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與小米的賭局 誰能笑到最后已不重要了觀點
【砍柴網推薦】格力與小米的10億賭局已經在商業江湖里傳得沸沸揚揚。小米是一家風口上的公司,三年從0做到100億美元(估值)成為一個神話,有人認為它到達1000億美元是遲早的事。這家公司有太多的媒體報道,故而,本文著重討論的是,格力所謂小米三年銷售額不能超過它,究竟有什么底氣。
格力是一家特征非常明顯的公司,主要特征有二:其一,基本上以單品——也就是空調——爭奪市場,雖然也有電風扇、暖氣機、電飯煲、飲水機、電磁爐等產品,但并非主要的;其二,它的渠道模式非常特別,基本不走代理模式,而是用“股份制銷售公司模式”或者開設專賣店。前者是由欲銷售格力電器的人或組織與格力共同出資設立銷售公司,后者則由經銷商自行投入建立,但必須專賣。大致上可以用題圖來說明:
上述兩個特征,構成了一家公司最重要的兩面:生產、鋪貨銷售。而在這兩面上,其實格力和小米,大有相似之處。
產品生產上,單點突破是兩家公司共有的特征。主要靠一個單品的經營手法,有利于將該單品做到最好,從而樹立這個單品中的品牌效應。雖然格力一直在宣傳它在空調上的技術投入,但也不得不看到,小米在手機上也有大量的投入。只是宣傳上,格力注重所謂產品技術,小米注重所謂用戶體驗??偟膩碚f,后者的方式,可能更適合今天這個時代。但我一向認為,這個只是表面上的,產品質量如何,才是根本。兩家的產品都不算差,而且都是有廣泛需求的大眾市場。
銷售上,小米是直銷模式,中間沒有代理商。格力有代理商,但格力對代理商的掌控力度遠遠超過其它電器生產商。這就意味著,小米和用戶(消費者)的關系極近,而格力與用戶(消費者)的關系也不遠。這一點,在我看來,可能是格力最大的底氣和本錢。
有一家體量非常大的計算機零售商,今天的產品線已經不再是僅僅限于生產電腦了。一年輕輕松松的十幾幾十億出貨量,但他們的憂患著實落在一個根本點上:這些出貨到底賣給了誰,一無所知。當我問及他們的代理商們渠道商們不上傳消費者名單嗎?得到的回答只是苦笑:他們不做或懶得做這個事,我們有什么辦法?
不知道自家的用戶(消費者)是誰,是這個互聯網時代下商業組織最大的危險?;ヂ摼W第一個擊潰的產業傳統媒體業,就是輸在了這上頭。
曾幾何時,大牌的紙媒也是百萬甚至千萬的發行量,但很遺憾的是,看似規模龐大,紙媒對自己的消費者知之甚少。固定訂閱用戶他們倒是有名錄清單,但幾乎不加以研究分析——事實上,一份名單也的確很難分析。紙媒這個載體天然就很難在上頭做什么用戶行為分析的事,紙媒就越發不知道它的讀者是怎樣讀自己的文章——偶爾可能會有一些讀者來信,吐槽也好贊揚也好,算是管中窺豹。至于紙媒對它讀者和讀者的關系,那就更是一筆糊涂賬,想知道都無從知道起。
一個很抽象的路徑就此展開:用戶—->用戶行為—->用戶關系?;ヂ摼W幫助很多商業組織能夠在這條路徑上做文章,同樣也就意味著,不這么做文章的商業組織,將來就有可能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小米的雷軍說自己就是一頭站在風口上的豬,移動互聯網大潮使得這頭豬飛了起來。從前面的分析來看,格力和小米在生產與銷售兩個核心環節上都有獨到之處,可以說是兩頭好豬。但問題在于,小米這頭豬可能真站在風口上,而格力這頭豬有可能沒站在風口上。飛得起來飛不起來,不完全仰仗豬的質量,還得看“大勢”,也就是大環境與大趨勢。
小米目前的核心是“手機”,雖然也涉足電視機(包括電視機周邊)與路由器產品,但這個理念恐怕更核心:手機是家用數字設備的中心。比如小米電視機就支持小米手機來操控。這個理念就目前來看,似乎沒有什么更優的替代解決方案,畢竟手機距離人們最近。會不會將來人們會采用體內植入芯片的方式來操控其它數碼設備,這個將來過于遙遠。
格力的核心是空調,事實上,格力也得到了大環境與大趨勢的幫助:人們在上一個十年二十年里廣泛地接受了空調這個產品,助長了埋頭于產品質量的格力發展。但空調的下一步是什么呢?可能是智能空調?或者概念再大一點?智能家居?我們如何來操控這個智能空調或智能家居?這個問題似乎又兜回去了:用手機。手機誰生產的?
掌握用戶、用戶行為、用戶關系這條路徑,對于小米來說,增值的空間更大,因為手機不僅僅是一個硬件,它還可以玩出極多的軟件花樣,以及與其它硬件(比如空調)的通訊操控。而對于格力來說,增值的空間可能相對較小,知道了用戶在空調操控上的行為,對于格力的意義又有多大呢?空調作為一個家用電器,可能將來會發展成一個家用數字設備,但似乎很難想象,空調成為智能數碼家居的操控中心。
不過格力還有一張牌,那就是2B市場,格力可以面向其它商業組織做更大的市場,比如中央空調的智能化,以此為切入口,進入到智能樓宇的市場中。2B市場中,的確手機作為操控中心有些過于單薄。小米的過去,從來也不是主打2B市場。也許,小米路由,可能會2B一點,但這款產品直至今日還在工程機階段,2B市場對于它來說,委實早了點。
這場三年銷售額誰高的賭局,其實不僅要比拼各自的內部運作手法,還要比拼各自所在的行業環境。格力在家用電器領域,尤其是空調,是一家非常優秀的公司,但它所在的行業卻不如小米所在行業那般一路高歌猛進,而且放在三年的短期未來下,移動互聯網可能會有起伏,但總體上高速增長是可以預期的。
勢與能的結合,才是這場賭局誰贏誰輸的關鍵。格力自身的能不差,但勢的確弱了一些,即便三年后小米流水未能超過格力,但長期而言,它的勝算可能更高。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