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劇如何靠廣告植入的奶水來喂飽自己?專欄
2016年上半年,網劇市場風起云涌。各家視頻平臺使出渾身解數,專注獨播劇的打造,其中愛奇藝的《余罪》、《最好的我們》,騰訊視頻的《重生之名流巨星》等爆款網劇,在取得了超高播放量的同時,也引發了大范圍、社會性的話題討論。隨著網劇的火爆,大批的廣告投資開始向網劇傾斜。2012 年,廣電總局禁止電視劇插播廣告,植入廣告迎來黃金歲月。網絡劇投入低,受眾廣,尤其網絡劇培養的是現在和未來的消費主力,一大波廣告商侵入網絡劇。
盡管大批的資本紛紛砸向網劇,但是在網劇中植入廣告可不是容易的事情。首先,品牌的適用性范圍較小,適合植入廣告的影視題材較少。多數情況下植入式廣告只適用于知名品牌,這是因為受眾需要在相當短暫的時間內準確識別出商品包裝、品牌或產品外型,知名度不高的品牌或產品可能不會被觀眾注意到,很容易被復雜的故事情節淹沒。當品牌或產品處在其生命周期的中后期,植入式廣 告才能更好地鞏固消費者對該品牌或產品的認知。因此,品牌有較高的知名度和認知度是投入植入式廣告第一道門檻。
其次,廣告曝光度過高易引起受眾反感。植入式廣告做得巧妙,自然可以被受眾接受,但有些植入式廣告植入方式略顯生硬,讓人一眼就可以識別出是廣告,這時受眾會產生排斥心理,如果廣告在影片中所占比例過大,則容易使受眾產生一種逆反、厭煩的情緒。就像《盜墓筆記》里面的“紅牛廣告”,生硬到讓觀眾紛紛吐槽“喪心病狂”。廣告過于頻繁的出現,有可能會導致觀眾心理失衡,畢竟觀眾的目的是欣賞網絡劇而不是廣告。
植入廣告和貼片廣告相比,不適合做深度說服。網絡劇植入式廣告不適合深度說服,特別不適合做直接的理性訴求或功能訴求。產品的植入要考慮到與故事情節的結合度問題,因此植入式廣告不能像傳統廣告那樣詳細的介紹產品的功能、利益訴求點為主,而只能以形象宣傳為主。
最后,廣告主承擔的風險較大。產品被觀眾所接受的程度很大部分依賴于劇集受觀眾喜愛的程度,劇集的關注率、點擊率越高,就越受受眾的喜愛,產品的推廣自然摧枯拉朽,效果亦勢如破竹;但假如劇集的關注率、點擊率低,那么,再如何投入廣告成本,也只能偃旗息鼓,默爾而息。也就是說,廣告主的投入了廣告成本,但是廣告效果卻不能預測,在網絡劇中植入式廣告,廣告主承擔的風險要高于制片方。
既然網劇植入廣告如此麻煩,而且還不一定可以獲得想要的宣傳效果,為什么廣告商還愿意大手筆去捧網絡劇呢?
第一,受眾基數大,影響廣泛。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網絡視頻行業商業模式典型案例與創新策略分析報告》截至2015年12月,中國網絡視頻用戶規模達5.04億,較2014年底增加7093萬,網絡視頻用戶使用率為73.2%,較2014年底增加了6.5個百分點。其中,手機視頻用戶規模為4.05億,與2014年底相比增長了9228萬,增長率為29.5% 。手機網絡視頻使用率為65.4%,相比2014年底增長9.2個百分點。
第二,爆發性的傳播力度。現今正在熱播的網臺劇《老九門》,在愛奇藝網播出7分鐘點擊率破1.5億,“陳偉霆張大佛爺”話題閱讀量一天增幅破億,獲全民點贊。如此高的人氣,其傳播效果和營銷宣傳價值可想而知。
第三,植入方式多樣,可供廣告商選擇的渠道多。道具植入,場景植入,劇情植入,臺詞植入等多種方式,可以在盡量降低觀眾觀看體驗影響的情況下進行植入。
第四,廣告植入成本投入低,回報率高。網絡劇的一大優勢在于低成本,網絡劇靈活、快速的制作流程便于與廣告主需求的對接。網劇的產品植入價格一般比傳統影視劇的植入價格低50%,優質網劇項目的“入門植入價”則能達到傳統影視劇的70%左右。
網劇植入雖然不容易,但是廣告效果和幫助網劇內容方變現的誘惑卻讓網劇對其不忍放棄。那么網劇如何做才能利用好廣告植入的奶水來喂飽自己?
輕松氛圍,相輔相成
網絡劇可以走詼諧幽默路線,這種網絡劇中的廣告并不需要嚴密地配合故事的情景,只需配合當時的氣氛,可以讓被反復宣傳的廣告客戶們牢牢記住產品的名稱,卻又不會產生濃烈的厭煩。
深度植入,巧妙融合
網劇《我叫郝聰明》里每克拉美珠寶的植入,直接把女主角打造成該品牌的的珠寶設計師。這樣將品牌與劇情融合,讓植入看起來不像是硬黏上去的狗皮膏藥。
網劇+電商,場景營銷
廣告植入的最終落腳地還是在提高產品的曝光率,宣傳企業形象,最終實現購買的增加。那么,如何在購買這個環節來做文章呢?在上面提到的《辣味英雄傳》中,除了品牌結合熱門IP的能量,采用了現下比較火熱的“邊看邊買”技術,此項技術由video++公司提供,觀眾可以點擊畫面中的鏈接直接跳轉到康師傅的官方網店,省去了觀眾自行搜索的繁瑣。根據Video++靈知數據顯示,劇中互動回看率達到了14.2%,電商轉化率則高達10.9%。Video++此項技術讓視頻不再是看得見,“購”不著,大大的提高了廣告客戶產品的曝光率和宣傳效果,最終實現購買轉化率提高。據說在爆火的網劇《太子妃升職記》的番外篇《太子妃番外篇之王者歸來》中也應用了依靠“邊看邊買”技術的“網劇+電商”的模式,為七喜飲料做了一次廣告植入和電商導流。
獨家定制,完美詮釋
早在動畫片《大力水手》播出之時,定制廣告就已經走進了觀眾的視野。《大力水手》實際上是為一家菠菜罐頭生產廠家專門定制的動畫片。2014年,因網絡神劇《萬萬沒想到》的熱播,“萬萬”式廣告營銷模式爆火,將廣告和內容做最大成效的結合是“萬萬”模式最顯著的特點。康師傅也推出愛情公寓番外篇——《辣味英雄傳》,講述了任何菜鳥只要吃了康師傅的方便面都會散發無窮的力量,打怪升級都不怕的故事。是由《愛情公寓》系列電視劇導演韋正為康師傅品牌量身制作的網劇。
網絡劇的根本性使命,是如何在未來網劇制作中,既有效地和廣告商達成生意,又能在生意中進行文化再培育。網劇借助廣告植入養活自己的同時,也要以生產優質內容為己任,最終實現大眾精神生活的豐富,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提高。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