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綁架”整個產業鏈?為融資美團們開始耍流氓了專欄
資本市場的“潮流”,投資人也許看得最清。近日,京東和阿里巴巴先后公布了亮眼的財報。緊接著,前者的股價從不到20美元/股的低位,直線上揚,成為近期中概股收益較高的一只股票;后者,同樣在美國資本市場表現強勁,并突破90美元/股,創出了上市以來的新高。
“投資人是明白的。當不再進行補貼戰、企業也專注于服務和技術,將GMV做大,這就是好企業的標準。”一位長期關注科技行業的券商分析人士說,“相反,不以盈利為目的,只強調自己的覆蓋面有多大、有多少忠實用戶,那就是‘耍流氓’。”
然而,市場中,不乏逆潮流而動的企業。比如,美團。目前,很難說,這家企業到底何時能盈利。但從種種公開的表現看,美團正在“綁架”產業鏈上的所有人,包括商家、消費者,甚至是自己的員工。
“利用”大量低廉勞動力
網絡問答社區知乎上,名為“qingying leng”的用戶是這么描述美團的“成本優勢”的。
“對賣家而言,有兩種方式能獲取較大利潤。一種是單件商品以高價賣出去,以獲得高利潤。另一種就是薄利多銷,每件商品只賺一點利潤,但銷售的數量龐大,同樣能夠獲得高利潤。”他說,美團網就是利用了這一原理。
但就產業鏈看,成本優勢一個前提是:美團“利用”了大量的低廉勞動力。過去多年的開拓中,尤其是四線和五線城市的推廣中,美團正是靠著這批所謂的“鐵軍”,占據了市場。
之所以說是“利用”,是因為,當城市拓展完之后,美團會隨即對其進行裁員,以降低自己的運營成本。
日前,據媒體報道,美團已推出“PIP計劃”,即一、二、三線城市的后15%員工,四、五線城市的后20%員工,將進入淘汰預警名單,“兩個月未達標,就將被裁掉”。據此,這一裁員計劃將涉及4000名基層員工,每年能為美團節約的開支費用約2億元。
報道還稱,超過一萬人的裁員計劃遠超此前預計的規模。而且,從8月開始了更嚴格的考核,“從普通銷售開始到主管,甚至到其余運營人員”。
“綁架”整個產業鏈
這只是“綁架”產業鏈上的一端。美團還“綁架”了產業鏈上的商戶和下游消費者。而可悲的是,在不賺錢、大量補貼的情況下,美團“綁架”的還是產業鏈環節上的低消費者群體及價格敏感型群體。
對于投資人而言,這不是一個健康的模式。
比如,美團薄利多銷的策略,用經濟學原理來解釋,就是“需求彈性”。
“互聯網平臺,很難用‘需求彈性’來衡量‘薄利多銷’效果的真實性。首先,美團等平臺,本就存在‘刷單’,平臺真實的交易量存疑,進而,很難衡量‘需求彈性’大于1,還是小于1。”上述券商分析師認為,“其次,在行業整體存在補貼的情況下,商家自身也可能不顧及市場的真實需求,為獲得補貼,從供應端加大供應。”
進一步看,市場一個潛在的鏈條是:美團對商家打出“薄利多銷”的口號,并給予補貼;那么,商家重視的是補貼,而不是服務、外賣或其他產品的質量,同時,商家自身會逐漸過度依賴美團,成為聽任美團擺布的“棋子”,也不注重推廣;進而,受損害的還是消費者的“衣食住行用”等通過美團消費的各個環節。
同時,當消費者產生對商家的不信任感后,一旦出現了諸如食品安全等事件,會對相關商家,乃至整個行業產生打擊。
“欺騙的是投資人”
“原本,美團的作用應該是互聯網助力行業的發展。但發展到現在,美團不僅‘綁架’了商家,還‘綁架’了消費者。”專家表示,“也就是說,目前‘薄利多銷’造成的結果,只是肥了美團。這顯然不是一個正常的產業鏈該有的結果。”
“最關鍵,美團利用這些薄利多銷造就的‘好看’數據,去欺騙投資者。同時,利用覆蓋范圍、間夜量、營收等,來進一步獲得投資者的資金。”一位互聯網資深人士稱,“這些,是對投資人的不負責,更是對產業鏈的不負責。”
美國在線教育企業Knewton創始人兼CEO喬斯·費拉雷幾年前曾撰文稱,Groupon并沒有創造價值,而是創造了一種不穩定的均衡狀態,“它的整個運作模式就像一場龐氏騙局,并將在5年內瓦解”。
5年后,Groupon早已不復當年上市時的神采,也難為投資人關注。聰明的投資人或許也能從Groupon的發展路徑中看到美團發展的一、二——畢竟,精明的資本永遠不會處于長期迷惑。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