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人貸幾乎崩盤;多數網貸平臺將進入死亡倒計時?金融
文/卓繼民(公眾號:繼民財經匯, jimincaijing)
2016年8月24日,可以說是不少中國P2P公司傷心的日子。 昨晚,中國在紐約交易所上市的P2P第一股,宜人貸,幾乎崩盤了。
不多說了,直接上圖:
2016年8月24日(美東時間)宜人貸股價當天收盤比同前一天相比,跌幅超過22%;全天的交易量解決500萬個ADS, 是日均交易量的五倍以上;這幾乎可以說是崩盤了。如果從8月22日算起,短短幾天之內,宜人貸的股票價格已經縮水超過30%。
2016年8月24日, 中國銀監會正式發布《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業務活動管理暫行辦法》,正式規范P2P網貸平臺業務。
中國銀監會的這份管理辦法明確提出:
P2P公司不得吸收公眾存款、
不得歸集資金設立資金池、
不得自身為出借人提供任何形式的擔保等,還增加了
不得從事債權轉讓、
不得提供融資信息中介服務等高風險領域等內容,
對打著網貸旗號從事非法集資等違法違規行為,堅決實施市場退出。在具體負面清單內容中,除上述要求外,還包括網絡借貸平臺不得發售金融理財產品、不得開展資產證券化等形式的債權轉讓等13項禁止行為。
該辦法進一步明確了網絡借貸機構的定位為信息中介機構。信息中介不是信用中介,這意味著網貸機構不允許設立資金池;經營活動必須在線上,線下不得從事營銷活動和虛假宣傳。
2016年8月24日,銀監會還公布了答記者問。
這個《辦法》的出臺將加速國內互聯網金融行業洗牌。根據辦法,銀行資金存管將成為網貸平臺發展的硬門檻,直接掐住平臺的命門。目前市場已上線銀行資金存管系統的平臺比例并不高,而那些尚未上線該系統的平臺將因不符合監管要求而面臨被迫退出市場的風險,這或許就意味著大量網貸平臺公司將進入死亡倒計時。
銀監會表示,辦法明確單一借款上限,單一自然人在一個平臺上的借款上限是20萬,在多個平臺上的借款上限是100萬。單一組織在一個平臺上的借款上限是100萬,在多個平臺上的借款上限是500萬。所以,對于大額資金交易平臺,則將直接面臨被限制的風險。
據悉,目前“網貸”機構中,做小額資產端的,多數風險控制通常會比做大額業務的要完善,后者多數涉及自融自保、涉及期限錯配和設立資金池、參與房地產等限制性行業,很大程度上背離了網絡借貸的本意。
看來,監管層不希望網貸與傳統金融進行正面競爭,而最終的局面則可能是網貸行業只能做小額借貸,讓多數平臺做不下去,被淘汰或主動退出這個行業,只剩余一些大的規范平臺。
辦法指出,對“網貸”機構實行“備案管理”,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持牌許可。備案管理主要解決“網貸”機構資料的齊全性,而不是門檻高低,沒有資本金限制,沒有高管人員的限制,沒有股東的限制,但備案必須有必要的資料、手續,備案登記機構必須持續、無條件的向監管機構報送經營信息。
此外,《辦法》第五條規定,網絡借貸信息中介機構完成地方金融監管部門的備案登記后,應當申請相應的電信業務經營許可,未申請電信業務經營許可不得開展網貸信息中介業務。因此,ICP證也將成為網貸平臺的一大門檻。
總的看來,這個辦法的出臺,明確了P2P 定位,那就是只能是信息中介,而不是信用中介,不能有資金池, 同時對P2P 的業務范圍做個更為明確的限制。
據悉,今年有數家P2P 公司擬赴美國上市,不過從昨晚資本市場對宜人貸的股價反饋來看,市場目前的擔心還是存在的。所以,不排除這個辦法會影響P2P 公司的估值上限和想象空間;如果接下來投資者仍然不看好宜人貸的股價預期,則甚至還有可能會影響正在準備赴美IPO 公司的上市計劃。
不過該《辦法》應該會有利于規范目前P2P 行業的無序競爭,改變該行業亂象重生的局面,讓真正有實力,把全面風險管理落實到位的P2P公司脫穎而出,得到長久的發展。
(以上為《跨洋大鏖戰》作者卓繼民所作,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欲了解作者更多文章,請關注公眾號:繼民財經匯, jimincaijing )。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