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或推女性手機子品牌 多元化能否帶來持續原動力?專欄
近些年國產手機發展勢頭迅猛,華為、小米、oppo、vivo等手機品牌全球銷量遙遙領先。特別是再次覺醒的華為長期占據全球銷量第三,國內銷量第一的位置。
但長時間的高速發展難免讓其品牌價值過度消耗進入瓶頸期,如何尋求新的亮點為業績的高增長提供動力成為現階段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近日知名博主潘九堂爆料:“繼學小米大獲成功的榮耀子品牌后,華為可能學OPPO/vivo,推名為Nova的新產品線(與P系/Mate系并列),主打線下/女性市場,代言人關曉彤?”
雖然這一消息并未得到華為官方證實,但從華為近些年的品牌策略中我們也不難發現,華為在細分市場中尋求品牌重塑。繼與吳亦凡合作進軍年輕化市場后,與關曉彤合作主打女性市場也并不是沒有可能性。
對于多元化戰略為品牌帶來的增長動力能否持續?現階段在智能機市場中還沒有定論,但對于多元化戰略與差異化戰略孰是孰非卻值得討論與深思。
成熟市場下多元化發展成為必然趨勢
近五年時間智能手機市場經過無數風雨已進入了成熟階段,國內手機品牌也隨之復蘇,雖然現階段還無法超越三星、蘋果,但其發展態勢大有趕超之勢,隨著市場的日趨成熟隨之而來的是更為嚴峻的行業壓力。競品增多,用戶對產品的設計、性能、價格都有了更高標準的要求。很多手機品牌的發展也進入了瓶頸期,單一想依靠“性價比”搶占市場變得越來越困難,為了能夠吸引更多的用戶同時增強客戶粘性很多廠商開始在細分市場中下功夫。
小米推出的紅米、小米、小米NOTE、系列手機是業內較為典型的以價格與配置作為區分的細分市場,主要面對的是在價格方面較為敏感的用戶。但這一區分方法在如今的國內智能手機市場中卻在漸漸失去功效,取而代之是更為細化的區分方法。
在這一方面在,近些年華為也在做不斷的嘗試。此前華為的子品牌榮耀系列取得了巨大成功,并通過吳亦凡與榮耀8的合作試圖切入年輕化市場,現階段看了這一次華為轉型之路走的還算順利,品牌受眾群體年齡得到年輕化。但現在還有一個更為嚴峻的問題擺在華為面前,盡管華為推出了M、P、G等多系列手機品牌,但華為的用戶群體還是以男性用戶為主,而其比重還有上升趨勢。
而女性用戶在市場中的地位絕不能受到忽視,主攻女性市場的OPPO與VIVO如今的風光無限足以證明女性用戶是如今競爭日趨激烈的智能機市場中的一股清流。因此,女性用戶的缺乏未來勢必會成為華為手機品牌發展的瓶頸,這一次開發針對女士市場的子品牌也在情理之中,而華為的多元化策略也顯露無疑。
多元化與精準品牌定位是否有沖突?
在成熟市場中市場容量趨于飽和,基本市場格局已經形成短時間內不會有太大變化,因此各大品牌之間的首要任務變為搶占更多競品的市場份額,也就是進入了查缺補漏階段。
在準確的細分市場與多樣化的消費需求共同作用下,華為、小米、魅族等主流廠商都在采用多元化戰略,其旗下的產品系列在逐漸壯大。但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出現了,原有的品牌定位在多元化過程中會被破壞嗎?
雖然現階段在市場中對華為手機的多元化戰略轉型沒有過多的討論,但隨著其多元化的逐漸深入“多元化與清晰的產品定位”的問題將會漸漸浮出水面。去年鄧德隆發表的《小米正在犯錯,華為應瞄準蘋果》的文章,以及《鄭重告訴雷軍,小米戰略偏航了》的專訪引發的對多元化發展下的小米產品定位的討論就是一個很好的先例。
筆者同意多元化與精準產品定位之間的確存在著矛盾關系,但我們卻不能過分放大二者之間的矛盾。具體到智能手機而言,雖然現階段很多人在強調它的快消品屬性,但智能手機從本質上來看還是屬于耐用品。
不同于快消品,耐用品領域中消費者的沖動性消費很少,消費者在選擇產品時更加關注的是產品品質,服務和口碑。而這三大要素的形成是難以在短時間內完成的,因此,需要品牌價值的長時間的積累從而形成品牌背書。但如今在這個互聯網思維的大時代下,這一傳遞過程也由單一的品牌價值傳播升華為理念的傳播,這也是如今最火的“生態”模式的由來。
在這一理念的驅動下,無論是細分市場中的多元化還是跨界的相關多元化只要符合品牌傳遞的理念就不會損害原有的品牌價值。反而是對原有品牌價值的增強,在這個強調“生態”的大時代下,多元化能為我們帶來更大的想象空間,也能創造更多意想不到的價值。
多元化與差異化誰更勝一籌?
在智能機市場中對于“多元化與差異化誰能更勝一籌?”的討論由來已久,如今多元化的品牌在逐漸增多,但差異化陣營中也有OPPO、VIVO這樣耀眼的明星。
早期專注于女性市場的OPPO、VIVO近些年迎來了高速發展,多年在女性用戶市場中的辛勤耕耘終于迎來質變時機。其國內市場份額超越了小米緊隨華為之后。另外,專注于自拍功能的美圖手機也迅速成長起來,差異化產品廠商專注的產品核心價值能夠更好的了解用戶的實際需求,投入更多的精力在產品設計上,從而大大增強了用戶的使用粘性,這一產品策略也不失為一種在高壓產品環境下不錯的選擇。
但差異化也將面臨業績天花板,一旦進入這一階段尋求突破將會成為棘手的問題。這就是現階段OPPO、VIVO在保持其女性用戶市場定位的同時,也在逐漸弱化這一品牌印象的原因,從OPPO女性用戶占比由2015年的54%降至2016年的48%不難看出OPPO在品牌價值突破上取得了階段性勝利。因此,我們很難為多元化與差異化的優劣下一個定論。
華為手機新的品牌定位策略能否維持業績高增長?
現階段的華為手機正處于產品品牌重塑階段,向著更加年輕化、均衡化方向發展。華為強大的生產能力和極高的品牌價值是其品牌重塑和多元化發展的強大動力,多元化的發展策略也將為華為手機在更多細分市場中帶來探索與試錯的機會。
當然,無論多么強大的企業也不可能在所有的細分市場中都取得成功,但在不斷的嘗試中,能為企業帶來意外的收獲,也能讓企業找到更多優勢市場。因此,華為手機的多元化策略將成為其產品線中的良性選擇工具,而且業績的持續增長也只是一個時間的問題。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