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會成為下一個亞馬遜嗎專欄
剛說完了微博財報,再來說說京東的成績單吧。8月10日,京東發布了Q2財報,財報顯示京東凈營收為652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2%。第二季度凈虧損為人民幣1.32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凈虧損人民幣5.104億元,減虧74%。
一時間科技圈的評論都集中在京東最大的亮點是能夠扭轉局勢實現止虧,電商是一個巨大的燒錢大坑,雖然劉強東把自己的對手定位為天貓,馬云,但是我們在談論京東的時候還是更傾向于對于亞馬遜來說。亞馬遜長期以來一直是以虧損狀態示人的,但是在虧損了20年之后亞馬遜于去年也實現了盈利。
對于京東的外界評判,很多人是唱衰的,但是還有有不少人覺得京東或許能夠成為中國的亞馬遜,對京東抱有很大的預期。但是如今京東成長了這么多年,在2016年交出Q2財報之后,開始由人們心中擁有巨大潛力的少年,成了一個略顯穩重的成年人,這并沒有什么不好,但是預期相對會減弱不少。
分析京東利潤來源,大部分來源于3C數碼。但是這一領域的產品利潤率其實是蠻低的,并不能帶來京東持續巨大化的利益收割。資本方在看到京東交出的答卷之后,是會更青睞于京東的無限可能,還是決定收緩資本的投入?
雖說京東Q2財報數據可觀,但是近期京東的一些動態似乎并不能為京東帶來很好的預期。首先是物流領域的沉重包袱,不知道與達達聯合之后這條路能否走的踏實高效;其次,京東高層人事變動頻繁,難道是劉強東要引入狼性文化?最大的變動當屬京東對外宣布京東商城CEO沈皓瑜因家庭原因移居海外。還有一塊比較尷尬的是京東的自營業務戰略性正在被削減,隨著京東大規模的擴張,不得不引入第三方平臺合作,因為自營業務周期較長建設速度會放緩,但是隨之而來的是第三方平臺的監管問題。當然,長遠下去,可能會成為京東戰略布局的一個模糊點。
為什么說京東很難成為亞馬遜?這可能有一個本質的區別,京東在我們看來是一家電商公司,亞馬遜更傾向于定位成一家科技公司。因為亞馬遜的AWS云服務、智能硬件銷售、Prime會員等幾乎是京東無法復制的,從盈利上來講,依靠3C數碼產品帶來的利潤并不能讓電商領域的京東成為中國的科技巨頭亞馬遜。
公眾號:教訓
作者:吳偉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