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問】蔡洪平:質量+信用加速中國企業赴美上市金融
今晚在家收看了好友的財經類新節目《愛拼大講堂》,第一期節目就是德意志銀行亞太區投行主席蔡洪平的人生分享,難得看到這個一直嚴謹理性的中國上市之父對著鏡頭感慨:“曾經的苦難成就了他和與他同代的企業家。”哪個時代、哪一待人,何嘗不是呢?
這也讓我想起今年9月我在香港德意志銀行見到他時的情景,一副永遠在路上的裝束,一個放著行李和文件的雙肩包一直放在手邊。即使馬上要奔赴機場,還是很耐心地接受了我們的采訪,回答了關于“中國企業美國上市”的若干問題。由于在過去的幾年,中概股在美國市場的境遇不太美好,而當下在美國上市的58和去哪網,可以說承載著中國公司赴美破冰和正名的使命。
以下是直接選取的部分電視文體哦,<畫外音>的意思是配音用于介紹背景,<同期聲>是采訪當時人的現場音回答,<出鏡>是記者或者主持人對節目的思考,不是完整的節目,很多問題如果結合當下,重新設計也會更好。
<畫外音>
在過去的幾年,中概股在美國市場的境遇卻遠不及今天這般美好。從2011開始,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宣布起訴總部位于上海的德勤華永會計師事務所,原因是德勤上海拒絕按照美國法律規定,遞交一家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審計工作底稿,而這些文件與美國政府在調查這家公司涉賺財務造假的案件有關,隨后,美國市場掀起了機構對中概股的作空潮。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被停牌和已經退市的中概股公司已有近50家,其中大部分是被動退市。
<同期聲>
德意志銀行亞太區投行主席蔡洪平說:“在過去的3年,一些在美國非主流的幾家中國公司出了些財務問題,來導致美國投資者對中國公司的quality(質量)還有 credibility(信用)有點擔心。”
<畫外音>
蔡洪平被稱為中國企業海外上市之父,他一手推動了很多中國科技企業在海外成功上市,他認為,經過做空風波之后,美國市場已開始重新認識中國高科技板塊的公司價值,美國投資者正在重新返回中概股。
<同期聲> 德意志銀行亞太區投行主席 蔡洪平
我認為是一個正常的一個認識過程,特別是對中國的一些好的科技公司他們還是很受歡迎的。這會繼續吸引美國投資者,這不是問題。
<畫外音>
不久前,一家關注中國科技投資的網站,盤點了2013年下半年可能境外上市的十家中國互聯網公司。其中包括阿里巴巴集團、去哪兒、汽車之家、盛大文學、58同城、3G門戶、、愛奇藝、迅雷、大眾點評網和優視科技。雖然中概股的熱度在不斷升溫,但回顧不久前的做空潮,正在準備海外上市的中國企業難免心余悸。蔡洪平認為,經過做空潮考驗之后,中概股本身的質量提高了,助于新公司的上市。
<同期聲> 德意志銀行亞太區投行主席 蔡洪平
我認為還是要,第一個要符合法規的要求,同時我認為還要注意公司的quality,公司的質量,文件的質量,商業的質量,也很重要,未來的potential的成長性也很重要。而且他們還一個解釋,中國的宏觀經濟,我想總體來說還是極其樂觀的,對我本人來說還是樂觀的,這些方面都會給投資者帶來很好的預期。我想真金不怕火來燒,酒香不怕巷子深。好公司都不用擔心我認為。中國不是現在相信執信這句話,我加一個上市執信,自己comfortable投資者一定歡迎。
<結尾出鏡>
和中國股市不同,美國股市的上市門檻看似寬松,但上市之后卻受到更為苛刻的考驗,出現暴漲暴跌的風險也更大,對于準備出海的企業來說,在美國上市是個美麗的誘惑,但也隱含著巨大的不確定性。
1.砍柴網遵循行業規范,任何轉載的稿件都會明確標注作者和來源;2.砍柴網的原創文章,請轉載時務必注明文章作者和"來源:砍柴網",不尊重原創的行為砍柴網或將追究責任;3.作者投稿可能會經砍柴網編輯修改或補充。