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ve at Alibaba:從二季度財報看阿里的價值重構專欄
8月11日晚,阿里巴巴集團 (NYSE:BABA) 公布了 2017 財年第一季度財報。坦率來說,財報具體數據基本都在意料之中,依舊還是“漲漲漲”。按照財報披露的數據來看,阿里集團收入同比增長59%,達到321.54億元人民幣?!度A爾街日報》報道稱,阿里巴巴收入、利潤“雙雙好于預期”。而阿里巴巴股價盤前大漲6.32%至92.85美元。
僅從數據來看,這份財報并無特殊之處。但真正有意思的是,此次阿里財報首次按四個業務分部公布了營運情況。這四個業務分別為——核心電商,云計算,數字媒體和娛樂,創新項目及其他業務。雖說電商業務依舊是支撐阿里的基石,但顯而易見,阿里未來的價值將由云計算、大文娛、螞蟻金服以及其他創新項目所構建起來。阿里的價值重構正在給公眾展現一個不一樣的阿里。
第一次按四大業務板塊進行業績解讀
坦率來說,阿里云計算、大文娛以及YunOS\高德\釘釘等技術創業務其實早已被提及多次,也都被視為是阿里未來的重要戰略方向。但在財報里按四個業務板塊,如此條分縷析分門別類的進行業績解讀,這還是第一次。這種“刻意”有其必然之處。雖然前兩年阿里的非電商業務一直發展不錯,被視為是支撐阿里未來發展的明日之星。但這幾大塊業務在今天才真正顯山露水初成格局。
在談云計算、大文娛、以及其他創新項目這三個財報中重點突出的業務之前必須先談螞蟻金服。雖然說螞蟻金服是以獨立的狀態運營,因為未上市,其業績在財報中未曾體現,但螞蟻金服絕對不容忽視。
今年4月,螞蟻金服完成了B輪45已美元的融資。螞蟻金服將在未來1-2年內上市的消息頻頻被媒體曝光。雖然阿里官方曾聲明稱,暫無明確的上市時間表。但這些傳聞足以凸顯螞蟻金服帶來的巨大震懾作用。事實上,估值600億美元的螞蟻金服幾乎等同于百度的市值。龐大的阿里帝國在螞蟻金服的陪襯下顯得更為可懼。
不僅僅是螞蟻金服,恰恰是8月10日,阿里云計算品牌升級,Logo從過去的橙色的“云”字變成了黑白搭配、更為通用的代碼語言。七年下來,阿里云計算業務已經發展成為了中國市場的絕對領導者。云計算的成績在財報之中也體現的淋漓盡致。阿里云計算業務在連續多個季度實現三位數增長以后繼續保持高速擴張,收入同比增長156%。按照阿里方面的解釋,這一次品牌升級的背后,是希望阿里的云計算業務能夠走向世界。
而在今年6月,阿里正式成立了大文娛版塊。該版塊囊括了阿里巴巴集團旗下的阿里影業、合一集團(優酷土豆)、阿里音樂、阿里體育、UC、阿里游戲、阿里文學、數字娛樂事業部。如果說螞蟻金服和云計算在感知層面上離用戶還相對較遠的話,那么文娛板塊是最直接塑造阿里新形象的一塊業務。它讓阿里的電商色彩顯得更淡,而生活色彩漸濃。
YunOS、高德、釘釘等創新項目雖然相比云計算、螞蟻金服、大文娛相比顯得更為細碎,但這恰恰也是阿里在細分領域取得突破的其它重要業務。YunOS今年和榮威合作推出全球首輛互聯網汽車,高德則是在智慧交通領域持續發力。這些業務如關鍵的棋子卡在戰略高地之上,它們的重要意義在于,是互聯網的基礎設施,為阿里的布局構建起了重要支撐。雖然目前來看可能部分新項目的體量相對較小,但可以肯定的是,創新項目是孕育下一個螞蟻金服、下一個云計算的孵化器。
賣貨的阿里正在成為商業基礎設施
阿里財報首度按不同業務版塊呈現業績,其實體現出了阿里的多元化生態投資布局。對于阿里而言,過去那個靠淘寶、天貓賣貨的形象早已經一去不復返,阿里今天更像是一個完善商業基礎設施的平臺。它是一個修橋、開路、建商圈的商業生態,而非處處親力親為沉迷具體項目盈利的企業。這種格局幾乎體現在阿里業務的方方面面。
從核心電商業務來看,阿里的策略甚至也在潛移默化的發生著變化。過去哪個作為電商交易平臺的淘寶正在朝社交電商平臺逐漸轉型,淘寶的價值不僅僅是體現在購物之上,還有更多的生活服務和互動。
過去競爭對手所引以為傲的物流也正在被阿里逐步趕超。菜鳥所代表的開放協同物流模式在行業中構筑起了新的物流生態。它通過開放的姿態將行業中的參與者納入其中,而非一家企業獨享優質物流。
這種注重生態的行事風格還體現在其它新興項目之上。YunOS作為物聯網世界的先行者,更多發揮著連接的作用。無論是和手機廠商、電視廠商、汽車廠商還是家電廠商合作,其實都是為了構建起在未來物聯網世界中的生態格局。
從電商到大數據云計算、互聯網金融、物流體系、數字娛樂以及國際擴張態勢分析,阿里正致力于在各行業領域探索商業基礎設施的建設完善。這背后的核心資源則是數據,數據從各項業務中獲取,又被用于商業生態的完善。
用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當天晚上在香港出席在業績電話會議中的話來說,數據是阿里巴巴的核心資產……各項業務是寶貴用戶數據的來源地,這些數據將用于未來發展,并為我們的生態系統帶來新的動力。
阿里話語體系中時常提到的“DT時代”其實正是這樣一個思路。所以說,今天的阿里更像是一個商業城市。它存在的目的不是為了在某一項業務中謀求利潤的獲取,而是構建起一個龐大的生態體系,讓其他企業參與其中,從中獲利,從而和阿里一起構建商業生態的繁榮,而阿里也正是在這樣的生態之中奠定了“國家企業”的氣質。
從work at Alibaba到live at Alibaba
在這種“完善商業基礎設施”思維的主導之下,阿里今天的氣質顯然是不一樣的。正如前文所說,阿里已經具備了“國家企業”的氣質。所謂“國家企業”的說法早在2013年就有提出過。當時所謂的“國家企業”更多是指阿里體量龐大,是中國互聯網企業中的代表,作為一張國家名片的形象存在。這里面甚至還隱含著某種民族主義的情緒。
但這種“國家企業”的說法顯然不足以形容阿里。今天的“國家企業”的氣質,更多是指阿里已經滲透進入普通國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阿里甚至滲透到中國互聯網行業的方方面面,阿里作為基礎設施,任何企業都繞不開它的存在。它“修橋修路”,只要是深處行業,你就離不開它所構建的生態體系。甚至普通人都生活在阿里的生態之中而處于不自知的狀態。
這從那句live at Alibaba之中可見一斑。早年阿里巴巴創業時,馬云的口號是“meet at Alibaba(在阿里巴巴上相遇)”,2007年阿里巴巴香港上市時,是“work at Alibaba(在阿里巴巴上工作)”,現在的口號則是“live at alibaba(在阿里巴巴生活)”。
work at Alibaba的說法其實指的是讓中小企業借助阿里巴巴這個平臺得到生存、成長、發展。work at Alibaba顯然還只是設計到了企業層面和阿里的關系,它和普通人的生活雖然也很接近,但畢竟還是隔了那么一層紗,在很多普通人眼中,阿里的形象在眾人面前更像是一個開了大超市的商販而已,它帶有某種過于商業化甚至是市儈化的色彩。
但live at Alibaba顯然比work at Alibaba還要高出一個等級。在阿里巴巴生活,阿里早已經融入了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從大文娛板塊的成立之中,可以窺見阿里電商基因以及價值傾向的重構。你也許時常會在微博上發現,阿里系官微總是以段子手的形象存在于網絡之上。它有時會和海爾官微眉來眼去,有時會被熊本熊揩油占便宜。今天的阿里的形象越來越多元,它讓阿里顯得更加觸手可及。這樣一個更加平易近人的阿里,或許才是阿里真正的模樣。
恰逢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執行副主席蔡崇信8月11日晚在同一場合表示:“這次業績的另一獨特之處是透明度。我們正盡力讓你們更容易了解阿里巴巴。我們分享更為詳盡的公司資訊,以便你們更好地分析我們的業務。”過去華爾街一直看不懂阿里。阿里業務正如馬云的太極一樣顯得有些含蓄、內斂。也正是如此,阿里在華爾街的眼中更像是一個電商企業。但這次阿里新興業務的布局得到完整的展示,四大塊業務的全面布局讓阿里的業務架構真正被全面解構在華爾街的面前,讓華爾街意識到,阿里是多元的。
正在成為中國互聯網的“基礎設施提供者”和“生活在其中”的多元生態平臺的阿里,這或許才是重構價值之后的阿里。
作者:深幾度,微信號:852405518,微信公眾號“深幾度”,轉載請保留版權內容。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