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端Lumia將大銷,微軟也將覆滅觀點
微軟 Lumia 品牌啟用后的第一款手機名為微軟 Lumia 535 。和之前 Lumia 還屬于諾基亞品牌的時候一樣,采用了相同的數字標明產品檔次的命名方式(5 代表低端系列,3 代表代次,5 代表該機屬于該系列中端)。可以說,除了手機背面的品牌標識更換為了微軟之外,這款手機依然能夠讓很多用戶回憶起那個走出了功能機時代,一直被叫好但總是不叫座的諾基亞。

在硬件配置上,微軟 Lumia 535 和之前諾基亞時代低端 Windows Phone 手機相比,已經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 2014 年年底,這套配置配上大約 130 美元(約 800 元人民幣)的價格,只能稱得上毫無誠意。低端的配置不必要全部列出,不過有兩個可以挑出來說明問題的:首先是微軟 Lumia 535 所采用的 SoC 是四核 1.2GHz 高通驍龍 200——微軟你是和我們一樣生活在 2014 年嗎?其次是 5 吋 540p 的顯示屏,還不是水滴屏幕——在這個 4+吋 720p 屏幕已經成為「平庸」配置的時代里,微軟 Lumia 535 的屏幕讓那些期待一款在屏幕上拼性價比手機的用戶再度失望。
1GB 的運存還算可以,較之前諾基亞 Lumia 的低端系列手機堅守 512MB 運存稍微好了一些,相信能夠讓需要在 Windows Phone 上玩手游的玩家稍微安心一點——如果真的有這樣的玩家的話。
相比較敗筆比亮點多的硬件配置,可能微軟 Lumia 535 的軟件還稍微值得說一說:內置了 Cortana 語音助手、Office 文檔編輯套件(現已免費)、OneDrive 云存儲(15GB 免費存儲空間)、Skype 網絡電話和 OneNote 云筆記五款軟件,讓用戶在手機上可以做更多的事情。但是可能除了 Cortana 之外,這些功能并沒有和競爭對手產生多么大的差異性,用 Google 來舉例:Google 有云存儲服務 Drive,包含了相關的文檔處理功能,Hangouts 最近也整合了網絡電話功能,云筆記功能也可以用 Keep 來替代。
業界曾有一個比較普遍共識:去年年初諾基亞發布的 Lumia 520,可能是 Windows Phone 低端機最后的輝煌。彼時正是智能手機操作系統新秀 Android 在經過一段時期的高增長,因為自身系統原因陷入內存荒的時代。而隨著 Android 操作系統走出配置瓶頸,陣營里的中低端部分開始展現出更強的性能、更好的體驗的時候,應用和數字內容也開始跟上,Android 的硬件,以及軟件和互聯網服務所組成的整個生態變得更加繁榮,最終的結果就是低端 Android 手機變得更便宜、更好用。

而如果我們看看最近幾個季度 Windows Phone 操作系統和競爭對手之間數據對比的話,可以發現 Windows Phone 市場空間被大幅壓縮。對于在當前市場被 Android 手機和 iPhone 壓扁了微軟來說,思路已經非常清晰了:如果在現有市場上沒有足夠競爭力的話,不如試著去拼搶那些還沒有用到移動互聯網,沒有體驗過智能手機的用戶市場——對于這個市場我們已經有了一個認可度比較高的稱法:The next billion。而這個市場從地域上來看已經基本清晰了:智能手機的新興市場,比如印度、東南亞、南美洲國家,比如目前連移動通信信號都還沒有普遍覆蓋的非洲大陸。
沒錯,看到這里的話讀者可能已經明白了:如果微軟 Lumia 的第一款手機 535 代表了微軟 Lumia 這個品牌未來的產品線規劃,整個微軟 Lumia 品牌希望復制的是過去諾基亞的成功路徑的話,那么它的競爭對手就是 Android One。
但現在很顯然,在印度和中國這兩個消費力、用戶量資源最為重要的市場上,微軟已經沒有機會了。無論 Google 未來能把控還是不能把控,中國已經被各種檔次的 Android 設備占領。而接下來在印度,Google 已經有了非常清晰的攻占 the next billion 市場的戰略,第一步的具體實施就是 Android One。Android One = 性價比極高的硬件 + 功能完善的互聯網軟件服務,假想完成了印度市場的通知之后,想要通過 Android One 繼續占領其他新興市場的 Google,只需要一套移動互聯網相對比較成熟的基礎設施——Google 的 Project Loon、所收購的無人機公司都有可能正在服務這個目標。
而回頭看硬件配置不咋地,軟件功能沒什么亮點的微軟 Lumia 535……在競爭對手采用的 SoC 紛紛往八核、64 位突進,手機價格不斷向 500 元人民幣下探的時候,如果微軟不在移動設備產品的定位(特別是定價)上再多下點功夫的話,可能 535 開創的新時代,注定將成為微軟在移動互聯網終極入口上的覆滅時代。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