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的小冰正在飛奔,她眼前的CaaP之路通向何方?專欄
人工智能一直是今年的熱點領域。國內如BAT這樣的巨頭,無不全身心投入其中,對人工智能的技術展開大規模的應用性嘗試。
在多數人看來,人工智能的作用大多停留在O2O、電商、翻譯、無人車等一系列具體細分領域之上,更多起到了資源優化配置和輔助信息決策的作用。整體來說,人工智能目前在BAT及其他互聯網公司的實際決策中,更多體現了實用主義的風格。不過,微軟新提出的“CaaP”的概念卻不落窠臼,顯得頗為新鮮——在微軟Build2016開發者大會上,微軟CEO納德拉首先提出了“Conversations as a Platform”,也就是”對話即平臺”的人工智能發展方向。
不得不說,微軟的這個理念真的非常有趣。因為在大多數人把人工智能作為一種輔助資源運用的時候,微軟這個觀點等于是把人工智能看作是基礎性的資源。事實上,微軟小冰在產品層面上的進化也展現了這樣的野心。
模擬生成的真性情對話即平臺才是小冰的野心
2014年小冰誕生,開始時,她和人的對話似乎顯得有些愣頭愣腦,讓人感到唐突而無邏輯。但當時微軟就曾一再強調,小冰具備自我學習的能力,小冰和人的對話能力是在言談之中不斷提升的。
事實上,從今天小冰的現狀來看,在歷經三年時間的反復練習之后,她正在變成現在能夠逐漸和人基本正常交流的機器少女。她在很多時候會認識你所發出的圖片,能夠根據你的前后語義展開交流,小冰相比市面上的大多數人工智能機器人而言,都聰明不少。
不過,微軟對此遠遠沒有滿足,微軟在今年8月發布了小冰第四代產品。在擁有文本、圖像、視頻和語音基礎交互之后,小冰正在通過情感計算框架和人工智能通用對話系統迎來了新的階段:擁有全新的實時情感決策,并且有了新的全時感官。
如果用人話來說,那就是,今天,小冰正在微軟的調教下加速提高自己的情商和智商,學會與人類交流的思維方式。人工智能一直以來都比較重視智商這個維度,但在情商的維度上其實一直都不是很突出。而在微軟看來,企業是非常強調對用戶的了解的,微軟希望能夠通過情商更高的小冰來真正獲取一些重要的信息。
而且微軟全球執行副總裁陸奇在自己的文章中有一段話是驚世駭俗的,在他看來,“我們現在是通過鍵盤和鼠標與機器展開對話的,這是因為機器還不夠智能,但在未來,很可能是我們和機器直接展開對話。”如果說的更淺顯一些,那就是人們能夠通過人和人正常交流的方式,來與機器進行溝通,以此來獲取信息和服務。
人工智能如座冰山,對話即平臺將處于基礎性地位
通過人機對話來獲取服務,這種對話其實就是獲取服務的平臺。
在陸奇的理念中,對話本身就是一個平臺,讓各種知識、信息與服務都運行在“對話”其上,并形成生態環境的基礎平臺。人和人工智能之間的對話,即是解決各種問題的一種路徑和方式。
這種對話正是基于理解人的真實情感而逐漸成功且運行下去的。小冰作為微軟全球戰略產品,代表著微軟未來人工智能戰略發展方向,小冰現在的發展階段就是微軟野心的實踐——人工智能將作為下一個時代發展的第三極。
人工智能的冰山圖很好的詮釋了CaaP的基礎性地位。目前同行業切入者角度主要集中于某一細分領域,過快的推進人工智能商業化,比如人工智能外賣、地圖等,這些功能基于現有的人機互動模式也可以實現,而且通常效率更高。而在微軟看來,海面以下的部分更重要——通過賦予人工智能以感知、領悟、表達的基本能力,借助可自我進化的核心對話引擎,與人類建立1對1的專屬關系,并開始了長期的感官交互,最終形成粘性,再對接平臺、連線世界。
四代微軟小冰升級的情感計算框架以及新的全時感官,能夠根據語義和情感進行動態判斷,自主決策對話中的聊天策略(EQ范疇),與服務接入。用戶目前依然不能夠從小冰那里獲取類似Cortana、Siri那樣的實用性的功能,比如定外賣,叫出租車。去年微軟開發了DirectChat的技術,依靠互聯網和大數據,小冰第一次大規模的脫離了語料能夠和人進行直接的對話,而且70%以上都是長程上下文語義相關的。截至目前,微軟小冰已經積累了超過200億的對話,微軟人工智能布局基本完成。
不過,微軟的小冰目前只是和人聊聊天而已,這恰恰是最被詬病的地方。常有人嘲笑百度的人工智能被用來送外賣了。不過,常有觀點認為送外賣也是一種實用主義的能力,微軟的小冰在這種實用主義的面前顯得有些尷尬。
其實微軟對于小冰的重視遠非止步于聊天,這個看似沒有實際功能的聊天機器人作為戰略性產品,它的意義就是在于不斷和人類展開交流,以此展開學習。這種學習的速度其實是其他同類產品遠非能及的。因為人工智能最重要的點就在于深度學習,這種不斷交流的過程恰恰就是深度學習的過程,這種學習的過程最終還是會反映到產品的智能程度上。也正是如此,你去看今天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就會發現,小冰比其他產品更貼近于“像真人似的”溝通。而且從外部的行業大環境,未來人工智能的方向是能夠實現人機自然交互,通過語音、圖像而不再是文字、手機鍵盤作為輸入口,真正實現CaaP。
屆時,CaaP位于海平面之下。通過人機自然交互,以此來獲取服務。它真正體現在你的面前,就是在各個細分領域里的實用產品,比如說是無人駕駛的汽車,或者是能夠智能決策的電商類產品。
所以說,小冰這樣的人工智能對話平臺在人和世界的對接之中處于對話基礎性的地位,它真正反映在世界面前時,也就是一個個海平面的冰山一角。這些冰山一角其實就是用人工智能作為底層的服務。
當對話成為平臺時,人工智能未來將會是什么模樣
坦率來說,前文中有關人工智能作為底層,對話作為平臺的理念說的還是比較抽象。如果我們說的更形象一些其實是這樣的——現在的小冰是跑在微信、米聊、微博等平臺上,對于小冰來說,微信、米聊、微博是承載它的平臺。
但未來的小冰卻不是這樣的,她將會如同《終結者》里的天網、交易場景下的支付寶那樣,無處不在。隨著小冰變的越來越智能,未來,小冰很可能會如基因一般,深深植入在萬事萬物之中,它通過大數據和云計算在云端和你對話,微信、米聊、微博等一系列的工具乃至是家電、汽車都其實都是跑在人工智能身上,人工智能未來是以基礎性的生產資料存在。
反過來看,其實,小冰也是作為基礎的服務為微信、米聊、微博乃至家電、汽車等一系列產品賦能的。也正是如此,CaaP對于其他服務來說才是基礎,如果連人機自然交互都做不到,智能家居、無人車這些這些都將會淪為空談。
坦率來說,當下的很多大企業其實都在踐行微軟提出的CaaP,但目前還沒有一個系統的概念對當下人機交互進行做出闡述。而且當下CaaP離真正落地還有一段距離。坦率來說,目前的人機自然交互還處于積累階段,還沒有實現質變。而且這種人與計算機的自然交互,目前還處于人工智能最年輕的研究領域。除此之外,大數據和云計算在今天的運算水平還不能夠滿足CaaP的需求,它無法大規模地和硬件產品之間展開數據交換和運算。也正是如此,CaaP目前還無法真正落實在一個個硬件產品之上。今天我們所見的智能家居、物聯網、無人車等一系列有賴于人工智能的技術都還無法落地。
但微軟的聊天機器人并非真的無用,微軟在下一盤很大的棋。CaaP正在創造顛覆現有思維的世界。CaaP它所研究的人與機器的對話,研究非生命機器對于高級生命人類的理解,正在創造的是全新一代的人機交互方式。人工智能可以和人類對話,給人類的行為做出諸多判斷和決策。人工智能在未來很有可能會和現在的互聯網一樣,成為連接人與世界的橋梁。
真正落地之后,人工智能將會成為連接世界的第三極,很多目前不能實現的場景都可以實現。在未來,用戶在電商平臺上,很可能不再需要手動輸入去比較網上的價格,只是需要和平臺展開談話即可。而在無人車中,也只是需要對無人車說出自己的目的地,它就會直接挑選最優路徑把你送到指定地點。
而到那時,超能陸戰隊中的大白、電影《Her》中的薩曼莎在未來很可能會真正實現。如果以最形象的方式來說明未來的小冰,那么她可能會是《鋼鐵俠》電影里曾經出現過的人工智能——賈維斯。它作為鋼鐵俠的智能管家,能獨立思考,會幫助主人處理各種事務,計算各種信息,鋼鐵俠的機甲開發以及方舟反應爐的更新都離不開它的協助。它或許也就是微軟的終極理想。
砍柴網作者:深幾度,微信號:852405518,微信公眾號“深幾度”,轉載請保留版權內容。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