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北辰:超信抓住了后微信時代的哪條金線?專欄
文/易北辰
微信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嚴格意義上真正偉大的產品,但是一些微妙的變化正在發生:
1)關閉朋友圈
在微信朋友圈幾乎就是整個交際圈的今天,發消息、等消息、回消息成為了日常,投票、代購、廣告信息刷屏成為啃咬關系生態根部的的鼠蟻,一些年輕人正在選擇關閉朋友圈。
根據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的調查顯示,19.7%的受訪者正在打算關閉朋友圈,13.8%的受訪者曾經關閉過朋友圈,2.4%的受訪者已經關閉了朋友圈。調研顯示,朋友圈中轉發量最高的是幽默段子,占比21.6%,美圖照片次之,占比21.2%。最受討厭的則是廣告,占比58.1%,炫耀帖44.9%和代購38.9%。
2)過度商業化
2015年1月20日,微信在朋友圈中發布了首支廣告,微信商業化時代踏風而來。
從2011年1月21日誕生之日,微信便承載了這個時代關于移動互聯所有的夢想。彈指一揮間,已過5年。5年對于中國互聯網,意味著四分之一的進程。進入生命周期的成熟期。有了FB和微博的前車之鑒,商業化對于如日中天的微信顯然不是難點。朋友圈廣告、兜售表情包、電商、游戲、生活入口、支付一應俱全。顯然微信已然不是一款嚴格意義上的社交工具。商業化帶來繁榮,同時也隱藏黑洞。各類微商的介入,已經讓用戶對微信用戶吐槽不已,直接商業廣告的介入,則進一步降低微信朋友的信息價值。
3) “親密社交”到“泛泛之交”
微信的關系鏈也在發生一些變化。如同所有的社交產品一樣,由最早最親密朋友之間互動聊天的工具,逐漸被泛濫的關系取而代之。在產品生命周期的輪回中,微信似乎也避免不了面臨和人人、開心網、微博一樣的生命周期。
微信從移動互聯網的第一款超級APP,把中國從短信和電話時代一具帶入移動互聯的免費世界。成為供應國民性爽點的不二英雄,而如今,沉淀垃圾、手機卡頓、跑流量、信息垃圾源、稀釋信息價值、占用私密時間和空間、無效社交等成為控訴的國民性槽點。
而這一切,給真正的垂直社交、細分場景社交帶來最好的風口。不同的是,能駕馭社交風口的只能是鷹,而非豬。Line、陌陌、Blink、Nice、脈脈、無秘前赴后繼,有人成功上市,百億市值,有人黯淡離場,灰飛煙滅。
最近,有一款場景社交工具超信,成為創投、TMT圈內熱議的焦點。
在北辰看來,超信能夠在短時間內引發“專業”領域精英人士的關注,超信主要解決了三大國民性痛點!
其一,一針捅破天,“輕、快、安全”
社交類產品不是太多,而是太少。社交類產品的優勢是容易成為建立平臺的基石。然而,成為平臺級產品之后,社交產品往往失去了其工具屬性。
超信的躥紅,與其說是精準的抓住了時代需求,不如說是一針捅破了平臺級社交產品“大、厚、重”的國民之痛。
同時萬金油和一招鮮相互共存的定律已被證實。
超信的社交關系基于手機通訊錄,定位于精英人群的溝通工具,“安全、簡潔、快速”是其主要特點。
主打安全的超信和微信在信息傳輸底層上有很大不同。超信用戶當選擇一對一的安全模式通話時,所有信息的發送存儲是強加密,且通過P2P交互(不經過服務器)完全是通話雙方的私有通訊模式,沒有第三方參與和監控。
其二,深度垂直細分的社交場景
社交用戶的群體決定了社交關系的類型。做學生用戶,鎖定了學生之間的互動模型和行為模式;做婚戀用戶,就鎖定了單身青年的剛性需求和交往模式;人群的特征和需求,基本決定了產品的形態和功能。
Snapchat在美國非常火?為什么呢?原因是美國是個性開放的社會,高中生普遍早熟。高中生之間經常往來敏感、性感、曖昧的圖片。這一普遍的美式社交行為,讓Snapchat的閱后即焚功能大受歡迎。而在國內平行高中生沒有這樣的訴求和使用環境。然而同樣的閱后即焚功能,在國內卻受到成熟精英人士的歡迎,這一點和美國形成差異。精英階層在情感交流、股票、法律、財務、商業計劃等私密、嚴肅頂層社交中,閱后即焚是他們的剛性訴求。
超信的安全通信和閱后即焚模塊恰恰擊中了不同場景社交中的核心需求。
其三,嚴肅社交回歸,告知不等于到達
相對于世面上主流的泛娛樂社交。交互的信息,不具有嚴肅性,和到達反饋。什么是到達反饋?通常,我們給微信好友發送一條信息,這條信息系統顯示成功發送,但是對方是否真正閱讀了這條重要的信息。
發送了信息,只代表告知,卻不代表到達。這樣的溝通場景在商務社交和嚴肅社交是高頻事件。超信的事務性話題通訊解決這樣一個痛點。
超信強調通信過程中各種狀態的告知,比如發送成功(對號標示),對方接收已讀(雙對號標示)、群內信息的被閱讀數量。(綠色數字顯示)。
超信仍需解決社交產品普遍存在的一大天然缺陷。
超信在精英圈層流行,用戶正在呈現指數級增長。事實上,任何一款社交軟件的耐久性的重要程度遠遠高于其爆發力。社交工具的成長曲線是一個兩頭極度平緩的拋物線。如何深挖細分社交場景的用戶需求,增加用戶粘性,實現場景占位是一個長期的課題。
作者:易北辰,80后作家,暢銷書作者,自媒體。
關注 易公子 微博:@易北辰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