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灘征信市場!互聯網金融做好準備了嗎?專欄
當下,消費金融已經遍及大眾生活的方方面面。相比此前只在購房、買車、裝修、求學等層面的大額消費金融,如今已經不斷下沉至更多細分化場景。而在這一過程中,個人信用狀況的優劣度直接決定了消費的便利度等。但傳統由銀行搭建的征信體系,在互聯網金融的沖擊以及更加多元化的消費金融場景下,顯得越來越力不從心。
在這樣的態勢下,多家相關企業、機構已經在積極布局個人征信市場,并成功與消費金融場景等無縫結合起來。但讓人無奈的是,8家機構的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工作開展已近19個月,仍未獲批央行的個人征信牌照。想搶灘征信市場,互聯網金融真的做好準備了嗎?
多元消費金融場景催生征信強烈需求
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消費金融市場已超9萬億元,預計2019年中國消費信貸規模將超過37萬億元。而從今年政府的政策來看,也是在不斷強調發展消費金融業務,而這也為消費金融市場帶來黃金十年發展機遇。消費金融迅猛發展勢頭相對應的是,眾多企業的紛紛殺入。國內630家銀行、2500家左右的P2P企業、近9000家小貸公司、近20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再加上螞蟻金服、京東金融等互聯網巨頭,消費金融市場可謂形勢一片大好。
但在消費金融狂飆突進的進程中,作為基礎的征信體系卻并沒有展現出與其匹配的實力。相對來說,受到官方承認的,仍然是由各大銀行構建的征信體系。而此征信體系的構建,是建立在銀行對用戶金融活動基礎上的歸納、總結。在原本單調的消費金融層面中,或許夠用,但隨著消費金融場景變得越來越多元化,銀行搭建的征信系統顯然不足以應對。
芝麻信用總經理胡滔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從信用卡、消費金融、融資租賃、抵押貸款,到酒店、租房、租車、婚戀、分類信息、學生服務、公共事業服務等,芝麻信用已經在上百個場景為用戶、商戶提供信用服務,眾多用戶享受到了信用的便利。”可見,場景的多元化,迫切需求征信體系的全面建立。
搶灘征信市場 企業奮力搏殺
21315征信管理集團董事局主席陳澤華先生認為,中國已經步入“征信時代”,而征信行業進入“黃金時代”,有可能是黃金十年。而事實上,多家企業、機構已經在征信市場搶灘登陸,并展開慘烈的競爭。
目前,芝麻信用、騰訊征信、前海征信、考拉征信和華道征信等介于銀行之外的創新型征信企業和機構,都在不斷為擴大自己的征信覆蓋范圍和用戶而努力。而它們的策略往往是通過自身所提供的服務,在用戶使用之后,通過對大數據的采集、分析等,來構建出有效的信用體系。比如芝麻信用就是用戶通過阿里旗下的支付寶、淘寶、天貓、余額寶、生活繳費,乃至依附于阿里系的視頻、出游、外賣等一系列活動,來對用戶的信用狀況進行評析并給出相應評分。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企業和機構的征信數據,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其他消費金融生態鏈上的企業所接受。芝麻信用各場景的合作伙伴已超過200家,90%和螞蟻金服、阿里沒關系。前海征信推出覆蓋貸前、貸中、貸后的多款征信產品,合作機構數近1500家。考拉征信已與近400家機構開展合作,業務涵蓋金融信貸、職場就業、租車、租房、保險等領域,并與光大銀行、北銀消費、拍拍貸、前程無憂等展開深度合作,成為其信用評估的重要參考因素。
政策需逐漸放開 共享成必然
眾多企業、機構在征信市場的奮力搏殺,就是看中后者的無窮潛力。但讓人無奈的是,即使在征信市場玩得越來越大,卻始終沒有獲得應有的認可。據了解,8家機構的個人征信業務準備工作開展已近19個月,仍未獲批央行的個人征信牌照。央行肯定有自己的想法,比如一旦放開征信牌照,可能就不好管理。企業、機構在征信市場如何保證公平、公正,是否要建立相對應的標準等,亦值得商榷。
但無論如何,將征信牌照發放,鼓勵企業、機構進入已經是大勢所趨。而且在未來征信市場發展到一定階段時,整合、共享將成為必然。如果每家征信企業、機構都不肯將旗下數據共享,必然會導致整個征信市場陷入瓶頸,不利于長遠發展。到整合、共享階段,就看誰的“拳 頭”大了。(科技新發現 康斯坦丁/文)
本文如需轉載,請聯系微信:khxx-wk
科技新發現官方微信公眾號:kejxfx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