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Insta360 陳金堯:全景未來還有多遠 ?專欄
2015年底之后,趁著虛擬現實這股東風,全球全景相機市場如同雨后春筍一樣出現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爆發。在利益與前景的驅動之下,國內外眾多廠商紛紛投入全景相機領域,這其中便包括了Google、諾基亞、三星、暴風魔鏡、Wipet、Insta360、UCVR等全球互聯網企業團體。作為國內全景相機領域的先驅,Insta360公司早期以企業級全景拍攝服務起家,7月12日推出了一款適配iPhone的消費級全景相機,這從某種意義上也證明了當前全景相機市場需求的確火熱起來。
當越來越多的全景相機開始涌現,全景影像究竟能給消費者的生活帶來怎樣的改變?人們為什么會需要一臺全景相機呢?抱著對全景相機和全景市場的種種疑問,VR日報采訪了Insta360聯合創始人、CMO陳金堯先生,一探全景影像究竟。
困囿于傳統直播視角 因客戶的“嫌棄”而踏入全景圈
早在2014年的時候,陳金堯的團隊便開始了他們的創業之旅,只不過那個時候他們主要是做直播業務。一直到2014年8月,公司創始人劉靖康帶領團隊開始轉型研發全景相機領域。
至于為什么會放棄直播轉型全景業務?這一切可能都來源于客戶們的“嫌棄”。盡管一開始Insta360團隊都很看好直播這個領域,但由于傳統直播視角局限,實際的直播服務就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攝影師與客戶常常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而發生矛盾,這或許并不是Insta360做直播業務的初衷。
當時,有一次直播受眾都是大學生,攝影師會通過自己的思維去判斷哪個角度比較好,而學生卻往往不喜歡那個視角,這種天然的矛盾讓陳金堯原本看好的直播業務看清了“瓶頸”,有沒有一種新的服務能夠更好地做直播,又避免很多用戶之間的矛盾呢?
他們在思考,既然每個人對直播都有著自己的需求和想法,那么,是不是有一種拍攝方式可以把整個現場的全景都記錄下來,從而滿足所有人的口味。
正是在這種思維的轉變下,恰逢當年Facebook收購Oculus,在全球范圍內吹響虛擬現實反攻的號角,慢慢接觸到VR這個神奇事物的Insta360團隊萌生了做全景相機的想法,這個想法配合整個全景市場所代表的市場需求,正好推動了Insta360的全景計劃。
消費者的需求不容忽視 全景市場的未來很大
坦誠地說,直到如今,由于全景相機硬件尚未普及和適配程度不夠等客觀因素存在,全景相機確實還只是一個相對“小眾”的IT產品,更別說整個全景市場了。當全景概念在民眾中的普及率以及認知度都不是很高,各種質疑的聲音也開始出現。但Insta360做全景相機不僅是因為VR火,而是經過市場調研發現全景所滿足的3大需求,是消費者不容忽視的,這也是整個全景市場備受期待的關鍵。
陳金堯認為:他們團隊之所以會一頭扎進全景相機領域,主要是看中了人們對全景相機的三個剛性需求。
需求一:職業或興趣使然 個人需要全景相機拍攝全景素材
Insta360在對市場進行調查分析后發現:在他們客戶中有一部分是典型的科技發燒友,他們會關注并購買最前沿的VR產品,而全景相機恰恰又是VR產品最基礎的部分,還能簡化制作VR視頻內容的步驟,這也使得科技發燒友們樂于對全景相機進行消費。
與此同時,因為日常的工作屬性,也有人因為對于全景素材需求增大而需要一臺優質的全景相機,比如說記者、攝影師等,他們也將是主要的消費群體,因為記者、攝影師獨特的工作性質,他們需要用到全景相機進行會議以及各類實時場景的記錄。
從價格方面來說,消費級的全景相機與之前的全景圖片、全景視頻設備相比價格更加親民,這是個人愿意購買全景相機的一個直接原因。隨著全景素材在各種新聞渠道出現的次數越來越多,個人對于全景相機的需求也就越來越多,當社交網絡與全景緊密結合在一起,未來全景相機如若通過實時分享自己拍攝的圖片和視頻到社交媒體、社交工具、社區,并及時地獲得社交好友的互動,那么個人對于全景相機的需求勢必井噴起來。
為什么在現在就會有很多全景素材的需求,這就和全景相機在普通生活和行業內的應用有關。眾所周知,我們目前所使用的相機攝像頭都不是全景的,他能夠拍攝單個角度單個維度的素材,要將一個人身邊的所有場景記錄下來,會需要拍攝多張照片。
實際上,一方面是因為人們本身就希望能夠將身邊360度的內容都記錄下來,這樣方便行業應用中尋找更多的漏洞,從而優化好整體的產品,另一方面在習慣了目前傳統的拍攝方式以外,人類對于新鮮的追求也讓人民在旅游中用全景的方式去記錄沿途的風景與趣事,這會讓整個旅游記錄更有意義。同樣,也正是因為人們也希望能夠不同的視角觀看記錄好的作品,新聞行業中越來越多的媒體會用全景相機制作VR新聞、全景新聞,讓受眾更好的了解新聞的第一現場。
正是人類對于全景素材本質的需求一直都存在著,當全景相機開始從企業走進個人生活中,全景的市場也被逐漸放大起來了。
房產和新聞行業是全景企業的大金主
盡管2016年被稱為VR元年,能夠給VR產業提供大量優質素材的全景市場也受益不淺。但整體來說,全景市場的未來還挺遙遠的,陳金堯也希望能與團隊一起通過全景相機的實時拍攝、實時預覽、實時觀看,減去傳統視頻制作過程中的剪輯與導入后臺拼接等繁瑣的過程,優化VR制作工藝流程。
但在目前來說,距離全景產業的未來還挺遠,VR視頻的全面爆發也需要每個人在任何情況下都能拍攝全景視頻并且發送出去,這就讓全景的市場存在了一些阻礙,但所幸全景已經能夠實際解決很多需求,房產和新聞行業便是全景市場的大金主,Insta360也因此在這個市場中找到了自己的立足之地。
需求二:全景相機在房地產領域的運用上
陳金堯對VR日報透露一個行業現象:在房地產領域,很多客戶因為身處異地,沒有時間與精力趕到現場看房,這使得房地產開發商與客戶之間的溝通產生困難。針對這一點,陳金堯和他的團隊推出了VR看房等服務,利用全景相機在拍攝房屋的全景,傳給客戶觀看,建立起客戶與開發商之間溝通的橋梁。由于這一服務奪得了客戶的歡心,更多的開發商樂意利用全景相機賣房,團隊的業務也從與房地產開發商的合作拓展到房屋中介,比如愛屋及屋、鏈家、我愛我家等。
需求三:全景相機在媒介領域的運用上
而與此同時,在新聞行業已經有嘗鮮者開始利用全景相機拍攝新聞,但現在的普通網站不能支持全景視頻和VR視頻,當某些企業用戶,如央視、新華日報、人民日報等,購買全景相機后公司會配套的根據他們后臺或APP進行SDK的適配,使得記者拍攝的全景新聞內容可以實時上傳到后臺,并在企業的網站和APP上播放。這種方式同樣也可以運用到各個視頻直播網站,來分享內容、增加藝人的曝光度等,無論是新聞內容還是媒體自身,都會在品牌方面給人一種很酷的感覺。
從目前來說,房地產和新聞行業是全景企業市場最重要的兩大市場,還會有哪些市場非常青睞于全景,就只能拭目以待。
警惕混交視聽 全景市場很美好
一款好的產品總是會有些爭議,盡管Insta360在融資創業方面的明星,是行業標桿,但產品的完美操控體驗也是人們非常關心的問題。VR日報在網上發現有網友評價顯示: Insta360消費級全景相機Nano適配機型目前只能支持iPhone6系列(iPhone6/6S/6Plus/6SPlus等)。而且喜歡裝手機殼的用戶發現需要臨時摘掉手機殼才能將Nano插在iPhone上。對此,Insta360方面表示:并不是所有人的手機都會有手機殼(說笑),這不會影響Nano即插即拍一鍵分享的優異表現,不過秉承用戶至上的理念,后續會有更多驚喜。但如果大家使用較薄的手機保護套,也依舊可以正常使用,Insta360希望能在下一代相機解決這個問題。
是的,全景相機產品的本質就是相機,這款相機最核心的價值應該就是幫助人們以全景的方式記錄好生活,并且給人們提供全景的素材,這是這款產品的核心,如果一款全景相機真正好用,臨時摘掉手機的保護殼又何妨呢?目前市場上的確存在著很多吹毛求疵的評價,但我們也需要理性地看待市場和市場產品的評價,警惕混交視聽。一方面,我們需要理性看待Insta360所帶來的價值,另一方面也需要想清楚你為什么需要一臺全景相機,如果這臺相機能夠解決你當時的需求,那么在產品層面也許他已經解決了你大部分的難題了。
因此,陳金堯對VR日報表示:Insta360會實時保持市場對于其產品評價的關注,也希望用戶能夠提供很多對于全景相機產品核心體驗又建設性幫助的意見,團隊將會把主要精力放在產品的研發方面,未來一方面會繼續打磨好現在消費級的產品,另一方面也會嘗試加入更多有趣的社交功能,如人臉識別、一鍵美顏等功能,全景市場的未來對于Insta360來說還是極具吸引力的。
“身臨其境。無論是上下左右,都感覺是被置身于一個虛擬的空間內,它(全景相機)能把所有圖片信息沒有死角的展示在里面,還原現實的場景。”這是陳金堯對于全景相機在功能效果上的定義和期待,也是所有如今支持全景市場發展的人所期待的。作為市場一線的創業者,獲得了多家知名企業投資的Insta360,目前團隊已經成熟,這是Insta360有機會在全景市場做出一番事情的基礎條件,但其究竟能否對整個全景市場帶來巨大顛覆,值得期待。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