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已是各大巨頭搶占多時的風口,蘋果推出HomeKit系統,谷歌則有Brillo系統,在年初的CES上,智能家居引起了非常多的關注。而在中國傳統家電廠商如海爾、美的、格力都在緊鑼密鼓的加快智能化的轉型,海爾不斷向業界和大眾闡述“U+”智慧生活平臺計劃,美的和小米聯姻推出多款智能家電,格力為了布局未來智能家居生態甚至進入了智能手機市場。當前智能硬件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智能家居市場整體規模將達1240億元,到2020年這一數字將有望上升至3500億元。
智能家居的前景毋庸置疑,一方面互聯網公司在萬物互聯的背景下,都希望能夠通過智能家居從軟件進入硬件領域,圈入更多的用戶,從而能夠在估值上獲得更大提升,加強客戶的黏性;另一方面是傳統的家電公司,在傳統家電行業發展速度趨緩,房地產總體下行背景下,希望能夠通過加入互聯網因素激活市場;另外還有大量的傳統制造業企業嘗試推出了智能插座﹑智能LED燈等產品,希望完成產業轉型。這是目前智能家居推動的三股力量。但是在目前來看,這個市場還不是一個由市場需求推動的產品市場,目前推出的產品當中,互聯網公司凡推出產品必談生態,但是目前推出的產品反映一般,因為消費者并沒有感覺到非常明確的需求,在產品功能上并不能夠實現太多的突破;而家電公司推出的產品,雖然在產品制造有著成熟的積淀,但是由于各個家電公司的平臺和數據并沒有開放,因此雖然海爾等公司都推出了生態系統,但是沒有吸引到足夠多的群體加入。由于互聯網公司和家電公司彼此之間思維方式和需求不同,因此要無縫合作也比較困難。
對于消費者來說,他們購買智能家電應該需要的是一整套智能家電系統,能夠互相之間互聯互通互動。而這樣一套系統不但能夠整合進入目前家庭所需要的家居功能,而且要風格同一。而這對于家電公司和互聯網公司都是比較困難的,一方面難以推出那么多的產品種類,產品線太長,而且國內目前有號召力的家電公司主要產品都是電視機,冰箱等,智能家居推出的很多新型小家電往往也不是海爾,美的這些家電公司所熟悉的;同時互聯網公司往往會和家電公司在產品的互聯互通上要爭奪主導權。因此對于產業而言還是需要一個整合者,能夠將互聯網公司和家電公司整合起來。而智能家電目前還是一個小眾市場,感興趣的是科技嘗鮮者或者追求時尚的用戶,因此一個智能家電的進入者不適合主流市場。 福布斯20本經典商業書籍中的《跨越鴻溝》中提出,一個科技產品上市過程中必須要找到細分的新銳用戶群體,然后在找到主流市場的中相近市場,憑借市場口碑的力量逐漸滲透。RICI這家公司就是瞄準這樣一個方向,他瞄準了年輕追求時尚用戶的這個群體,而在產品口碑傳播上,由于當前移動互聯網的快速信息傳播和各大力量對于智能家居的推動助力,將可以從年輕時尚群體向主流的中年用戶群或家電品牌更換消費群轉移。
來自深圳的RICI品牌就是這么一種可能的整合者,它在近期舉行的光亞展上帶來了60多款智能家居新品與系統解決方案產品,涵蓋智能照明、室內安防、人體健康、窗簾控制、智能影院、中控系統等六大系列,可以為居家、會所、別墅、酒店、公寓小區等領域提供一站式專業解決方案。RICI主要采用zigbee無線技術,這種技術若想充分發揮作用需要十分精細的打磨,因此RICI在前期一直十分低調,近期方才厚積薄發,在短時間內吸引了眾多互聯網公司和家電公司的興趣和關注。它已經能提供一套完整的智能家居方案,而且設計風格十分統一,更加側重線下的體驗銷售,可以做到真正意義的全宅智能家居。RICI的團隊多來自華為、阿爾卡特等知名公司,在深圳這樣一個智能硬件瘋狂增長的風口,RICI低調打拼多年,而且苛求產品體驗。
筆者認為,由于硬件的體驗不像互聯網應用一樣試錯走快速迭代的道路,而一開始本身就是瞄準的小眾市場,必須要有一個憑借口碑讓產品快速傳播的過程,需要讓先使用的用戶成為產品傳播的主力軍,成為產品使用的專家。因此產品品質和線下體驗十分的重要,而RICI所堅持的這種模式,可能會是智能家居發展的一種理想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