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年圈錢蒙人的科技項目不僅僅只有巴鐵專欄
巴鐵1號
先來看看官方的介紹,“巴鐵1號”是一款現代化交通工具,采用純電力驅動,整車車身長22米,寬7.8米,高4.8米,并分為上下兩層結構。其中上層結構是“巴鐵1號”的車廂,類似地鐵一樣,內部共有55個座位,單車廂額定載客300人。下層鏤空,類似交通隧道,可以滿足兩輛車高為2米以下的汽車并排行駛。
這貨的首次亮相是在2010年,當時是因為其概念被美國《時代周刊》評選為當年的“全球50大最佳發明”,只不過6年過去了,娃娃都會打醬油了,這貨卻仍然停留在概念層面。然后,今年它就突然“橫空出世”了,并且項目直接落地路試,讓人不得不感嘆其效率的高效。
實際上,“巴鐵1號”的實用性一直飽受專業人士的質疑,特別是中國的復雜路況完全不是這貨應該生長的土壤。更值得注意的是,該項目背后的資金方竟然是一家名為“華贏凱來”的P2P理財公司,主要通過許諾給投資者10%-13%不等的年收益回報來吸收普通用戶的投資。PS:去年年底,華贏凱來南京分公司還被曝涉嫌非法集資。
至此,我們可以向“雄赳赳氣昂昂”的“巴鐵1號”項目送上一句“呵呵”了。
游俠電動車
2015年7月,僅僅成立一年、團隊不到50個人的游俠汽車在北京召開發布會,對外展示了一款名為“游俠”的電動車樣品,并信誓旦旦宣稱要在2017年實現量產。不過讓人感到意外的是展出的這臺車竟然開不了,整個產品演示主要依靠PPT來呈現,同時還有人質疑這臺展車實際上是用一輛特斯拉改裝而成,實在讓人無語。
不過用腳趾頭想想也知道,造車并非易事,一款全新的汽車產品,從研發、設計、制造、測試到最后量產,需要極強的技術開發能力、大量的技術人員協作和數十億上百億的資金支持。而從游俠汽車所展示的開發團隊、資金支持、研發周期等數據來看,實在看不出來能在2017年實現量產的可能性,倒像是通過發布會和PPT來圈點投資人的錢罷了。此外,萬能的網友所扒出來的游俠汽車創始人黃修源的“PPT圈錢”經歷更是讓人大跌眼鏡,感興趣的網友可以自行度娘。
e租寶
2015年12月,風頭正勁的P2P融資平臺e租寶被深圳警方查封并立案偵查,警方稱該案中的相關犯罪嫌疑人以高額利息為誘餌,虛構融資租賃項目,持續采用借新還舊、自我擔保等方式大量非法吸收公眾資金,累計交易發生額達700多億元,初步查明e租寶實際吸收資金500余億元,涉及投資人約90萬名。
e租寶在2014年7月上線,鼓吹“1元起投,隨時贖回,高收益低風險”,在一年半的時間里,e租寶利用廣告炒作、廣撒推銷網等方式鋪開業務,吸引了90多萬實際投資人。據了解,e租寶共推出過6款產品,預期年化收益率在9%至14.6%之間,遠高于一般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而大多投資人就是聽信了其保本保息、靈活支取的承諾才上當受騙的。所以,天下木有免費的午餐,尤其是在騙術橫行的P2P領域,大家更是要慎之又慎啊!
大可樂手機
這款話題感極強的手機產品在2014年12月登陸某眾籌平臺,隨后以25分鐘1650萬的眾籌額刷新國內眾籌的最高金額紀錄和最快速度紀錄,而其宣稱的“一次眾籌終身免費換新”的玩法更是開創了行業首個免費模式,盡管友商對這種無限透支消費力的做法持懷疑態度,但不可否認的是,大可樂手機依靠這種模式吸引了無數眼球并一夜成名。
然而好景不長,備受關注的大可樂手機在出貨之后遭遇用戶的集中吐槽,諸如配置縮水、裂屏、電源鍵不靈、系統死機等問題層出不窮,最終大部分消費者由粉轉黑,大可樂辛辛苦苦通過眾籌賺來的人氣瞬間煙消云散,其母公司云辰科技也在去年10月破產清算,一場轟轟烈烈的眾籌鬧劇就此落下帷幕。
空氣動力車
2015年5月北京科博會,一輛名為“祥天空氣動力大巴”的新能源車得到央視《新聞直播間》的報道,據其官方介紹,該車使用壓縮空氣作為動力,“壓縮氣體經過加熱之后,得到1244倍膨脹壓力,然后來驅動發動機和發電機”,其最高速度高達140公里/小時,而續航能力也可達到200公里。
利用源源不斷的空氣作為動力源,行駛過程中完全不使用石油甚至電力,從而實現真正的“零排放”,這前景聽起來是多么環保多么美好啊,看來中國汽車公司秒殺歐美德日汽車已經指日可待!但略加搜索便知,祥天集團曾因用該項目進行集資而遭到反傳銷網等機構的批評,指其為原始股集資騙局。只是小編有個疑問,為啥這樣的項目還能在央視的眼皮底下瞞天過海嘞?
漢芯1號
這個科研項目多少有點久遠,但可能是最有分量的造假型圈錢項目。“漢芯1號”正式發布于2003年2月26日,發布當日場面甚是盛大,上海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親自主持,信產部科技司司長、上海市副市長、上海科委、教委負責人悉數到場。而由多位知名院士組成的鑒定專家組作出了一致評定該芯片及其應用開發平臺屬國內首創,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是中國芯片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2006年1月,有網友在水木清華BBS上公開指責“漢芯1號”造假,其發明者上海交通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陳進教授借助該項目申請了數十個科研項目,騙取了高達上億元的科研基金。隨后科技部、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成立專家調查組對此案進行正式調查,并在2006年5月對項目的造假行為進行了確認,這個曾給無數國人帶來自豪感的“漢芯1號”也成為中國科研史不可抹去的污點。
鈦項圈
提起這貨確實名不虛傳,不僅入選了“2008年中國十大科技騙局”,估計到現在還有不少網友被其忽悠。這款名為“法藤鈦項圈”的保健產品當年在全國各大商場超市的售賣情況相當火爆,其在北京的專賣店開到33家之多,官方更是宣稱“鈦具有特殊的電流特性,對人體會產生有益的生理作用,戴上能緩解頸椎疼痛”。
那么,真相究竟是啥呢?首先,從物理學角度看,鈦項圈沒有電流特性,而經過靈敏電流計測試,鈦項圈也并不帶電,所以“通過導電來緩解頸椎疼痛”的說法純屬扯淡!其次,權威醫學家指出,治療或緩解頸椎病的方法就是牽引,如果病情嚴重就要進行手術。難以想象的是,如今8年都過去了,這貨居然還打著“緩解頸椎疲勞”的幌子在各大電商平臺上售賣!中國人這是有多好騙?!
結語
7個項目說完,各位看官心中應該都有了自己的想法。這些項目之所以能夠欺騙到一票用戶,無非就是通過權威媒體熱炒、名人代言、標榜“國家級項目”等伎倆來忽悠那些不明所以的勞苦大眾。在此小編要告誡大家,任何時候在看到類似項目時,應保持最起碼的警惕心理,不要貪圖小利,而在資訊發達的互聯網時代,多動一動鼠標和鍵盤就能夠識破這些套路,避免受騙,畢竟“沒有欺騙,就沒有傷害”啊
!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