家產品或服務的本質與特點,然后堅定的去執行,因為歸根結底,這其實還是一個產品或服務定位不清晰的問題。
舉一個例子,就如一家做VR直播的創業公司,它首先要確認的就是自己的產品或服務受眾是誰,誰會愿意看自己的視頻和直播,職業、年齡、性別,乃至作息時間、審美觀等等等等,理論上來說這種分析越到位,企業就越能夠找到自己行動的方向,從而找到符合自己要求,同時也能夠滿足其需求的客戶群體。
我們并不排除存在“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的情況,廣撒網把所有具備可能性的方向都涉及個通透確實是個很好的想法;然后,如果能夠通過自身努力開辟一條新的道路,扭轉乃至培養客戶的消費習慣更是頗具行業開拓者先行者的氣質,但問題在于——作為一家VR內容創業型公司,你必須首先考慮到作為一家初創公司的實際情況——在產品或服務單一,資金緊張,外加競爭激烈、時間緊迫的情況下,選擇成功幾率最大、目標最明確、距離最短的行動方向,而不是亂七八糟瞎胡鬧一氣,或許才是最為合理的做法。
或許這種說法與某些現有商業理論,以及我們過去聽到過的正統人生處世哲學完全相悖,但我們真的要相信在這個世界上必定存在著一批天然就需要我們vr產品或服務的客戶,對于我們的VR內容創業者來說,你要做的就是集中時間和精力去找到正確的客戶方向,然后把自己的服務或產品“交”到他們手中這么簡單,而不是把寶貴的時間與資源浪費在錯誤的方向上。
最后,在這里有一個已經被人在其它領域給分析爛了,但卻始終被很多創業者忽略的創業小竅門——“首先確保自己能夠用相對最輕松最有效率的方式‘存活’下去,然后再考慮其它”,其實在“確定客戶的尋找方向”這個方面也是適用的。
你要重視、學會并善用互聯網“工具”來尋找客戶
方向找對了,之后我們就要開始沿著這條“道路”伸展的方向開始飛奔了,但作為一名聰明的VR內容創業者,你必須得懂得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利用身邊的“工具”為自己“加速”和“助跑”,能在筆直寬敞的水泥路上打滾就絕不走崎嶇的小道,能在寶馬副駕駛座上哭就絕不在自行車后座上笑是最基本的原則。
關于這一點,由于互聯網思維的深入人心,外加VR行業天然具備的互聯網屬性,其實當前很多VR內容創業公司在這方面還是做的很不錯的,無論是門戶主頁、通訊軟件、博客,還是論壇、視頻平臺或者是自媒體,除了極個別腦子不清醒的,這些內容創業者大多能夠很好的利用這些“身外之物”來幫助自己尋找客戶。在這里,這些“工具”既是雷達、鏟子,也是炸藥、挖掘機、老司機。
不過,盡管這中間的門道和方法很多,有些甚至筆者完全看不懂卻偏偏效果很好,但也有費時費心費力,卻完全沒有任何有效進展的情況發生——而這,就得必須歸結到使用這些工具“姿勢”是否正確這個問題上來。
什么樣的“姿勢”是正確的?
實際上,它與上文第一點中提到的“方向”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并有著進一步的要求。
譬如說,VR內容創業者已經確定自己的未來客戶群體主要集中在在校大學生那一塊,那你就得主動往這個群體方向靠攏,在心里清楚、在行動上明晰什么樣的“工具”和“資源”在什么場景什么時間狀況下是能夠幫得上忙,并能夠產生最好效果的。
簡單來說,VR內容創業者在借助“工具”的幫助時,必須做到在某一特定狀態下的基本“對口”,不然,絕大多數時候我們所做的都是無法達到預期目的的無用功而已。
說到在這里,筆者要著重的聊一下通訊軟件這個東西的重要性。
在當前全球范圍內,作為一類極具病毒傳銷性和用戶黏著性的互聯網產品,從傳統互聯網迅速蔓延到移動互聯網領域的通訊軟件所擁有的強大力量正在為越來越多的人熟知并認同。
尤其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圖形、音頻乃至視頻等互聯網信息傳播特征已經被完美融入其中,再加上為移動設備而生的Html5標準,某些通訊軟件已經完全具備了能夠在筆記本、臺式機、智能手機等主流互聯網設備平臺之間進行自由切換的能力,幾乎可以強行“插入”人類能夠想到的任何互聯網內容領域,擁有著異常廣泛的可怕傳播力與影響力。
各種通訊群、公眾號、微空間仿佛一個個微小卻強大的黑洞,牢牢的將各類人群按照喜好、性別、職業、年齡等特征分門別類的吸引到一起形成一個個有著對應需求的客戶群體,靜靜的等待著VR內容創業者找到并“虜獲”他們的芳心。
最后,雖說某只不知名的黑猩猩用樹枝吊螞蟻的加餐行為擊潰了“人與動物的區別在于會不會使用工具”這一論斷,但總的來說,重視、學會并善用這一類互聯網“工具”來尋找自己的客戶,顯然將成為未來所有VR內容創業者應該具備的基本從業素質。
優質的“伙伴”將把你帶到明客戶的位置
在互聯網時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被無限的拉近,即便是一個足不出戶,只會擼自己的宅男也會在網絡上擁有以帶自己“上路”為己任的至交老司機。
而轉換到商業領域中,拋開資金、渠道、運營等其它商業因素,僅僅單論“尋找客戶”這個基本任務,那些處于初生階段的VR內容創業公司更需要一些優質的互聯網“伙伴”——因為在這里“伙伴”不僅有“合作”的意思,同時也意味著“交換”、“幫助”、“指導”、“經驗”、“資源”等很多實質性的有益內容。
譬如《VR日報》之前曾采訪過一家與國內著名的娛樂經紀公司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的VR直播公司。
在這種具有明顯“雙贏效果”的業務合作過程中,我們暫且不去談這家VR創業公司最終能夠從中獲得多大的經濟利潤,但至少通過身邊這位合作“伙伴”,他們能夠以最為精準快速的方式為自家產品和服務找到并鎖定屬于自己的客戶群體,從而具備了進行下一步發展的可能性。
理論上來說,VR內容創業公司所需要的“伙伴”的數量是多多益善的,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畢竟,與我們日常生活中人與人的正常交際有所不同,商業領域中的“伙伴”關系絕大多數是建立在赤裸裸的“利益”基礎上的,如何在一個合理的范圍內去平衡自身與“伙伴”之間的利益關系同樣非常關鍵。我們需要的是能夠互相扶持互相幫助的優質“伙伴”,而并非因一時的利益分歧總是扯皮的“冤家”。
此外,由于各自體量的不同,在這里“伙伴”又有“小伙伴”與“大伙伴”之分,而根據各自專注的領域不同,“伙伴”的類型又將被進一步細分歸類,因此如何選擇合適的“伙伴”也是一個很有內涵的問題。
對于這一點,筆者的建議是,“結合自家企業的實際情況,從自身事業的長遠發展著眼”謹慎選擇結交的對象,擯棄一些諸如“大即是好,多即是美”的誤區,也不要杞人憂天的總是糾纏于“陰謀論”,盡量不要出現做無用功的狀況,充分借助“伙伴”的力量發揮出“1加1大于2”的效果。
一個人抓怪總是寂寞的,但如果身邊有一個或者一群“伙伴”與自己結伴而行,想必這個過程就要愉快輕松許多。
或許因為各自的資質、背景、層次、類型以及所處發展階段的差異,讓每一個VR內容創業者的態度也有所不同,但最終,大家的一切努力還是會回歸到“客戶”這個無論多么重視都不為過的商業課題上來。
因此,找準方向呼朋引伴整裝上陣,你將會很愉快的發現一大波客戶正在你的正前方。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