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王者之爭,京東與阿里要決戰虛擬現實?專欄
上個月淘寶在上海舉辦淘寶造物節,一共分為“T”、“ A”、“O”三個板塊,另外在本次活動中阿里VR實驗室GM Lab(Gnome Magic Lab)研發的虛擬現實購物Buy+首次向公眾開放。作為電商領域的大佬,外界對于它涉足虛擬現實也充滿了好奇心,首屆“淘寶造物節”自然也成功的吸引了廣大用戶的注意力,在持續高溫的天氣下,為期三天的展出吸引到了3萬觀眾。而一直把淘寶作為競爭對手的京東,它是否在虛擬現實領域也有所行動了呢?
據小編了解,在淘寶已經搶占VR購物先機的情況下,京東也不容落后,近日還曝光了其前沿技術研究室——京東PCL實驗室(認知感知實驗室)。該實驗室成立已經有一年的時間,主攻機器學習算法,包括了人臉識別、身份證識別、銀行卡識別、圖像與文字檢索,甚至還有虛擬試衣間,并稱將于9月份推出VR產品。隨著京東的PCL實驗室研究計劃的曝光,這無疑是京東在向外界宣稱,VR購物不是只有阿里,京東也要分一杯羹。
窮追猛趕,京東一直想超越阿里
在電商領域,阿里穩坐了市場老大的寶座,然而欲戴皇冠必先承其重,阿里面對市場的競爭壓力肯定不小。比如騰訊就憑借微信,以及全面布局移動電商(O2O)業務可謂勢頭正勁,在資本市場炙手可熱,幾乎奪走所有內地互聯網公司的光芒。盡管阿里巴巴也展開連串攻勢,仍被外界批評“顯得有些手足無措和沒有章法。此外還有ebay、京東等國內外電商的聯合夾擊,阿里要想維持自己的優勢又要有所突破性發展,實屬不易。
做電商的肯定都想趕超它,成為這個行業的領頭羊。正所謂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電商行業道理也一樣,京東同樣有這樣的期望。當然淘寶的成功不是偶然,正是由于它適應中國國情,又恰如其分的發揮自己的優勢,比如淘寶交易是免費的;在安全性上推出了支付寶服務,打消了中國用戶對在線購物的懷疑和不信任;在線上有及時交流平臺淘寶旺旺;高技術人才保障后臺服務器的穩定等等。其他競爭對手想要趕超,就目前來看還是難度系數還是挺大的。京東盡管還未實現超越阿里,但一度它的優勢竟也威脅到了淘寶的某一領域,那就是京東的物流體系。
對于京東,外界對它最為人稱道的就是它的物流體系,貫徹又快又好的物流服務是京東的核心競爭力之一。早在2007年7月京東建成北京、上海、廣州三大物流體系,總物流面積超過5萬平方米。行業人大膽猜測,京東的物流體系建設是預期之中計劃之內,從京東自營電商平臺建立之日起就開始謀劃的。而這一戰略性的布局無疑是非常正確的。京東的這一舉措可以看作是一個改變行業競爭規則之舉。電商之間從價格、平臺、資金的競爭,變成了物流、服務的競爭,可以說它比淘寶在物流這塊更為明智一些。物流體系的服務競爭也讓京東成為電子商務的開創之舉。
盡管在物流方面京東發揮了自己的優勢,但是要撬動阿里體系并不容易,畢竟它的根基足夠穩固,自身也在不斷的求發展,可以說當前任何電商想超越阿里可能性并不大。而隨著虛擬現實技術在國內的火熱,電商利用它來拓展虛擬購物也變成了另外一種可挖掘的商機,京東能利用這個機會趕超嗎?
VR時代的到來,京東看到了新的機會
當前虛擬現實技術它并不是局限于提供VR設備、VR內容給用戶體驗,如何利用VR技術跟行業的巧妙合作才是虛擬現實得到廣泛發展的必經之路,它能讓VR真正過渡到從To-B到To-C的階段。隨著虛擬現實的火熱發展,電商和它的合作也將是一種購物形式的新嘗試。回顧以往,中國互聯網的發展越來越深入,已經不單單只是獲取信息,它已經延伸到娛樂、出行以及大眾越來越依賴的線上消費。這種網上消費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大眾以往的消費習慣,當然這也是得益于阿里、京東等電商企業的發展。
雖說電商行業的發展看似經過了一段甜蜜期,但目前它的增加速度也逐漸放緩。根據小編了解,在五月份的時候京東發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的財報,總體上看,該季度交易總額(GMV)達到129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55%,凈收入為54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7.3%。然而從下表數據可以發現京東GMV增長速度其實是在快速下滑的。GMV增長速度放緩也讓電商意識到,尋求新的發展機會也許刻不容緩。而值此VR時代到來之際,無疑是給京東等一眾緊跟阿里的電商企業創造了一個很好的機會,能否借助虛擬購物來爭得電商王者寶座,或成了所有人關注的焦點。
京東VS阿里,一場VR購物的較量
相對于傳統的線上購物,VR購物帶給了用戶新的購物體驗需求。盡管網上購物能帶給用戶便捷的體驗,但其實像商品信息不準確、假冒偽劣商品、維權不易等問題依然存在。而VR購物的出現,對于零售商來說這是一場購物革命,商家商家可以打破購物的物理限制,將一整個商店送到消費者的面前,不過VR購物的未來趨勢主要在于擴大商鋪的互動性櫥窗展示,同時也能通過結合GPS、Apple的iBeacon、藍牙及消費者的智能手機,在店內實現與消費者更多的互動功能,這些技術將為顧客帶來更具個性化的消費體驗。
目前阿里推出的Buy+計劃,它就是利用計算機圖形系統和輔助傳感器,生成可交互的三維購物環境;Buy+將突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真正實現各地商場隨便逛,各類商品隨便試。根據它之前發布的視頻宣傳廣告,它號稱能做到讓用戶身臨其境的購物,實現全世界買買買。但是在小編看來,盡管它在體驗上能帶給用戶購物的真實感,還是存有一些不足,比如用戶所需購買的商品的顏色、設計都覺得合適,但消費者卻無法檢驗到鞋子、衣服等物品,是否真正量身合腳。而這同樣也會導致,賣家為了銷售而想方設法的注重產品的外觀,買家秀的質量,從而忽略了用戶購物的真實體驗。
電商涉足虛擬現實,虛擬購物當屬應用首選,京東和阿里如何才能在這個領域率先突出自己的優勢呢?利用VR技術與零售業的合作也許是一個發展機遇,但是現在的VR技術還無法還原現實生活中所有的交互場景,比如說對一些商品的觸覺和嗅覺體驗,而這可能是京東和阿里都面臨的共同問題。當然隨著VR技術的發展,技術上的突破可能會出現轉折點,但是在小編看來如何提高用戶的虛擬購物體驗這或許是最關鍵的。
京東在PCL實驗室成立一周年的技術分享會上,他們表示將在今年九月份召開發布會,正式推出自己的VR產品。而京東要推出VR產品無非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基于其虛擬試衣間的VR購物體驗,再就是可能會和硬件廠商合作推出VR頭顯,又或許這兩者都是有可能的。由于只能在九月份具體知曉京東的這個VR計劃,暫目前不能拿它和淘寶的buy+去相提并論,但是有競爭才有創新推動力。總而言之,對于消費者來講,能真正實現放心網購才是關鍵,京東和阿里誰想在虛擬購物領域占得更大市場,只有為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才是贏得得到市場的認可。
作者:凌晨6點,虛擬現實第一自媒體,專注于VR產業評論,微信聯系vryouxi1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